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說謊的真正原因竟然是……給所有父母上了一課

大人是不是都特煩小孩子「說謊」。

  「小濤,鉛筆盒裡這支動漫筆是誰的?是不是拿的別的小朋友的呀?」

  「不是的,媽媽,是我表現好,老師獎勵我的。」

  老師也喜歡「光頭強」???

  答案當然不是,小濤在「說謊」。

  差點被這「熊孩子」騙了,明天立馬還給同學,就說「從地上撿到的」。

其實,大人也在「說謊」。

  「對不起,老師,今天出門堵車,來晚了」。

  而半個小時前,「爸爸,快起床吧,我上學要遲到了。」

  「讓我再睡會,讓你媽送你。」

  「今天媽媽上早班,你得送我上學」。

  所以,大人在不經意間就教會孩子「說謊」了。

「說謊」這件事,大人小孩都有錯。

「說謊」是每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家長如果發現孩子在說謊,先不要一味地責怪批評,要了解事情的原委後,給孩子一個「改正」錯誤的機會,千萬不要「冤枉」了孩子。

有時,孩子不是愛「說謊」,而是愛「想像」。「小蘋果」,我朋友的女兒,今年6歲了,人如其名,特別可愛。但是她媽媽很不開心,說女兒老編瞎話。

  有一次,「小蘋果」對她媽媽說,她和奶奶去買菜時,碰上了個小偷。買完菜回家的路上,那個小偷還一直跟著她們。

  媽媽聽了,大驚失色,這是「踩點」嗎?這小偷是想入室搶劫呀,還是要偷孩子呀。正想要報警呢,奶奶回來了。看見兒媳那驚慌失措的樣子,以為家裡出了什麼大事,聽她一說,頓時笑了出來。

  原來是「小蘋果」平時老聽大人們說有偷孩子的,就「想像」了一下,把她所想像的事物當成了現實。這時,如果父母認為孩子是在「說謊」而去責怪孩子,就不公平了。

有時,孩子不是愛「說謊」,而是要吸引你的「注意」。

  「媽媽,我肚子疼,好難受」。

  孩子這麼一說,媽媽再有理由,也會立馬跑過來。

  「睿睿,哪裡不舒服,讓媽媽看看。」

  「媽媽,我想我是吃著壞東西了,肚子里才會有蟲子」。

  「那媽媽帶你去醫院。」

  「我不打針,也不吃藥,你給我講故事吧。」

  睿睿的「小謊」成功吸引了媽媽的注意。

  睿媽就一邊給他揉著肚子,一邊講著故事。

有時,孩子不是愛「說謊」,而是在自我保護,害怕受罰。有的父母在孩子做錯事情時,會以打罵的方式教育孩子。為了避免挨打,孩子會用說謊來掩飾自己的過錯。

  「給你說了,不要去玩水,你怎麼就是記不住,你看把褲子濕的,明天上學怎麼穿?」話音未落,孩子屁股上就是兩大手印子。父母這樣處理,孩子以後很有可能就會因害怕受懲罰而養成「說謊」的習慣。

所以,「說謊」的孩子不可惡,也不可怕。父母要以身作則,做誠實的人,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謊。當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說謊」這件事,大人要區別對待了,不要錯過對孩子教育的最佳時期。

  一般來說,1~3歲的孩子說謊,多是本性的流露。可是孩子4歲以後,就有了判斷正誤的意識,會認識到說謊不對。5歲時,92%的兒童認為說謊不對。11歲時,只有28%的孩子認為說謊不對。

  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5歲左右的兒童最不喜歡說謊。這一時期加強對孩子的「誠實」教育,效果才會最好。隨著年齡增大,孩子開始區分說謊的程度,一旦讓他們意識到說謊會免受懲罰,甚至可以獲得好處,情況就會變糟。

  小時學會撒謊的孩子,長大後也會經常撒謊,而且在與別人的交往中,常常以這種心理猜測別人,很難對別人產生信任感,他的個性就會非常敏感多疑。

但是,日常生活中,彼此的信任就是建立在「誠實」的基礎上的,不相信別人,就無法對別人誠懇,「朋友」、「戀人」、「夫妻」將無處可談。所以說孩子從小就養成「誠實」的習慣,對他的一生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轉自搜狐新聞

積極尋求心理援助,生命的品質更高。嗨憂心理APP,隨時隨地陪你聊心情。

關注「嗨憂心理健康」(微信號:heyyouxinli),即贈流量

@嗨憂心理#心理#測試#活動#免費流量#


推薦閱讀:

父母「無知」是怎樣一種體驗?
父母離異,各自再婚,爺爺奶奶養大我,20多年我過得很苦,現在我已結婚,心裡還是怨恨不知怎樣與他們相處?
如何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了解到其實子女已經很儘力了?
為什麼父母一吵架,小孩就特別「懂事」?
給母親買的lumia640適合win8.1系統還是win10?需要設置一些什麼功能?

TAG:孩子 | 教育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