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五天內『讀』完一本英文原著

『名著情節』自古皆有之,而英文名著的興起還得從學霸的英語學習經驗說起。

事實上,現在大部分人對英語依舊是片段式的學習:用時方恨少的斷片式單詞記憶,獨立反覆的語法練習,加上自認為廣泛的新聞閱讀。這些的確在初期確實能幫你打下基礎,但是絕對無法讓你達到母語人士的英語水平。慢慢地,不少大牛發現了新的學習心法,提出培養讀原版英文著作的習慣。這也因此激發了英文學習爬坡者的信心,對英文原版讀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要知道,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尤其看到大牛們的吐血推信推薦,多少人天真地幻想著有一天自己如學霸一般對小說中地道的英文表達信手拈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多少人,激動的買好了書,拿起後,又放下,放下後,就再也沒有拿起過。那麼,陷入惡性循環的你,究竟是中了什麼毒?

—————————————有毒的分割線——————————————

首先,要理智的看待自己和學霸間的差(wu)距(jie):

誤解一:為了學英語而讀原著。逼著自己,耐著性子讀完,好不容易讀完也沒啥收穫,人倒是先鬆了一口氣,終於完成一個任務。說實話,這樣還真不如背單詞書,反正一樣索然無味。找對書,讀透書,就如對症下藥,其意義遠不是為了多認識單詞,多背幾個句型。

誤解二:以為辭彙簡單就是入門級,其實不是。可以拿中文版詩詞做比較,字都認識,也簡短,然而能讀明白的卻不是很多。再比如,喬治奧威爾的《1984》辭彙雖然簡單,可其政治諷刺非有一定知識積累方可領略其中滋味。

誤解三:讀了名著,我口語自然而然就好了,這是水到渠成的事。其實不然,首先,書面語和口語就有所差異。其次,語言也是慢慢演進的,就比如即使很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也很難理解666的內涵。而且,就多數人『讀』名著的習慣來說,大多都有查單詞的習慣,極少數是有朗讀習慣的,所以對口語的提升幻想也就好理解了。

誤解四:蜜汁迷信***大神推薦。首先,每個人的基礎水平有差異,其次大神的推薦都是建立在自己的興趣經驗之上,其普適性有待商榷。君不見,知乎一下『如何提高英語』,都有幾百個推薦上千名著的嗎?

———————————一個偽學霸的『自我救贖』————————————

第一:抱著求知的心態讀書

放棄『只為學英語為目的看原版書』的想法,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小說或者名著題材,完全為了品讀故事。這樣,一旦對書裡面的故事產生了閱讀趣味,哪裡像自己計劃的那樣,讀半個小時就停下來,或許已經大半本都讀完了還不過癮,非得一口氣讀完才行。此時再談及讀書的收穫,那才是自然而然的事。學英語,反而成了順便的事情了。

第二:『輸入』『輸出』相結合

所謂學習,最高境界就是學以致用。所有不以實(輸)戰(出)為目的的學(輸)習(入)都是耍流氓,讀英文書也是如此。所以,讀之前要做好背景的功課,以防囫圇吞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讀的過程中,要深入故事情境,加深對某個詞語或是某段話都的深刻理解,一旦生活中出現類似場景,這些知識點便能被瞬間激活。

當然,如果彼時有幸,正好找到幾個和自己相同頻率的人一起讀一本名著,互相交流,那就更有堅持讀的動力了。正所謂『一百個人眼裡就有一百個哈利波特』,多角度的交流也是一個便捷的提升途徑。

第三:書能成誦

除了身臨其境的想像力,還要儘可能調動多個感官讀書,尤其是多聽和朗讀。調動多感官一起讀書,不僅能夠比較容易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而且也能夠加強記憶,降低遺忘率。

無形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逐步練就脫口而出的口語。其實道理很簡單,一項技能的擁有就是反覆操練的過程,口語也是如此,不要試圖單純憑藉『眼睛』和『耳朵』的模擬指揮來假裝『嘴』的實戰。

那麼,如何才能像學霸一樣5天刷一本英文原著?

一百個好方法,不如帶你實戰

第一步,下載『英語流利說』

第二步,點擊『流利吧』,找到『五天玩書』,聽老師重點解讀,和更多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堅持讀書。


推薦閱讀:

[第223次聽寫]給我一個槓桿, 我能撬起地球
很多人依靠這套教材實現了英語提升!
必看!食物的各種口味英文怎麼說?
批改網站2017年有哪些英語比賽?
如何從英語零基礎到練就一口流利英語?

TAG:英語自學 | 勵志 | 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