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冬至|一陽生

  • 冬至
  • 西北風襲百草衰,

    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

    卻見金梅競豔開。

冬至的陰陽交替對應著《周易》中的複卦,複卦是震在坤下,這個「震」就是陽氣初生,其卦像是一陽初生,五陰壓迫,可見陽氣非常微弱。但這一陽卻開始蓄意勃發,這其實是一季之始,所以,周代以它所在的十一月為正月,這也是冬至如年夜的原因。

古人還曾把冬至定為一年的開始。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冬至已經是年了。易曰: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

《漢書》有雲:「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

梁代宗懍《荊楚歲時記》記載:「俗用冬至日數九九八十一日,為寒盡。」

一九冬至一陽生,萬物自始漸勾萌,莫道隆冬無好景,山川草木玉妝成。

二九七日是小寒,田間休息掩紫關,千家共盈享年福,預計來年春不困。

三九嚴寒水結冰,釣罷歸來蓑笠翁,雖無雙鯉換新酒,且見床頭樽不空。

四九雪鋪滿地平,溯風冽冽起新晴,朱綈公子休嫌冷,總有樵夫赤足行。

五九元旦一歲周,茗香釀酒答鐘麻,太平天子朝元日,萬國衣貫拜冕旒。

六九上元佳景多,滿城燈火迎星河,尋常巷陌皆車馬,到處笙歌表太和。

七九至數六十三,堤邊楊柳若含煙,紅梅幾點傳春訊,不待東風二月天。

八九風和日日遲,名花先發向陽枝,即今河畔冰開日,又是漁翁垂釣時。

九九鳥啼上苑東,青春草色含煙蒙,老農教子耕宜早,二月中天起臥龍。

冬至飯

吃罷冬至飯,一天長一線。

中原內地的冬至飯以餃子為主,傳說是為了紀念醫聖張仲景老先生。張老先生活著的那會兒,每年的冬至節,他都要熬制一種「祛寒嬌耳湯」為鄉親們分食,那湯中所煮之物,為羊肉與藥物搗爛後捏合成的耳朵狀的食物。羊肉為大熱肉品,有祛寒大補之功效,嚴冬裏多喝羊肉湯,多食羊肉,可以治療入秋裏累積的肺癆、哮喘,後人遂模仿那種嬌耳製成了餃子。冬至節吃餃子,一則為紀念醫聖,另外又派生出的民俗意義也頗為有趣:「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冬至三侯

蚯蚓結:冬至之日「蚯蚓結」,蚯蚓感陰氣蜷曲,感陽氣舒展,六陰寒極時,糾如繩結。

麋角解:冬至後五日「麋角解」,鹿屬陽,山獸,感陰氣而在夏至解角。麋屬陰,澤獸,感陽氣而在冬至解角。

水泉動:再五日「水泉動」,水乃天一之陽所生,現在一陽初生,所以,水泉已經暗暗流動。

冬至之養身

冬至之養身,其實原理都來自《周易》的複卦,因為複卦是個亨卦,亨通的前提是因為下麵的震為動,坤雖是五陰壓迫,性格卻為順,為什麼順應呢?因為一年一度的陽長陰衰,再陽衰陰長的「反復其道」是天理,那麼,冬至之後是陽氣一點點壯大,順應它的壯大就是了。

「先王以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所謂閉關是「閉關靜攝,以迎初陽。」這是孫思邈的說法。「後不省方」的「後」是君主,「省方」:巡視四方。

因此,《周易》複卦反復強調:「不遠之複,以修身」、「休複,吉」,都是在強調以修與休順應陽氣漸生,生氣復甦,修、休、養的目的是與新一季生態的活躍同步。。

《保生心鑒》中說,這個月,火氣潛伏閉藏,需要養其本然之真,這是對應來春發生升動之本

冬至日·赤豆粥

《歲時雜記》:"至日,以赤小豆煮粥,合門食之,可免疫氣。"《纂要》曰:"共公氏子不才,以冬至日死,為疫鬼,畏赤小豆,是日以赤小豆粥厭之。"

因為這個月因對應嚴冬而腎臟旺而導致心肺弱,需要調理脾胃來護心肺。而赤豆就被李時珍稱為「心之穀」,行津液,利小便,是幫助調理腸胃的。蘿蔔的功能一樣。


推薦閱讀:

寫給中醫人看的——為什麼中醫要科學化
肉蓯蓉的副作用有哪些呢?
「濕氣重」里的忽悠與智商稅
中醫無證即可行醫,你怎麼看待?
這個世界還真不能缺少中醫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