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也沒有回過故鄉丨擴張的城市與降解的村莊

「我們腳底下的城市

一直在擴張」

Justin Jin

著名獨立紀實攝影師

1974年出生於香港,曾獲馬格南基金獎

時代的變化有時是悄然的

它們在這一秒還很尋常

卻在下一秒成為歷史

90年代開始

Justin Jin報道了中國向市場經濟快速轉型的過程

2008年獲獎的作品《午夜之藍MIDNIGHT BLUE》

記錄了廣東一個普通制衣廠的午夜

整夜燈火通明,數千條牛仔褲堆放在地上

在這個車間

工人們正在用脫漆機擦牛仔褲

孩子在牛仔布堆上睡著

空氣中瀰漫著藍色的灰塵

在南方城市,這樣的制衣廠遍布城鄉

它們生產成本較為廉價的服裝

工人以青壯年為主

制衣廠的老闆舉杯說「為百萬富翁乾杯!」

工人們拿到工錢踏上歸程

進城務工,回家過年

這早已是許多曾經的農民的生活方式

而另一些人則正在經歷從農民到「市民」的轉變

Justin Jin《Another Great Leap》

如今,中國正在推進一項巨大的歷史性計劃:

在未來數年內將一億農村居民遷入城鎮

以擴大國內基礎設施和市場需求

這組名為《Another Great Leap》的作品

試圖記錄下這一「躍進」

在浦東金融區前打太極拳

長沙,老人們在剛搬進來的新家中打牌

斷開了循環往複自給自足的農業經濟

他們「遷移」到城市

擁有了新的生活方式

也帶來了舊習慣

當我們把目光轉回依舊存在的鄉村

發覺人們的生活並不能完全同步

在攝影師王遠凌的《降解的鄉村》中

它們似乎變成了一種正在降解的有機物

王遠凌

自由攝影師,策展人

試圖用影像去為城市搭建一個闡釋體系

「現在隨著老人去世,親戚進城,

我們也就再也沒有回過村子了。」

越來越多的人們告別故土,湧入城市

中國原有的風景正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

而急遽地改變

一些曾經活躍的村莊

隨著年輕人的進城和老年人的去世

而日漸蕭條

「中國的問題在城市,

但是我覺得答案在荒野。」

---王遠凌

在作品《我們村:中國城鎮化影像實錄》中

記錄了更多的正歷經變革的鄉村生活的樣貌

以及12位年輕人在探訪故鄉的過程中的感受

「村口興起著廣場舞,

衛生室變成了社區醫院,

春節時從城裡開來的車子停在新建的小樓門口,

剩下的老人卻仍舊只開橘色的小燈…」

徐艷娟 / 晉永權 《我們村:中國城鎮化影像實錄》

「那些無所不在的村子

它們脫離著土地的羈絆以及

圍繞土地的一系列價值體系

飛快的奔跑著」

人與土地所產生的牽絆

或陌生或熟悉,或欣喜或悲傷

在這波瀾壯闊的社會進程中

關於家鄉的回憶或想像

每個人都在經歷不同的體驗

阮義忠《人與土地》

文/黃怡貓

發布/浮圖網


推薦閱讀:

人工智慧稱霸圍棋,下一步將挑戰藝術,畫家們危險了
[潮流快思慢賞] 「外行」創造的專業奇蹟
熊乃瑾有哪些作品?
「紀實攝影」是錯誤的說法
向京的藝術版圖

TAG:攝影 | 藝術 | 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