日本海軍興衰史(十九):八八艦隊,遙遠的夢想

這下俄國人也擺平了,大清也臣服了,既然如此,還要海軍幹什麼呢?全國各部門預算都很緊,戰時的預算必須要修改,除了海軍,國家也要建設,老百姓也要吃飯,打勝仗的目的不就是過上好日子嗎。內閣已經開始卸磨殺驢計劃準備裁海軍了,因為海軍日常開銷實在太大,日本國力不足以支撐這麼龐大的開銷。從政府的角度來說這也是正確的一個思路。

用手指頭都能算出,現今世界上還有哪幾個國家的海軍是強過或者有實力挑戰聯合艦隊的。無非就是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等。英國是日本的盟國。法國,連大清都打不過,在遠東的海軍更是不足一提。美國,剛剛幫助日本和俄國談判,不會來搞日本,何況美國人的政策是「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屬於胃口比較平和的,不會和日本到遠東搶肉吃。德國倒是一直看不慣日本,不但在日俄戰爭中不像其他列強一樣暗裡刁難俄國,反而在其多個殖民地給俄國艦隊補給。而且德皇威廉二世著名的「黃禍論」指的不就是日本嗎?但是德國在遠東的海軍力量也很薄弱,在青島的遠東基地,只有2艘戰列艦以及一些輕巡和小艦隻。所以,海軍似乎實在找不到合理借口來維持或者發展現有力量。

一手帶大的親兒子,難道任憑外人來宰割?海軍大圓們自然不會任人宰割,整個大日本帝國要不是海軍的優異表現,可能現在已經被清國或者俄國人佔領奴役了。

目光又回到了美國。沒辦法,海軍要想不被宰割削弱,必須要有一個「敵人」。

美國總統 西奧多羅斯福 因調停日俄戰爭1906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大白艦隊(Great White Fleet),很可愛的名字。在日俄戰爭中的美國,還是一個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只能算是超級大國英國的小弟。為了拉攏其他小弟對抗傳統列強,美國很低調地提出「門戶開放,利益均沾」的口號。1907年12月16日至1909年2月22日,基於世界形勢發生了變化,這個小弟也開始蠢蠢欲動,不再甘心繼續做小弟了。這個大白艦隊依照總統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命令,開始了大航行以顯示美國的國力。這支艦隊的主力是16艘戰列艦,而且大多都是當時最新的技術。整個航程達到46000海里,是波羅的海艦隊航程的2.5倍以上。艦隊甚至開到了日本進行訪問(實際上是來示威的)。這個舉世震驚的大航海讓列強發現,原來默默無聞的小弟,一夜之間有這麼強大的實力了。事實上,正當日本打敗俄國之後,美國的心態已經發生變化,因為考慮到在遠東日本已經是事實上的老大,為了制衡,美國不得不調整其戰略,那就是該壓制日本一下了。

美國 大白艦隊 大航行路線圖

美國 大白艦隊 訪問日本效果圖

因此,不用聯合艦隊假想,美國已經是日本的潛在對手了。日本內閣也不得不承認,更強大的敵人已經出現了。

幾乎在大白艦隊大航海開始的同時,八八艦隊這個構思也浮出水面。由於預算問題,內閣和海軍一直在扯裁軍的事。現在美國的艦隊都開到日本來示威了,海軍自然有足夠理由繼續擴張。

1905年日本開始自建巡洋戰列艦「筑波」號,排水1,4000噸,裝備30.5厘米主炮。而在此之前日本還只能自造千噸級的巡洋艦。足可見其科技發展的迅速。然而在克服重重技術和經濟上的困難,在1907年該艦下水的時候,超級大國英國就造出了「弩」級戰列艦,排水超過18000噸,採用當時最先進的渦輪蒸汽技術使得航速達到21節,並大大增強了續航能力。這讓海軍部極為泄氣。1909年,英國又在「弩」級的基礎上,製造出了「超弩」級,排水量超過22000噸,主炮口徑達到13.5英寸(34.29厘米)。這讓海軍部意識到按照世界最先進技術的發展速度,原來預定的25年艦齡的八八艦隊,其實只能夠用8年。原本基於25年計劃壽命的海軍,國力尚難以支撐,現在變成8年了,這個日子就徹底沒法過了。

日本扶桑級 扶桑號超弩級戰列艦 1915年11月服役

日本扶桑級 山城號超弩級戰列艦 扶桑號姐妹艦 1917年3月服役

這就有了後來的八六,八四艦隊的相對保守的提法。總之不管是哪個口號,憑藉日本當時的國力,XX艦隊對日本來說都是一個很難實現的夢想。但是至少對聯合艦隊來說,保持不被裁軍這點是達到了。

PS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蠟筆小舊事

推薦閱讀:

TAG:歷史 | 海戰 | 軍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