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迷茫,從改變這一點開始

01

喪文化流行,迷茫成為年輕人的常態

我也曾是在校的大學生,我也曾體會過那種迷茫和沮喪,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狀態,也不知道如何達到目標。

在我看來「 迷茫,更多是一種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心理狀態。」

找我諮詢職業生涯的學員里,不少人也是對於自己職業生涯感到迷茫的年輕人。

他們有些人在國企里拿著一份穩定的收入,但是乾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歡的。

那種感覺,就像一顆雞蛋,硬是被環境孵化成了一隻鴨子。

有些人是知名汽車企業的工程師,收入尚可,但是也能夠一眼看到自己10年以後的樣子。

住在離深圳市區至少1個小時的郊區,任何一個大學畢業生花三個月就能學會你現在乾的這些工作,最可怕的是你還貸款買了公司的福利房,開始拖家帶口,基本上沒有離開這家公司的可能了。

似乎現在喪文化的流行,大多數聊的是「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什麼都不想干」,似乎加重了一部分人的迷茫感..

網路上流傳的一段新聞的採訪視頻《男子偷車被抓,竟稱看守所比家好》,視頻中的人被稱為竊格瓦拉,他因為偷竊電動車被警方抓獲後,記者採訪他:你這麼年輕身體健康為什麼不選擇找份工作,而要去偷竊呢?

這哥們是這麼回答的 "

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不可能打工的。

做生意又不會做,就是偷這種東西,才能維持的了生活這樣子,

進看守所感覺像回家一樣,在看守所里的感覺比家裡感覺好多了!

裡面個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我超喜歡裡面的!」

我的知乎私信一天至少收到3-5位關於職業生涯的諮詢,似乎這種迷茫感在不斷擴散...

02

明確目標,培養自我效能感...

積極心理學上有個特別有意義的概念,可以幫助不少年輕人走出迷茫,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指人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進行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

一般來說,成功經驗會增強自我效能,反覆的失敗會降低自我效能。

「自我效能」由美國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心理學家阿爾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在20世紀70年代首次提出,20世紀末已經成為教育界的一個關鍵理念。

他認為所謂自我效能,是指個人對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個行為的期望。

比如說,你離開現在的平台,能否找到一份收入不低於當下的工作?

比如說,你覺得自己能夠靠自己的作品,收穫甲方廣告主的青睞?

目標的確定過程離不開多樣化的探索,我也是在經歷過國企、民企之後,才找到了現在提升個人影響力,提升自己單位時間價值的個人發展方向。

而目標的落地離不開內在的驅動力,自我效能感就是那台發動機。

走出迷茫,從制定目標,培養自我效能感開始。

03

你把問題歸因於外界?還是自己?

遭遇挫折,有些人喜歡歸因為外界因素。另外一些人則更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在學校情境中,學生常提出諸如此類的歸因問題比如「我為什麼成功(或失敗) 」「為什麼我生物測試總是考不過人家」等等。

美國心理學家伯納德·韋納(B.Weiner,1974)認為,人們對行為成敗原因的分析可歸納為以下六個原因:

能力,根據自己評估個人對該項工作是否勝任;

努力,個人反省檢討在工作過程中曾否儘力而為;

工作難度,憑個人經驗判定該項工作的困難程度;

運氣,個人自認為此次各種成敗是否與運氣有關;

身心狀況,工作過程中個人當時身體及心情狀況是否影響工作成效;還有一些其他因素。

這些因素里,有一些是可以控制的,有一些是無法控制的,所以我們每次嘗試,收穫的結果都還是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以獲得知識、能力為學習目標的個體在乎的是自己在學習中學會了多少知識,獲得了哪些能力。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不斷地嘗試以求解決。在這一過程中,其學習動機進一步增強,學習成績又得以提高,這來之不易的成功會讓其有更強烈的愉快體驗。

而以獲得讚許、良好聲譽等為學習目標的個體,則更多地選擇迴避挑戰性的學習情境,以避免失敗或較低的學習成績。尤其是那些自我能力歸因較低的個體,當遇到困難或遭遇失敗時,學習會更加消極。

把問題歸因於內在的人,更能夠在下一次嘗試中加以改進,而把問題歸因於外的人,更容易放棄,因為問題的原因不是自己。

04

走出迷茫,從拒絕重複自己開始。

之前有一位朋友是一家知名車企的採購,管理著30多家供應商,因為在一個很強大的甲方的緣故,所以他們日常出差和吃飯從來都是被乙方安排的妥妥噹噹的,算得上相當愜意。

突然有一天,他在桌上畫著汽車零件圖紙畫了一上午,突然大腦一片空白,好像前幾天的上午也是這麼度過的。

然後他猛的一想,這就是我即將要度過的無數個日子么?

他和他的學霸上司說,我還年輕,我不想重複自己。

老闆問他,「你想好之後去幹什麼了么?」他說「沒有,也許是先出國讀研」

這才有了他出國讀研的經歷,包括現在從事他自己喜歡的品牌與自媒體相關的工作,雖然有些辛苦,但是他乾的挺開心。

迷茫狀態的表現之一就是機械性的重複自己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把別人的目標當成自己的。

對於大學生而言,你並不需要因為別人參加了學生會,你也就參加學生會。

別人兼職,你就也去兼職,別人考研,你也去考研。

拒絕重複不等同於讓你每天打遊戲和偷懶,得過且過。

而是希望你能先花一些時間想清楚什麼是你自己想要的,再付出超出常人200%的努力,把自己做到行業的Top 5%。

05

如何培養自我效能感?

1)從「我不行」到「我也可以」,多積累一件成功的小事。

學習者的親身經驗,對效能影響是最大的。成功的經驗會提高人的自我效能,多次失敗的經驗會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不斷成功會使人建立起穩定的自我效能感,這種效能感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而降低。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自己也是因為多年前深圳文博會的一場演講,10分鐘賺了1萬,才知道自己的時間和演講原來如此值錢,開始走上了諮詢和培訓的道路,開始積累了自己原來可以為企業講課的自信。

2)選一個剛剛超出你能力範圍的任務,確保這個任務包含反饋。

經常看雞湯文章,並不能真正提高我們的自我效能感...

但是通過為任務設定階段性的目標,不斷的讓自己收穫反饋,漸漸的你會越發的投入到這件任務當中,而且來自任務進度的反饋會讓你越發有成就感。

比如說,嘗試著開設一個關於漢服的抖音號,上傳20個原創視頻,收穫10000粉絲。經過3個月的努力,你成功的積累了8000多粉絲,這件事情本身就會給你帶來一種積極的心態。

3)鏡像神經元的存在,讓我們可以從他人的成功經驗里提升自我效能感。

對於某些事,人必須要親身體驗,才可能真正了解。

但是鏡像神經元系統的發現,明顯改變了我們對人類理解方式的認知。

腦中的神經元是儲存特定記憶的所在;而鏡像神經元組則儲存了特定行為模式的編碼。這種特性不單讓我們可以想都不用想,就能執行基本的動作,同時也讓我們在看到別人進行某種動作時,自身也能做出相同的動作。

學習者通過觀察他人的成功行為而獲得的間接經驗,它對自我效能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響。

當一個人看到與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範者取得了成功,就會增強自我效能,認為自己也能完成同樣的任務;看到與自己的能力不相上下的示範者遭遇了失敗,就會降低自我效能感,覺得自己也不會有取得成功的希望。

我不是一個起點不高,出身於三線小城市的年輕人。

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使命走出迷茫,你又有什麼不可能的呢?

PS:辛苦寫的2700多字,覺得有點用的同學,歡迎給個贊支持...

送你一本99頁的《賀嘉演講指南》電子書PDF.

關注公眾號: 賀嘉老師 ( ID:kuajie123),回復關鍵字「演講」領取。

經常有朋友問我的成長之路,如何跨界轉型和變牛x的,如何獲得機會給長江商學院CEO班講過課,給騰訊、國信證券這些公司中高層做私教的故事。

關注公眾號:賀嘉老師(公眾號 ID:kuajie123),回復關鍵字「套路」 查看。

推薦閱讀:

有什麼好方式能克服冬天賴床的壞習慣?
近視度數為什麼會加深?
想買一個八萬左右的SUV,有哪些推薦?
你遇到過最恐怖的事情是什麼?
左先生和右先生最近火了,請問大家怎麼看待人們都希望自己遇見的是右先生,可是世界上哪裡會有這麼完美的人?

TAG:職業發展 | 生活 | 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