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內不少學科的教科書寫得比國外乏味刻板的多?

看國外的經濟學和心理學教材,條理十分清晰,很少使用抽象的概括名詞來解釋概念,讀起來十分親切,讓人很有學習了解的慾望。而國內的不少教材雖然是學術界公認的大牛來寫的,但是顯得非常刻板生硬,術語一大片,很多概念解釋不清,給人一種填鴨式灌輸的感覺。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這種差異?和中英文語言本身的特質有關嗎?和教育方式有關嗎?和教材審核機制有關嗎?


這個問題我覺得十分有必要回答一下。

2016年應邀參加編寫人民衛生出版社的一本有關於言語診療的書籍,找了很多國外的論文、書籍,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寫了一個章節。因為第一次參加如此高逼格的編纂,比較謹慎,唯恐自己寫的不夠好,於是把寫好的稿件給了幾個臨床一線工作的slp,他們覺得寫的比較實用,像講故事一樣把專業寫出來。然而,交稿的時候被負責人數落的一塌糊塗,因為沒有統一的格式,寫作風格不像他們想像的那樣。

很多的時候,一線工作者是沒有話語權的,即使能夠滿足他們的想法和臨床的需求,領導們的一句話就否定了。沒錯,領導們要用統籌的觀點看問題、處理問題,領導們可以不知道具體的工作如果開展,但是應該尊重一線人員的想法。

回答這個問題肯定會涉及到抉擇對於事實的尊重,體制對於事實的把控。

其實,這不止是某一個行業的問題。


這幾天一直在關注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看了其他答主的回答,原因確實有很多。我也說其中的一個原因: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態度和力度不同。

在國外的一些國家(比如美國),對於保護知識產權的態度、制度和法律要比國內嚴格得多,保護力度也比國內強得多。知識產權有了保護,才可能用它來掙錢。這對教科書的作者們來說也是一大寫作動力。

反觀我國,對於影視、音樂作品的知識產權保護才剛剛起步(最近幾年大家想下載免費音樂開始困難了,但還不算完全下載不到)。而對於教科書的保護還相當不完善。一本寫得不錯的教科書,經常在網上可以搜到它的PDF掃描版。就這樣的知識產權保護,如何激勵作者們創作出高質量的內容?恐怕只有樂於開源分享的作者們才能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質量相對較高的作品。


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了這種差異?和中英文語言本身的特質有關嗎?和教育方式有關嗎?和教材審核機制有關嗎?

個人感覺都不是。而是跟文化習慣激勵制度有關。

就我所在的專業(化學、材料相關),歐美人都很有」好為人師「的作風,樂於分享知識,比如大學做課程設計就要去編輯維基百科的專業詞條,有很多人會在YouTube上傳視頻解釋一些基本的專業術語和實驗操作,一些教師在課程的講義和一些研究人員在學術會議上的PPT會成為經典在網上流傳。這些都給他們很大的(精神)激勵並繼續做下去。一些課程講義和學術PPT可以成為經典,這是因為作者完備的基礎知識(保證做到深入淺出的講解)、不斷堅持與時俱進的更新(學生的反饋、學科發展、社會動態),在這些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推出教材,完結成書。做好這些都是十分耗費心力的,內在的激勵非常關鍵。

國內則不同。在科研圈有」天機不可泄露「的習慣,擔心核心技藝(技術門檻並不高)被別的課題組學走,故愛故作玄虛。教授的PPT很多都是學生代做的,甚至連課都不想去上(比如讓博士生代課),大學的很多課程都是青年教師在教。越來越多的教學型大學開始向科研型大學轉型,單純教學的教師得到的物質激勵明顯低於科研型教授。在當前背景下,能做好教學的老師都是彌足珍貴的。在很多國內的學術獎勵體系里,出版一本書跟發表一篇學術論文的物質獎勵差不多,而一般來說前者耗費的時間、心力卻要遠遠大於後者。

現在也有一些國內大學引用國外原版教材,但很多情況下效果並不是很好,一是上課教師的水平現在,二是學生的英語能力限制。再也有一些學校使用翻譯版本的國外優秀教材,效果可能會好一些(還是取決於上課老師的水平啊,一些老師圖省事讓學生自學做小組展示算什麼先進的教學方式啊摔)。


當年共和國引進蘇聯的教材體系。


我自己理解,有相當一部分原因是,國外的學術類書籍和文章相當注重客觀理性,無論是Quantitative還是Qualitative,他們都要求有具體、真實的數據和理論為依託,或者建立在一定人群的interview一類採樣的基礎上。既然如此,對於教科書的編寫者來說,他們首先要站在第三者的角度上,把現有的數據、理論和樣本信息歸納整理,最後才進行分析,接著猜得出一系列的結論。並且,國外的教科書往往採用的是某一個人或者一些人編寫的書籍,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體現出了編寫者個人的學術成果。

按照這種邏輯,針對外國的教科書,或者我們直接說學術類書籍吧,如果閱讀者沉下心去,遵循作者的邏輯和脈絡,自然會感覺到條理清晰,讓人親切,有進一步思考和了解的慾望。尤其是,舉個例子,70%的內容是詳實的理論和數據,30%的內容是結論,以一定的邏輯和脈絡,既然作者可以這樣思考,那閱讀者自然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產生不同的結論,從而激發了閱讀者自我思考的願望。

而國內不同,國內在大部分時候使用的是由一個機構編纂,一個機構審核,很多人共同使用的教科書。並且最重要的是,自古以來中國人就習慣了「抽象」和「感性」。飛流直下三千尺,到底是多少尺?雖千萬人吾往矣,究竟是幾個人?一將功成萬骨枯,到底是多少骨?加入鹽少許,糖適量,什麼叫「少許」,「適量」?你看,我們對於實物的認知和思考角度與外國人完全不同。體現在所謂的教科書里也是如此,仔細想想,從小到大我們用的教科書,有多少備註?而國外的文章可能一頁內容就附帶了兩頁reference。沒有reference怎麼辦?那就用主觀的,抽象的語言來描寫唄。

所以國內的教科書陷入了兩種極端,要麼主觀抽象,不注重數據和理論的來源;要麼就生硬刻板,把一堆術語堆在一起,你自己背去吧,畢竟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老祖宗告訴我們的。此刻,我回答著題主的這個問題,自己也在思考,突然發現其實這個問題挺複雜的,感覺能寫出一片論文來。。。哈哈,就先說這麼多吧。


物理方面,應該是繼承了前蘇聯的風格。

為何前蘇聯的風格那麼乏味刻板,曾就此問過一莫斯科國立大學教授,他說這跟波戈留波夫有關。注意哦,不是朗道,雖然朗道那幾大卷比費曼的講義枯燥。具體原因當時沒聽明白,以後有機會再問。

打基礎的書,「枯燥與否」沒那麼重要,「沒講錯」更為重要。


xieyao

但是我覺得國外的教材要枯燥的多呀。至少我們非母語的人讀起來是這樣的啊。可能也是我用心讀過的教材太少了。但是覺得國外教材,雖然語言通俗易懂,解釋十分清晰,但是沒有很強烈的內在邏輯性(那種寫文章層面的邏輯性與知識點本身的邏輯性不是一回事)。通篇大段的解釋,有很多我覺得都是換個方式重複講,私認為反而比較枯燥。而國內的教材,雖然很多重要概念一帶而過,甚至排版也非常無趣,但是可讀性很強,因為有邏輯性,我們自己用中文寫東西的時候,也是更容易產出(我們的概念中)「說人話『的東西,從而能夠將一個複雜的過程講述清楚。

我覺得和語言特質是有關的。畢竟英語的特點就是磨嘰(形象具體)~

中文:你一定能夠成功!

英文:你一定能夠爬上最高的梯子!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我覺得跟以下幾個問題相關:

首先中國通常有一個統一標準,語言體系。比如七八十年代的語境里,是要討論到社會進步問題,社會主義建設問題的。無論寫的是什麼,如果要用於主流教材,就免不了這個模式的語言。

第二,中國大學的教材通常是指定的,比如大學英語啊,高等數學啊,哪個哪個版的,很多老師、甚至是學校,在換教材上,可供選擇的項目和機會可能都十分有限(我猜的)。而美國的教材則很多老師可以自由選擇——雖然我現在還不知道具體的流程是什麼,但是有很多書商給我寄來過目錄,並且提供exam copy,只要填一張你考慮使用這本教材的課程的表單就可以了。

第三,這個就是資本市場的運作效應了。美國的藥品和書都非常非常非常的貴。很多學生買不起教科書,只能租借(有時候kindle版本租三個月就幾十刀),但似乎因為書商面對的是圖書館,所以價格並不與學生的購買力相稱,可是與圖書館的預算有關。有的人說美國書貴,上大學貴,是一種社會階級分化,降低底層上升階層機會的一種體現。也許吧。

第四,其實和前面幾條都相關。因為沒有語境的限制,壟斷的市場,同一個學科就會有很多不同角度出發的教材。除了教師和學生的反應之外,不必考慮太多其他的因素。教授則會根據自己的專門的方向來選擇更適合他的目的的教材,比如現代物理啊,你研究量子化,是不是就考慮在這個題目上有所側重的基礎教材?

同時,從學生的角度來說,美國大學並沒有某系某班整體這麼一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advisor,自己按著要求選課。同理,你學習時,雖然有lecture(翻譯成教授上課?),但速度和強度都很高,要跟上節奏的話,遠遠不是課上的幾個小時的學習了解能夠滿足的。所以學生就要自己看書,那你就要寫得學生愛看,教授也會覺得效果好,這樣才可以不是?

基礎教育中對基礎知識掌握的層次都不一樣,Zack讀到偏微分,三角函數和球體體積的公式都不記得,還有很多人不會背乘法表。那麼如果不能聯繫基礎知識深入淺出,學生根本就看不懂了。

這裡主要從教材市場的角度,側重講了一下入門級別的教材。但絕對不止這些因素。不同國家的人有不同的語言風格,比如美國人就是喜歡夾雜(可能)幽默風格的題外話。不管寫什麼,都會這樣。。。


教育方式問題,我們的風格一直就是這樣,只能這麼寫的。

除非有教材改革。


但是個人認為國外的教科書也很多非常乏味枯燥刻板的。

這個跟中英文語言本身的特徵,教育方式一點關係都沒有。是編教科書的人的能力所決定的,就好比有的老師上課讓你昏昏欲睡,而有的老師可以讓你聚精會神的聽。

(超題了)要是提到中英文語言本身的特徵,那也是中文更有內涵和意義的象徵。就好比,一隻眼和一目在英文里都只能是 One eye


首先這個有可能是所謂的倖存者偏差,因為能夠引入中國的國外教材一定是相對比較優秀的,並且這個教材在國內也不一定是當做「教材」出版,很多讀者也未必是學生,因此生動有趣也是基本要求,如此就造成了題主看見的國外的教材都很有意思。

另外,國外的教材按原版來說簡直是貴的要死,國外的作者也有這個動力把教材精益求精的做好。相比之下,國內的老師如果想靠教材賺錢那可是天方夜譚,加上學術保護,很多情況下誰教課用誰的書,市場就更小了。


不不不,我覺著是很多人的書選得就不對

以我正在苦學的材料表徵而言,就我本科授課老師推薦的那幾本,真心不咋地,但是最近翻閱了這些後,真的是開了另外一片天呀

晶體結構

粉末衍射

作者決定內容


推薦閱讀:

教育:寬鬆?還是高壓?(歡迎指正)

TAG:教材 | 中外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