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什麼足智多謀的「反派角色」?

就是那些很聰明,卻因為站錯了隊,被歷史埋沒,誤解,歪曲的人。


路線錯了,知識越多越反動


自馬克思以來的所有代表無產階級的革命領袖,已經基本上都快成了「頭上長角,腳底流膿,背生肉翅,吸髓吮血」的怪物了。

畢竟,發展得好榮耀屬於姥爺,發展得不好那一定是這茬豬不行啊


失敗的十字軍之王——博希蒙德一世

曾經豪情萬丈,身先士卒,靠一身勇氣和機智在十字軍東征中打下安條克建立封國。最後卻在同僚(埃薩德伯國)和政敵(突厥人政權)左支右絀,鋌而走險,兩次兵敗被俘。他認為失敗的原因是沒有穩定的兵員,於是決定返回西方招兵。

因為以往的戰績,他受到了英雄般的禮遇,羅馬教皇大人稱讚他為耶穌基督打黑除惡(消滅穆斯林)的功績,法國吟遊詩人的靡靡之音,神羅馬戲小丑的輕歌曼舞都使博希蒙德沖昏了頭腦,無數的光環讓他忘記了自己返回歐洲的目的,他撕破對宿敵阿萊克修斯·科穆寧的假意承諾,開始調集軍隊,進軍都拉斯,妄圖對抗東方的最強勢力,拜占庭帝國。

稍有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遇上雄才大略的阿萊克修斯一世和他重整後的帝國,博希蒙德的失敗是註定的。博希蒙德的入侵戰爭徹底宣告失敗,拜占庭承認安條克公國的法理地位,作為交換,博希蒙德將塔爾蘇斯和馬米斯特拉兩座城市歸還於拜占庭帝國。博希蒙德沮喪消沉地班師西西里,他的餘生在那裡渡過,他視自己為失敗者,再也不願回到安條克公國。

後人看中世紀的歷史,諾曼人是一群英勇豪邁的冒險者。而對東羅馬帝國和她的統治者來說,入侵割據的諾曼人是敵對的反派,而博希蒙德這樣的刺頭就是阿萊克修斯的眼中釘如果前者夾緊尾巴,誠心效忠,後者也許還能寬宏大量,不計前嫌。可是你站隊錯誤,繼續胡鬧,就只能機關算盡,自取滅亡

安條克公國親王博希蒙德一世畫像

博希蒙德在塔蘭托的陵寢


謝邀!

司馬懿,魏忠賢吧,希特勒算不算?但是我要批評你這個標題,俗話說得好,你不對別人狠,別人就無法對你狠,但是要看你這個人的底線,我覺得我說的這三個人也不完全歪曲,因為前提是你曾經做下的因,他日必定嘗受這個果,因果輪迴惡性循環自古就是。所以不冤。一個人有本事我承認,他站錯了位置我也承認,但是有些東西並不是這個「隊伍」拿著刀子逼他的,而且如果濫殺無辜就沒得洗了!


先提示一下

司馬懿

秦檜

賈似道

嚴嵩

汪精衛

只因為站錯隊?


推薦閱讀:

蔣介石為何只辦喪禮不下葬?
酒後說李白
如何理解奸臣和珅在死前寫的絕命詩?
你知道文革期間北京五大造反派領袖之一韓愛晶的結局嗎?
瞎子阿炳丨二泉依舊在,月色卻無常

TAG:歷史 | 名人 | 真相 | 歷史人物 | 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