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是第三段故事,熊孩子的故事(中),摻雜了一點個人的想法。7.13

——————————————7月13困得要死的分割線——————————————————

書接上文,昨天說到哪了?

哦,熊孩子是怎麼用一個星期時間毀了我的信任。

還是寒假期間,我坐在自己屋裡椅子上玩手機。

他開始樓上樓下瘋跑,嘴裡發出嗚嗚嗚嗚嗚嘻嘻嘻嘻嘻嘻哈哈哈的無意義聲音。

然後進我房間了。

我當時很不滿,我說,別亂跑,我房間線多,別颳倒了。

上大學後我的房間被堆了一些夏天換下來的電器比如風扇蚊香之類的。

電腦和PSP也放在桌上充電。

他看了我一眼。好的我知道了。

5秒後又開始往我床上撞來撞去。

似乎覺得這樣還不過癮。

開始在那些電線間跳來跳去。

我抬頭準備瞪他。

哪知道他一個大跳。

連著把我的所有電器(插在一個插座上),

全部!一腳給帶著線從桌子上扯了下來!

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我能聽見心裡有個聲音。

完了。

我想伸出手去接住飛在半空的PSP,

但是在信息素還沒傳達到指尖時。

我的PSP

就已經摔了個稀碎。

當時我的手就這樣伸在半空中,我的腦子還沒理清發生了什麼?

他估計是知道問題不對了。

用那種很牙敗的眼神看著我。

我當時氣的直接把伸了一般的手朝他臉上呼去。

你猜這零點幾秒他幹了什麼。

慢鏡頭,當時我的手離他只有一尺多。

最開始他是這樣:

然後是:

我的手還沒有移動一厘米,

他臉上的肌肉就已經從【要死要死要死】

變成了

【哎呀我好痛苦挖】

然後已經做好了【嚎啕大哭】的準備。

一個吸鼻子就準備起手了。

講道理我是不知道他怎麼做到這麼熟練的。

接下來我的手如果打到他,

發展應該是這樣的:

我媽會過來安慰他,並對我動手打人表示譴責。

他就會變成這樣:(手是我媽,然後台詞是,乖不哭,哥哥打重手了嗎?)

上次我媽過來,他就用的這種看傻逼的眼神看著我,我TM還不能當我媽面動手

一個孩子怎麼能有這種心機

搖頭。。攤手

後生仔始終是後生仔。

我老中醫葛大爺的名號豈是白叫的?

(嘲諷的微笑)

當時我就著這股氣勢,掄直了胳膊畫了個180度的大圓,一巴掌乎在了我自己臉上!!!

啪!!!!

熊孩子當時就懵逼了,哭相擺到一半愣生生卡在那裡。

WTF?

這套路沒見過啊?!

你不按常理出牌啊哥?

還沒等他反應完,我這邊直接氣運丹田,聲嘶力竭的哭了起來。

我媽嚇壞了,先是聽見一聲pia,然後我在哭,以為我摔倒了。

過來一看這個場景也懵逼了。。

我當時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哽咽了都,一句話也不說,指了指地上的PSP。

一邊哭一邊往外走。

演技上來了,走出去的時候正手反手不停的朝自己臉上打耳光,隔三五米能聽見響的那種。。

我媽當時就亂了

娃!你怎麼了!你說話呀!不要嚇媽媽!!!

(我們那裡把孩子輩泛稱為[妹],場景需要特指男孩子才稱呼[老弟],但我還是盡量在保證原意的情況下翻譯一下吧。。。)

我一邊哭,一邊吼叫,我TM賤不行嗎?

我能打死他嗎?!你能讓我打死他嗎?!

我不能打他我還不能打自己嗎?!!我TM就是賤不行嗎?!!

聲音一段比一段大,到最後都是嚎出來的。

在家我可是個好孩子,不罵髒話,說話不大聲。

我都這樣了,在我媽看來確實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我媽當時看了地上的PSP碎了一地的屏幕,就知道是什麼回事了。因為她雖然不玩遊戲,卻也知道有小屏幕的東西肯定很貴。。

轉過頭惡狠狠地訓熊孩子:跟你說了多少遍了不要瘋不要瘋,搞壞了東西怎麼辦?!你看哥哥都被你氣哭了。

一邊拉住我的手,娃乖,別跟小朋友計較。走走走去吃紅燒肉,別哭了啊。。

然後我就一邊哭一邊吃肉去了。

剩下熊孩子依舊一臉懵逼。

嘶……入戲了,真疼

——————————段子過後講點黑暗的小東西——————————————

上面這段子,我經過一定的改編,使得看上去很逗。

而當時,我是真的哭了,不是抖機靈裝哭,打自己也是真的。

因為,我在熊孩子的眼神里能感覺到,

他臉上的害怕不是因為【我犯了錯,傷害到了哥哥的感情,我對不起他】

而是【我艹怎麼幹壞事被逮到了要死要死】

也就是說,如果我不在場,他沒被我逮到。

那這件事,在他心裡連一點負罪感都沒有。

他並不覺得這是[惡],而這樣的惡才是最大的。

拿著一把刀把你捅死了,哎呀,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我就想看看效果,戳疼你了嗎?

人不要臉天下無敵。

在那一瞬間,我覺得我再也無法跟他講一句好話了。

三觀不在一個世界裡。

所以好的家教對孩子有多重要。

世間有各種各樣的熊父母,而熊孩子大抵只有一類。沒有最基本的做人規矩。

小時候的兒歌怎麼唱的呀?

別人給的說謝謝,

不要亂動別人的東西。

見到老師要問好。

做錯了事要道歉。

這些最基本的做人道理。。

很難嗎?

孩子只要吃好喝好成績好,別的就不管了?

一個壞人,我可以鄙視他,因為他知道什麼是錯,還犯。

這樣一個孩子,他根本不認為那是錯。

「哥哥,我不過是拆了你的玩具,撕了你的本子,摔碎了你的PSP而已,你要打我,你是不是有病?你哭完了嗎?沒哭完快點哭。哎這次二姑站在他那邊,真糟糕。我還要去看喜羊羊呢,浪費時間。」

我從他一系列的表情里讀出了以上心態。就算真的打死他,他也不會覺得自己錯了,而只會覺得我是個暴力狂。

然後我就絕望了,行吧,我以後都不想跟你說話。

你過來,看見這個門沒有。

你在外面怎麼玩我不管,敢進這個門,進一次打一次,打到你服為止。

他點了點頭,等了幾秒,確認我沒別的話說了,於是蹦蹦跳跳去看喜洋洋了。

嗯……我就知道TM根本沒聽進去。

於是我再一次一巴掌乎在了自己臉上。

——————————————————————————回到段子————————————

之前我覺得這孩子蠢,後來又覺得他是個人精。

再後來我發現,其實他是在用本能過日子。

我以為他沒有三觀。

其實他所有行動的基礎,都基於一個最樸素的理由:

活的更加舒服

這個並沒有什麼錯,我經常鼓勵大家追求幸福追求自由。

但他的幸福和自由,建立在很多人的痛苦之上。

首當其衝的是我爸。

畢竟我爸這樣養孩子的模式套在熊孩子身上只怕是要出人命的。我指雙方。

熊孩子跟他爹一樣,吃啥啥沒夠,學啥啥不會。

我爸五六年間評價他的最多的話就是:【抓緊一切時間,一切可能,一切機會,玩,我轉了背他就玩(我剛轉過身他就急不可耐的玩去了)】

根本不在意周圍發生了什麼。

我從低到高講幾個例子

1,看電視,一切機會,縫隙時間。還是那個寒假,我每天下午出去走路,回來的時候開院子門總能聽見一頓霹靂哐啷的響,但我走進家裡,一切正常,他在寫作業。

於是我留了個心眼,第二天,我假裝出門,把院門用力關上,故意把步子甩的聲音很大。走到二十米外,玩了20分鐘手機,又踮著腳慢慢的挪回來。悄悄的開了院子門,悄悄摸到窗前。

你猜我看到了什麼

他在看喜洋洋。

而白天寫寒假作業是我爸布置的任務。是不可能讓他看電視的。

我已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開家裡大門,當時的位置差不多是這樣

小夥子速度已經很快了,我開門兩三秒的時間裡。他已經關了電視,裝作四處看風景。

你是真不知道有摸後蓋這招?

一摸電視背面,有溫度。

我看著他,他表示:我沒看電視啊,真的沒有

行吧,你既然侮辱我的智商,那我就不跟你爭辯。

後來把這事告訴我爸。

一頓好打。

我為什麼會這麼熟練啊。

因為。。小時候我也這麼干過。

被我爸後蓋殺。

2 [兩頭騙]算不得本事,他已經做到了[三頭騙]

小學兩大家庭作業,背課文,寫日記。他不寫

寒假作業的事情:

他跟外婆說,作業我寫完了,放在教室了。

跟我爸說,作業寫完了,放在外婆家了

跟老師說,作業寫完了,放在二姑家了。

完美!

環環相扣,滴水不漏……

個捷豹啊!

媽的這麼低劣的我都看不下去了好嗎!

這局是怎麼被破的呢?

我爸說,好,去你外婆家把作業拿來。

當時小伙就忸怩了,一會說天太晚(看著我媽說的而換取支持)

一會說其實也沒寫完(退讓一步留有餘地)

我爸說,你哥帶你回去,拿作業回來。快去快回。

少年,圓謊是要付出代價的。

然後我帶著他出門了,出了門我第一句話就是,你沒寫吧。

(我很開心因為我知道肯定沒寫)

他很硬氣的說,我寫了啊。

哦?在我爸面前大氣不敢出然後在我這裝逼是吧。

行行行你有骨氣,來來來滿足你。

然後帶著他去外婆家,中間無數次想把我支走。

到了外婆家(外婆雖然對我爸媽不待見但對我很好,至少我單獨去不會被遷怒,偶爾還能趕上飯點吃頓好的)

他在房間里磨磨蹭蹭,就是不出來。

我吃吃喝喝,一臉邪笑。

沒事,我等。

一開始他說,找不到了。還很大聲的問外婆是不是當廢品扔掉了

(一樓外公屯廢品,,比較亂)

我笑著說,不急,接著找,什麼時候找到了什麼時候走。

找不到我就坐這吃,反正都是你的零食。

又過了十分鐘,他拿著個小書包,臉色陰沉,說,走吧。

我放下手裡的零食,跟外婆說了再見就走了。

外婆:哪不吃了晚飯再走?

我:不了不了,趕時間

嗯——7點到9點,一趟路混了兩個小時。

然後呢?

我們有句方言叫【見將】,大意是有的事情躲不掉,最後總是要面對的。

到家了。

我爸(一臉怒氣):拿出來,檢查

熊孩子(不情不願,手上動作慢的跟定格一樣)

嘖。。簡直跟我小時候一樣嗎。不就是沒寫作業么。(嗯?暴露了什麼?)

於是……我直接奪過書包把裡面的作業本給我爸了。

然後走開。

過了一會。

噼里啪啦。。。

好解氣啊

從此他就特別恨我。

覺得我針對他。

【他依然不覺得自己不寫作業有錯,錯的是我不該揭穿他】

我對此只有一個字:

該!

3 不寫作業已經不是個合格的學生了。

但你知道。。逃課的境界嗎

聽我爸說的

由於學校離外婆家比我們家近,所以偶爾會把它放在外婆家過周末。

有一天星期一,我媽打電話給我爸,叫他去接娃。

我爸到了之後,等了半小時,人都走光了,沒看到。

急了。

老師剛好看到我爸杵著在那

就過來問【en si ar ga er gu fu ba】

谷歌大法好!

翻譯如下:

你是孩子的二姑夫吧?

是啊沒看到人啊

你岳母沒跟你說嗎,孩子今天生病了,怎麼你們沒帶他去醫院嗎?.

蛤?

等等,哪裡不對。

我們來捋一下。

我爸被我媽抓來接孩子,

說明我媽是以為孩子在學校的。

問題是周末孩子扔在外婆家。

周一我媽會打電話去催送孩子上學(是的必須催不然一定全家睡過頭)

且得到了肯定的答覆。

但是孩子卻沒有到學校,並且老師接到了外婆的電話。說生病了。

但是周五還活蹦亂跳,結合以往的斑斑劣跡。

說明

這孩子裝病啊!!!!

然而到了外婆家,我媽發現了個更殘酷的現實。

娃只是不想上學,編造理由裝病打電話的是外婆。。。。。

我爸得知此事氣得跳腳:他不想上學就不上?你個家長還要幫著騙老師?

外婆:孩子不想上學怎麼了,累了不能休息會?

聽完這個故事,我看到了下一個舅舅。

我爸自述:我一門心思想把他往正路上撇,他們全家跟我對著干,把孩子往岔路上逼。

氣我爸的故事還有很多。

像什麼整整一個星期沒上學啦(我爸家長會得知……嗯,,父母健在,家長會頭銜【二姑夫】也是很諷刺);

什麼回家不說有背課文的任務,同學都背到15課了他第一課還沒背啦;

什麼撕了書說書掉了妄圖不寫作業啦。

什麼寒假作業暑假作業嫌太多撕掉十幾頁啦。

什麼抄答案啦。

海了去了。

重點是所有的這些小聰明,在我爸看來都是漏洞百出。

但如果我爸不撕破臉皮,他就會覺得我成功的瞞過去了。沾沾自喜。

我爸步步緊逼,每次驗他的謊,他就會立刻編出一個新的謊。

看著他碘著一臉[我是正義的,我沒有撒謊],來試圖侮辱我爸的智商的時候,知道一切真相的葛先生恨不得一巴掌乎死自己。

我爸撇了三年愣是把他改了過來。

只要一放會外婆家,要不了一小時,原形畢露。

最早那幾年,我回家是要被遷怒的。

我爸頂的壓力太大。發生一些事的時候,我爸氣的喲……恨不得跟熊孩子同歸於盡。

我看在眼裡,對孩子恨在心裡。

媽的那是我爹!

你爹在家抽煙喝酒看電視快活的很!

憑啥我爹遭罪?!

每次我爸罵完他(有的時候會打,部分時候我為了讓他少侮辱我爹的智商,會直接把證據碼好讓熊孩子直接進入慫逼狀態。)

哦對了這個慫逼模式,我要講一講,

父母教育孩子,最怕的不是你反抗或狡辯。

而是對毫無反應,不肯交流。這是最生氣的

有興趣的可以去問下父母是不是這樣。

慫逼模式表現如下:

1風雨欲來,他能感受到,所有的底線都被揭穿。

2嘟囔,嘟囔些什麼呢。重複別人問的話。舉例:

我爸:說!你作業到底寫沒寫!

熊:作業是吧……這個……那個……作業……

爸:到底寫沒有你說實話!

熊:寫沒寫吧……這個……那個……寫沒寫呢……

爸:說實話我不打你,你現在認錯,去寫,明天還來得及交。

熊:交作業吧……這個……那個……交作業

爸:你到底怎麼想的?!

熊:我想些什麼啊……這個……那個……想些什麼呢……

當時我爸就一爆栗子磕上去了。

然後他就哭。我爸在旁邊罵。

然後進入階段三

3,我爸罵完了,問:知道錯了不!

熊:知道了(哭腔)

爸:下次還犯不!

熊:不犯了(哭腔)

爸:去,把作業寫了。

熊孩子回書房是要經過我的房間的。

我聽見他嘟囔了一句:「唉,總算是扛過去了」

我微微一笑,知道他下次還會犯。

順帶一提,我抓到他證據的時候,聽到過「又被抓到了,真倒霉」的句子

所以結合開頭那句

【他所有的行為都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好,更舒服。】

我的解讀是,看喜洋洋是舒服的,不去上學是舒服的,不寫作業是舒服的。

萬一被發現了,挨頓打,扛過去了就好。

萬一沒被發現,不就賺了嗎?

為了過得舒服,挨頓打也值了。

慚愧,我之所以看他就跟自帶心靈透視一樣,是因為。。

我小時候也是這個心態。。。

不怕你們嘲笑。。我小時候很聰明但是巨懶巨愛玩、。家教又比較嚴不讓我玩,於是我就絞盡腦汁。

現在想來,當年的我也是在侮辱我爸的智商(攤手)

然而不同的是,後來我發現。

當我認真做事,不偷懶,好好寫作業的時候。

我能獲得更多的信任,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完全沒有必要為此撒謊挨打的時候。

我就不撒謊了。。。

啊雖然也沒撈到怎麼玩就是了。。

轉折點在於我【意識到了,說真話比說謊話帶來的長期效益要多得多】

而這孩子,似乎過著一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今天玩了再說,完全不管以後。

這是他傷害我爸的部分。

————————————————————————————————————————、

家長里,我爸負責教育,我媽負責生活。

他傷害我媽的部分是跟著外婆家一起的。

我跟你們算筆賬

6年多快7年,只要是他在我家的日子。

吃的飯,穿的衣服,用的文具,學費,教輔,補課,託管。

全是我家出。

也不是什麼能吃到傾家蕩產。最多就我生活費每個月少點。

(即使24了沒談過女朋友我也不能把這個鍋亂甩XD)

但他吃了我的資源,錢不是問題,問題是錢該我們出嗎?

真要窮也就算了,這點錢還是出得起的。

昨天的文你們也看到了。。有錢,不想花而已。

到了什麼地步呢,有一次開學,他沒去,因為外婆不給學費。

我媽急了,但外婆就是說,不給,愛上不上,

然後……比狠不是我媽強項。妥協了。

一直在說,學費你先墊著,我什麼什麼時候給。

6年了,連催帶逼的大概從牙縫裡摳出來2000塊吧。。

還被多次罵白眼狼,別有居心,另有所圖。

他們家曾經說過

【就知道你們假好心是為了騙我們家的錢】

不光是小孩教育,別的問題也扣。

比如外公被打進醫院,有醫保。吃了。我媽先墊的2000塊錢指望醫保報銷拿回來,沒戲。

外婆自己進醫院,也是這樣套路。

你們感受一下。。

逢年過節大姨小姨給的錢,政府發的小補貼啊,什麼什麼的,進去就出不來。

我爸打電話說,拿出來讓小姨管著(自己家避嫌),免得出什麼緊急事情沒錢用。

外婆:還說你們這群白眼狼沒惦記著我的錢?!!!

我爸當即掛了電話

那錢去哪裡了呢?

據外婆的隻言片語推測,大概是存在自己戶頭,打算死了以後留給舅舅。怕他活不遠。

是的,沒說留給孫子。

愛得深沉,無法理解。

——————————————說回熊孩子———————————————————————

你們還有沒有人記得

《資源適配論II:資源分配的矛盾性——海氏.沃.茲基碩德》

裡面提到過一個蛋糕的例子

蛋糕就這麼大,別人多吃一塊,你就少吃一塊。

雖然你可能是熱乾麵黨,用不著吃蛋糕,也不會餓死。

但是為什麼有這錢不去多買點熱乾麵呢?

重點是我還真的喜歡吃蛋糕。

那麼,熊孩子侵佔了我的資源,我們就是仇人了。

這裡的資源包括但不限於。

母愛

父愛

父母的健康和好心態

紅燒肉(劃掉。。)

反過來說。

沒有他,我爸媽本應安享清閑時光(孩子大學四年,父母唯一能鬆口氣的時間)

我媽跟老閨蜜們去跳跳廣場舞。

我爸寫寫書釣釣魚。

他來了,我媽養了個後兒子。

對他比親兒子還好。

一些人問過是不是2胎,然後又是一頓解釋。當時說帶幾天侄子,

三年後那些人就已經不問了。

有時候出去玩,合照發給我看

笑得很開心,我感覺我才是那個多餘的。

大一暑假,大二寒假回家的時候我都不怎麼講話,想著早點走。

是的我赤裸裸的嫉妒他。

我媽都沒對我這麼好過。

幾年後我媽知道我這心思。。還一直在說對不起,小時候太忙沒在意你的感受。。

我說沒事。我就是嫉妒而已。

刑法有個解釋條款,說重婚的,大概是叫【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

而我爸媽跟他,則是【以父母和孩子的名義共同生活】

除了我爸媽的官方稱呼為二姑夫二姑以外,他就是我爸媽的兒子。

而我舅

最多算個Biology Father.生物學上的父親。

這孩子的前12年,除了提供了條蝌蚪,也沒起到什麼積極作用吧。

然而我爸一開始就把自己定性為。

【操著後爹後媽的心,過著白眼狼的命】

他們對這個孩子,沒有【法律意義上的監護權,領養權,權利和義務】

因為【孩子的父母健在,有勞動能力,並且未提出無力撫養的證明】

(大概是這個意思,,法學的能不能支援一波,就是我父母的行為是不是沒有任何法律保障他們的權益?在下先行謝過)

所以我爸媽只是【幫著帶侄子】的個人行為。

至於一帶就是6年。。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前方該高能了

那麼,在付出了這麼多以後。

我們家得到了什麼呢?

外婆要通過法律手段把孩子搶回去。

因為她認為我們在試圖把孩子歸到自己名下,從而搶佔他們的房子。

這是不是擊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不知道。

但從此,我爸放棄了十幾年的試圖勸服外婆的想法

因為:

他覺得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啊呸。

他覺得再管下去他會死。

那是大四前後,孩子剛剛看到點走上正路的曙光。

而我爸媽心裡的各種不滿也在指數積累。

——————————————————7.13 18:22————————————————————

今天到這吧,晚上要加班我還要去檢查後台。。

明天更新最後一章,最終熊孩子是什麼被放棄掉的。

——————————————————————————————————————————

看一下奇怪的的段子。

男性不結婚之後的命運會如何? - 葛政的回答

姑娘,也許總有一天你會被人乎臉,但,不是今天。 - 葛政的文章 - 知乎專欄
推薦閱讀:

請饒過大學新生
數據化、商業化的「大學排行榜」後時代...
兒童語言發育遲緩該怎樣做相關的語言康復訓練?
孩子會繼承父母的性格嗎?
「譯林採擷」和孩子一起成長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