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楊柳君:讀曾國藩日記之:滌舊生新

今天是柳君書房陪伴你的第54天。

今日話題 ~

「滌舊生新」

今天是聖誕節。

柳君在上海恭祝各位朋友聖誕快樂!

然,每日仍需精進。

精進是一種生活方式,與節日無關。

今日《曾國藩日記》我讀到此篇:滌舊生新。

僅從這個題目就知道,此篇表述的是曾氏自我否定,修身的過程。

人的一生看起來似乎很長,其實本質上不過是習慣性思維、習慣性動作的循環往複。

所以如果不能定期「滌舊」,也就不可能「生新」了。

都說每年的年底是聚會季。

我們不如換個角度,從更精進的角度來看,年底也該是滌舊生新的最好時節。

反省、總結自己一年的是非功過,成長收穫,再對來年制定細緻、落地的執行計劃。

使自己每年都有重生的機緣。

這個過程必不可少。

人們都知道習慣,尤其壞習慣是很難改的。

如若沒有長時間的修身自省,壞習慣很容易演變成生命中的一個部分。

偉大如曾氏也為此頗為苦惱,如吃煙,如晏起,如愛夸夸其談等。

但終究,他還是戰勝了自己。

在長年修身的過程中,將這些頑疾一一修正。

試問曾氏長年修身的意義何在?

意義大抵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長期修身的過程,讓曾氏心裡有了牢固的鮮明的好壞區分、是非標準。

二、使得曾氏養成自律克己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牢固、鮮明的好壞區分、是非標準,很重要。

人云亦云是簡單的,但也便放棄了對生命的主動掌控權。

區分好壞、是非標準也沒那麼容易,有些人活了一輩子仍不能正確區分好壞,也沒有建立堅定、清晰的是非標準。

自律克己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就更不簡單了。

人,最容易做的是放縱自己,沒有清晰的目標,不能很好的自我約束,想要達成的目標一降再降。

當境遇開始變的沒那麼好的時候,只顧怨天尤人,而埋怨他人、推卸責任則是最容易不過的了,此舉卻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

以上兩點,在日後曾氏手握重權的歲月里,發揮了重大的實際效應,值得我們效仿、踐行。

長期修身、自律克己。

與君共勉。

版權聲明:本文為楊柳君原創文章,來源微公號:執行官日課(y823021823)轉載或其他事宜歡迎聯繫助手,微信:13262891595(手機同)
推薦閱讀:

How to deal with your social contact
哪種排便習慣預示著腸癌?
更好地投資自我——《深度工作》
記憶層習慣

TAG: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