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LM這一年要學些什麼?

2015年秋天在知行教育基金會(yeswe do)的慈善晚宴活動上,聽到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關於「無用知識的有用性」 的一番話,很有感觸。錢教授舉了兩個例子,電磁學裡的電磁理論和經濟學的機制設計理論,這些理論的發明人當時都覺得無用的抽象理論,為後來有用的發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還有一個例子是大家更熟悉的人物喬布斯。他當年學了一門美術字的課,學的時候無用,但是十年後在設計蘋果電腦的字體時起了很大作用。

錢教授的這些話,讓我想到過去經常和同學們交流的一個問題:LLM到底要選什麼課?我自己當年讀的是三年的JD,深深感到花一年時間讀LLM的同學的不易。9個月的時間很短暫,要適應美國法學院的學習方式,看厚厚的書本讀很多案例;有的同學還要面試找實習或者工作的機會,更多的同學則專心要準備考紐約或者加州的律考;不用說每個人還要惦記著學習國外文化、積累人脈,還要遊歷歐美,不枉此行。

這當中,選什麼課最重要,直接決定了投資的學費是否實現價值最大化。我自己一直以來對於以考Bar為中心的選課方式是很懷疑的。以我自己招聘律師的經歷來看,我認為國內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基本都不在乎應聘的人是否有個美國律師資格。回國執業的律師做美國法的機會很少。能考上當然不是壞事,但這個頭銜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用處不大。為了一個名頭而浪費學習的機會不值得。

也有的同學想以專業為中心去選課,比如學知識產權的想多學學美國專利法和商標法的進階課程。這個想法當然無可厚非。LLM課程原本就是美國法學院針對稅法這類很專門的課程所設計,讓律師們提高水準的。但是對於中國學生而言,尤其是那些在國內沒有太多實務經驗的同學,我覺得選2門專業課即可,不值得花大量的時間在某個特定學科方面。鑽研通了一兩門課,知道這個領域的方法和基本走向,知道如何找文獻和案例,以後可以自己研究。所有那些冠有高階名稱的課程,都有價值,但是你不一定有時間,機會成本可能太高,除非你真的是酷愛那個學科。

說明一點,美國的專業課程當中,很大一部分訓練是涉及法律解讀的。一般人以為美國法都是案例法,但是事實上你會發現美國有大量的成文法律規定,案例往往都是對於成文法律的解讀。有的法條,比如專利法的有關新穎性的條文,每個字的後面,包括標點,都有一長串的案例。受過這種煎熬之後,回到國內執業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自己能夠自覺不自覺地去摳法律和合同條款裡面每個字的含義了。

除了專業課程,LLM期間還可以學些什麼?

我認為,要學一些普通法的精髓,學一些在中國你可能學不到的東西,甚至在中國看上去沒有用的東西。我不是說普通法里的東西比中國法都要好,也不是說中國法律制度都要從國外移植過來。只不過英美是rule of law發達的地方,老老實實學習和感受人家最精華的東西,肯定是沒有錯的。

在美國法學院里,我推薦大家一定去選刑事訴訟法,不管你認為裡面的東西是不是適合中國,不管你自己將來會不會做刑事實務的工作。美國法學院里刑事訴訟法里涉及的主要是憲法第四修正案和第五修正案,背後的法治價值意義深遠。你也許認為公司上市、兼并的法律業務無比高大上。但是刑事法律事關人身性命和自由,對於大人物和小人物都干係重大。仔細在刑事程序方面多思考、多學習,會更加明白法律這個職業的意義,受益終身。

而且懂刑事法律這種無用的東西可能也會極其實用。去年我偶然的機會參加一個宴席,客人里有很多大人物,不奇怪的是,幾乎沒有人對於我作為一個IP律師的身份感興趣。但是,聽著席間賓客所交流的東西,我當時想如果我是刑事律師的話,他們都會急著想認識我。兩個月後,看到一則新聞,當時在座的一位顯赫人士果然就被抓了,相信他現在已經有位刑事律師幫著他。

我還推薦同學們學習民事訴訟法、證據法和trial advocacy(最好包括deposition),無論你是否以後想做民商事訴訟業務。訴訟制度是人類文明社會的標誌之一。普通法在這方面尤其發達,不能不學習。證據法、熟悉證據開示和trial advocacy是優秀訴訟律師的基本功,中國沒有陪審團,沒有證據開示,不代表背後的思維沒有用。而且,這些貌似中國法里沒有的東西,最後往往成為中國律師和國外律師和客戶交流重要的基礎。舉個例子,我幾年前去ICC蘇黎世參加一個仲裁,本來是去友情幫助下翻譯,結果發現自己在準備證人、現場詢問己方證人和對方證人的時候,用的全是trialadvocacy課堂上學習到的東西。當時很感慨ICC仲裁裡面已經深深浸透了普通法系的訴訟方式。

LLM這一年裡,有時間的話,我還會推薦大家學習行政法。國內現在講的法治思維法治方法很大一部分指的是行政法學裡的東西。但是,國內行政法學因為種種原因很多東西難以講深講透。學學國外的行政法,雖然短期看來沒有用,但卻會大大補齊同學們的短板。這兩年學民商法的博士工作不好找,憲法行政法的博士卻很吃香。幾年前誰會想到?

讀書期間如果能夠有機會參加法院、聯邦機構或州一級的政府,甚至是國際組織當中的短期實習是最好的。當年我暑期時候在州的上訴法院實習,幫著法官做研究,起草判決,親身體驗法官如何工作,收穫很大。

回國之前,如果有機會的話,建議在美國讀書的同學們去英國看一看。那裡是普通法的發源地,現場體會一下很有價值。我2014年年初的時候去了LegalLondon,在MiddleTemple那邊轉來轉去,看看那一排一排的像哈利波特電影當中的房子,深深感受到為什麼說法官、檢察官、律師是法律共同體。法官和律師真的是在一個屋檐下訓練出來的。

如果你還有精力的話,去學習下伊斯蘭法,或者是非洲的法律。我們在中國讀法律的,課本里提到的國家和地區只有英美德法,加上日本和中國台灣省。別的地方彷彿都不存在一般。這是我們的盲區。

選課方面同學們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戰可能是法學院。我去年和美國兩所法學院的院長談起中國LLM同學選課的問題。他們聽到我的想法很吃驚。他們似乎已經被中國學(ke)生(hu)「洗腦」,認為中國同學就是想學習和考bar有關的課程和一些涉及證券市場、兼并之類的課程。我也知道有的法學院根本就不讓LLM學生上那些JD學生的課程。

如果覺得我說的有點道理的話,你需要再仔細問問法學院選課的權利,如果不滿意的話,也許換學校還來得及!如果已經晚了的話,去和學校好好談談。

這裡推薦下我讀過的聖母大學Universityof Notre Dame法學院。校園美麗,LLM選課沒有限制,秋季一開學就是全美直播的橄欖球賽季。暑期還有倫敦的課程,很理想。

最後,套句流行的話,LLM世界那麼大,去學些無用的東西吧。


推薦閱讀:

新媒體時代的法律診所教材編寫心得
診所式法律教育課程簡介
中青法律診所的根本教學目標是什麼?

TAG:出國讀研 | 法學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