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春天如何養生?

一年之計在於春,就養生而言,也是如此,春天是播種的季節,是生髮的季節(如樹木發芽),春天不做這些或者做的不好,到了秋天就沒有果實可以收穫,冬天就沒有儲備過冬,很多人一到冬天非常怕冷,手腳比冰還涼,總是生病,感覺很虛弱,臨時抱佛腳效果不大,功夫在平時,春天就是個起點,一切都可以從頭來過!

如果做好了,就為迎接全年的季節變化打好了基礎,或許以後再也不用怕過冬了,因為體內儲備了足夠的氣血和陽氣來抵禦寒冬。所以,春天養生至關重要,要怎麼做呢?下面咱們詳談。

春天的特點

咱們還是引用《黃帝內經》的總結,「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什麼意思呢?

春季三個月,是萬物生長發育推陳出新之時,萬物欣欣向榮。應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緩緩散步(步子要大,腳跟要用力,找個空曠地方大搖大擺走走),披散開頭髮,舒松衣帶讓形體舒展,使自己精神愉快,胸懷開暢。對於春天賦予人的生髮之氣不要隨便違逆它。若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及肝氣,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怎樣用到實際生活中呢?

1/萬物生髮、生長、活躍。

這是春天的主旋律,和冬天的收藏節制相反,你看,樹木開始發芽開花,小動物跑出來,就人而言,主要表現為氣血和陽氣被調動起來,往外跑。能量消耗增加,毛孔開合,出汗變多,甚至情慾也蠢蠢欲動,正常的。

生髮歸生髮,但是別發的太厲害了,中醫養生講究中庸,不能不發也不能發的過火了,仍然要節慾保精,過度會傷腎之元陽;不少養生專家提倡吃韭菜,姜之類的,不是適合所有人,如果你陰虛不足,老是上火,就不適合吃!

2/晚睡早起。

古人說的晚睡並非很晚睡覺,古代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天黑了差不多就睡了,也就是7-9點。放到現代社會,10點左右睡,最遲勿超11點,尤其身體虛弱的,一年四季都要早睡睡好養氣血。熬夜傷肝腎分分鐘的事;早起,春夏天亮的早,5-6點醒了睡不著了,也可以起床,到外面散散步,如果睡眠質量好,早起會很有精神!早起另外一個好處是,肝膽通暢,敲敲膽經更好,肝鬱各種淤堵啊更要早起。久卧傷氣,冬天冷起得晚還可理解,春天很暖和了,再賴床就會傷氣了。

3/廣步於庭,披髮緩行。

可以想像下,古人長發披肩,衣服寬鬆,步子邁得大大的,很慢,就是這個境界,主要目的是疏散情志,使心中鬱結之類散開,有點「暢遊於宇宙間,天地只一人」的浪漫境界。當然城市裡多住樓房,空間小,有點憋屈施展不開,可以下樓去公園、操場、寬闊之處散散步。頭髮盡量散開,不宜戴帽子著裝太緊,緊身衣不宜穿,總之,全身內外上下寬鬆些。整個人活潑奔放些,不要過度壓抑了,出去旅遊玩玩。

4/多給予,多幫助。

少幹壞事,少殺生,多幫助別人,多給予,古代都是秋後問斬,秋天大環境都是肅殺之氣,春天是生命煥發生機之時,這種安排也是符合天道的。從養生的角度,勾心鬥角踩壓別人的事不宜多做;剋扣工資,懲罰別人的事不宜;多讚揚多表揚多賜予。

如果上面這些做到位了,就能做到應天道,符合自然規律,有利身心健康,反之傷肝,肝血不足,到了夏天就生心火,可能過得比較痛苦。


春季養生細節

咱們經常說要把養生放到每天生活中去,生活不就是由很瑣碎的細節組成的么?只要注意了這些細節,大概春天就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1、飲食原則。

A:少酸增甘。

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對應春天,在五味為酸,木性克制脾土(對應甘味)。春天正是肝木之氣旺盛之時,脾土之氣會受到制約,有的朋友春天一來,突然發覺胃口不太好了,就是這個原因。此時應少吃酸,多吃點甘甜的食物。比如:山藥,大棗,蓮子,芡實,黑芝麻,龍眼,蜂蜜等。

當然也不是說一點酸都不吃,只是少吃,甘甜的東西就算吃,也不能過量了,在飲食結構中比例有所偏重而已。

B:切忌大補。

*如果身體健康,沒必要額外進補,正常吃飯OK了。

*如果身體虛弱,體質不好,比如中老年人,身體虧虛,免疫力低,氣血不足,腎虛等等,可以適度補,但切忌大補,春天陽氣氣血都往外跑,裡面弱了,如果吃大補膏膩之品,比如阿膠,狗肉,羊肉,附子,鹿茸,人蔘等,就容易消化不良,運化不了,搞壞身體。

建議平補,清補,最好葯膳,比如黃芪,枸杞,紅棗,山藥,混合粥類,瘦肉,雞肉,魚等熬湯喝,不用天天喝,一周喝1-2次即可,既能滋補還不至於傷害脾胃。

注意觀察舌苔,如果變厚膩了,說明過了,趕緊停下來,或者配合一些健脾胃的食材一起吃,比如炒薏米,茯苓,白扁豆之類。

C:飲食結構。

尤其這些少吃:麻辣火鍋,辣椒,油炸煎炸等刺激、高熱之物,很容易邪熱化火,耗損陰血,上火長痘痘。另外,暴飲暴食也是必須戒掉的。

D:春夏養陽。

陽氣都生髮了,體內火力不那麼旺了,所以要注意保護陽氣。

一是別因為天氣熱,就吃寒涼之食,有多少寒性疾病是春夏落下的病根。

二是可以適當吃些蔥、生薑、蒜、韭菜之類,助陽氣生髮啊,尤其大蔥,能「通達上下陽氣」,有的鼻子不通,吃點大蔥通了!當然有些陰虛體質,特殊問題的要區別對待!

三是做好保暖,不推薦穿鞋不穿襪子,尤其是姑娘們。不要怕穿太厚影響顏值,等受寒感冒就知道了,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特別是後背,絕對是不能受寒受風。

E:時令野菜。

每個季節都有應季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是順四時而生,可以有意識的吃一些,幫助身體更好的適應季節變化。春天野菜最出名,比如香椿芽、槐樹芽、馬齒莧,蕨菜、薺菜等。

F:關於上火。

有一種季節性上火,一到春天或冬天,很多人嘴上就長瘡,口腔潰瘍,爛嘴角,那個難受,這是身體適應季節的反應。兩個季節的共同點是乾燥缺水。

如何應對?

一是就算不採取任何措施,正常生活,大概一周左右自動痊癒,過程可能比較痛苦。

二是切勿過度治療,吃亂七八糟的葯,寒涼傷陽氣分分鐘。

三是生活上,怎麼清淡怎麼來,小米粥不錯,菠菜,豆芽等,及時補水。

四千萬別用舌頭舔嘴唇,再有忌化妝過度了,刺激之。

*噴西瓜霜;

*鹽水漱口;

*吃菠菜之類冷盤。

*VB,VC。


2、關於春捂。

雖然春天了,但是天氣變化無常,「春天孩子兒臉,一天變三變」,大街上不少姑娘已經穿起裙子,更甚者不穿襪子,露著腳踝,看起來很酷,實則暗中傷害身體,寒邪入體,為以後的痛經等陽虛體質埋下了隱患。

《千金要方》里記載,春天宜「下厚上薄」,養陽收陰,說的是保暖,而且下半身尤其重要,外面可以少些,但裡面的衣服一件不能少,不然感冒分分鐘的事,所以要記得捂一捂。當然也不是要捂出汗,別走極端,既保暖還不至於出太多汗,這是原則。

3、關於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很多久坐不動的人,我見過太多出問題的了,動則養形,活則血流。很多人冬天怕冷不想動,夏天怕熱不願動!春天不冷不熱,此時不動何時動?

建議動起來,每天抽點時間,慢跑下,散散步,爬爬山,跳跳舞,做做操都挺好的,春天陽光明媚不冷不熱,百花盛開,很適合進行戶外活動,不光鍛煉身體,還能呼吸新鮮空氣,增強心肺功能。

時間首選早晨,其他時間也行,不宜太晚就好。

提醒,如果運動出了汗,別立即脫衣服,一遇風易感冒,靜坐一會即可;另外戶外活動要看天氣,遇上霧霾天、陰冷天之類還是不宜去戶外了。


4、房事。

可以適度做做,無需像冬天那樣克制壓制,更加不提倡強制禁慾,春天本是宣洩的季節,過度壓抑禁慾不利身心。當然也不能以此為借口,過度放縱,過度泄精陽氣必損,滋生各種亞健康問題,真的是遇到太多後悔自責的朋友了,一定是在節制的基礎上適度釋放。

實用節慾方案,以及縱慾過度的恢復調理,之前講過很多遍了,大家自行搜索下,不重複。

5、居住。

白天開窗透氣,尤其是卧室,讓陽光晒晒,不宜再象冬天一樣密閉了。避免過宅,長期獨處,滋生鬱悶之火。可以多社交,聚會,外出旅遊,登高望遠都不錯的。平時也是建議大家每周抽一天出來,離開電腦手機,去融入大自然,長期來看,可以起到平衡生活的作用。


6、關於春困。

按說,一個健康的人是不會春困的,如果白天老是打哈欠,可能氣血或陽氣弱,無法有效生髮或者沒睡好或者起得晚了。

提供幾個改善思路:

一是睡眠不要超過11點,在票圈天天重複,10點準備上床就行。

二是試試早起,5-6點起床試試,春夏是越睡越困,天亮了起來讀讀書跑跑步,總之別賴床了,根據自己經驗,起得早一天都有精神啊,中午可以補個午覺。

三是吃飯別太飽,尤其脾虛的,吃完基本睜不開眼。

四是切忌增加睡眠時間,非睡覺時間就別睡,否則輕則精神越來越萎靡,重則晚上特精神+失眠。

五是導引術。

頭部為主諸陽之匯,通過按摩頭部可以提昇陽氣生髮之力,人會瞬間神清氣爽,下面這些是老徐常年做的,分享給大家。

每天起床後做:

*兩手搓耳朵,然後來回按摩下捏、拉、提幾下;

*兩手捂住耳朵,同時手掌拍打後腦勺;

*兩手先是來回按摩頭皮,然後用虛拳或手掌拍打頭皮,最後由前往後梳頭。


7、關於泡腳。

冬天冷,很多朋友都願意泡腳,感覺舒服暖和。春夏天一熱,有的朋友就停止了,其實泡腳是個慢功夫,想有看到效果,必須一年四季都堅持才行呀。具體泡腳細節也發過文章。

8、關於慢性病。

在春陽之氣的催動下,很多慢性問題容易複發,特別年齡較大,體質較弱者,舊病複發很常見。如果不是很嚴重,也不是一定要用藥,畢竟藥物對臟腑也有損傷,搞不好又弄出別的病出來,就得不償失了。這種情況,可以選用食療,稍微偏涼但不寒之類,再配合生活方式調理,一般都會有改善。(種類太多,無法一 一分析,僅提供一個思路)。


春天養肝

春天是肝當令,肝主木,肝不好,木就無法發芽,更談不上開花結果了,可能一整年都病怏怏的,所以歷來主張春天養肝。

先搞清楚,傷肝的行為有哪些,只要不傷害就是養護了。

睡眠。

比如熬夜,睡得晚,重複得俺都累了,可惜很多年輕的朋友依然我行我素,大半夜還在發聚會的自拍。再有肝木主東方,盡量早起,對肝膽好處大大的。

②情緒。

生氣,鬱悶不開心,怨恨,抱怨等等負面情緒,首先會影響氣血運行,其次傷害肝臟,時間久了,兩肋脅疼,各種痛,不通啊,肝是疏泄的,罷工了!平時諮詢的不少朋友,不少癥狀都是臨時性的,起因大都和情緒劇烈變化有關,比如事業受挫,考試壓力大等等,如果能調節好情緒,一切癥狀自然消失,沒必要吃藥。

*每次心情不好,可以試試「噓」字訣。深吸一口氣,發「噓」字音,可以泄掉肝火。

*或者從上往下按摩腳上的太沖穴。

*多上下按摩兩肋部分+膻中穴,這是肝經所在;

*心中有任何不舒暢,一定找個合適的途徑發泄出來,千萬別憋著。

*代茶飲:代代花+白梅花+青皮+玫瑰花+甘草:1-3克,疏肝解郁。

*中成藥:逍遙丸,輔助疏肝解郁,在心情不順調節不過來可以暫用,但不宜長期用。

說到底還是養心,培養迅速調節能力,人都有不開心的壓力大焦慮的時候,關鍵是能及時調整過來就沒事,這個能力也是需要不斷訓練,也算是一種境界。


③用眼過度。

出個門,不管去哪裡,人人都抱著個手機盯著看,視力下降快,後面發現身體也不大行了,還不知道原因,眼睛之所以看到東西靠的是血,你看的越久耗損越多,當耗損大於儲備的時候,血就無法有效滋養肝臟了,肝就虛,虛了就無法更好藏血,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每隔一個小時停下來,看下遠方,綠色植物都不錯。

*買個防輻射眼鏡,對眼睛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把屏幕調至盡量暗淡,不要太明亮了。

*平時有意識的吃些綠色蔬菜,胡蘿蔔對眼睛,肝不錯。

總的來說,學會中斷式用眼,傷害就不大,怕的是持續性聚焦,無形中造成疲勞傷害。


④節酒。

冬天喝點酒驅寒還行,春夏宜節制些,老徐說過很多遍了,酒是濕熱之物,啤酒肚有人可能覺得很光榮有面子,但同時也是一種預警信號,身體已經超負荷了。酒對肝的傷害就更大了,這個少喝有益,多喝有害,不喝也沒事。

把握住這四點,肝一般不會出大問題。


季節養生就是順應季節變化來調整生活習慣,也算是順應天地之道,養生重在細節,如果每天都做好,身體一般不會出大問題,可別想著出了問題再吃藥調理,一旦損傷,再怎麼吃藥都很難徹底調理到巔峰。預防工作至關重要!

大家有任何問題可以留言給老徐,都會認真回復~

推薦閱讀:

是你讓春天來,直男們的衣櫃應該放這些!
北方有春天嗎?
這些小食好做易攜帶,最適合春遊野餐
什麼最能代表春天?

TAG:春季 | 養生 | 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