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一樣?!出國留學的人和國內讀書的人到底有那些不同?

出國留學和一直在國內讀書的人相比有什麼不同?在生活、工作、學習、戀愛等方面又有什麼不同?下面跟360小編一起了解吧。

「出國留學的人」 和 「一直在國內讀書」是如何界定的?我們是否在比較 「歷史上所有出國留學並歸來的人」和「歷史上所有一直呆在國內的人」?「出國留學」涉及很多國家地區和文化,不僅僅是歐美,是否應該分開討論?是在比較一個群體還是在比較個體?若是在比較群體,一個群體的特徵該如何概括獲取?「出國留學歸來的人」本身也有很大差異,有的畢業之後就回來,有些工作過一段時間。所學專業、從事的行業也各不相同。他們的共性要如何研究得到?

這次我們聊的不是幾年後的自己與當初出國的時間點的自己之間的區別,而是生活在兩個平行的宇宙中出國的自己和沒有出國的自己有什麼區別。

如何排除非國內外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對於同一個人,有些改變或許並不是因為國內國外的環境差異而引起的,而是一個人教育和隨著閱歷的增長的必然結果。

更注重和親人的聯繫

作為高中大學都是寄宿制的學生,自認為生活獨立性挺高了,出國後最讓自己覺得憂傷到無解的地方就是想念父母。

祖國的榮譽感更強烈

這點應該是最好說的,在國內沒什麼體會,出國了才知道一個人代表一個國家形象這句話的意義。好在紅毛國在歧視性上並不常見。

生活獨立

在國內上學時候也在外地上學住過校,和在國外一人生活的感覺是完全不一樣的。在國內校園宿舍每天只需要打掃自己床位下面一小塊地方就行,衛生間有清潔工,衣服有洗衣房,空調壞了有維修工,每天有人倒垃圾和給飲水機換水,媽媽還時不時快遞來一箱零食。在國外,換燈泡倒垃圾換傢具搬家通下水道掏水槽里堵起來的頭髮都一個人搞定,以前連洗臉池都嫌臟,現在分分鐘跪在地上通馬桶毫不嫌棄。

拒絕價值觀和道德綁架(Dont judge)

在中國文化當中,每個人都是作為社會關係中的一員,深深地和別人聯繫起來的。每個人都被別人評判,每個人都評判別人。

在西方文化中,人是社會功能的一員,一個人的工作和他的私生活是可以完全分開的。

西方人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獨立,中國人強調個人在集體中的聯繫。作為一個文化上的自由主義分子,我非常喜歡這種「不輕易評判」的態度。特別是在國外見過各種階層的人之後,更加明白各種人生的不同,人對於自己人生的難以把握,和人生、世界的複雜性。所以非常不喜歡道德和價值觀綁架,也對此有比一般中國人高得多的敏感度(Dont judge是有教養的體現)。包容和尊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是我在國外學會最深刻的一點。

世界很寬廣,而且沒有你想的那麼難去走;人有很多種,不像你想像的那麼不同。

就像會兩種語言的人更加容易學習第三種語言一樣,接觸到不同文化的人更加容易接受更多的文化。在國外呆久了以後,我覺得我是生活在世界上,而不是一個國家裡。同時更換環境的心理障礙也小得多了(不覺得是件非常厲害或者難的事)。

辯證地看待問題

經常會對比中西兩種文化和觀點。開始珍惜兩邊各有的美好。理解規則的重要性。

破壞規則的人,認為這種人不僅僅是佔了小便宜,更是一顆巨臭的老鼠屎,是破窗效應,是可恥的,是令人厭惡的,是無道德的。可以理解他們的苦衷,但是還是為這種行為感到非常的遺憾。

堅持做一個善良的人

大多數西方人都是心態良好充滿正能量的人,很少去抱怨自己國家或者他人,他們茶餘飯後的話題都是如何更好的去享受生活,去嘗試不同的新鮮事物,比較正面積極一些。

世事無絕對,錯誤的可能性真實存在,「絕對正確」的想法已經不復存在了。

戀愛觀更加單純一些

人人都嚮往美好,但是往往不盡人意,愛情能不能開花結果,很多時候取決於你有沒有這種美好的希望和願意給予的信念。

更加的追求快樂

在國內的生活,我們更多的是學習學習,想辦法找到好工作,為了能掙很多錢。但是在國外留學時,一定會被當地的文化氣息感染,那樣閑適的慢節奏,好像所有人都在追求快樂,享受生活。哪怕是學業壓力再大,大家都沒有忘記要組織一個party,放鬆一下自己。時間長了,自己也會明白,生活也是需要休息的,生活的價值就是追求快樂。

對人生各個階段劃分的看法不同

一個普通的中國學生,大學學畢業,踏上社會,拼搏2,3年,事業穩定,30歲前結婚生子,覺得以後的日子就這麼安定下來了。覺得30歲前必須功成名就,家庭美滿。有人說這是一種野心迫使他們渴望成功,但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因為不成功而對人生的迷茫對生活的失落。

國外學生,大學畢業,踏上社會,工作5,6年,跳槽或單幹,摸索到30歲找到人生最有事業心的階段,結婚生子、同居生子。兩個人相處中更在乎的是兩個人的感情 對已婚姻沒有太多的要求。

這裡並不是想說國外的人更有事業心,而是中國人急切地渴望成功的心態和國外相比踏實做事的態度婚姻的渴望的對比和思考。

國外給我的教育是我會因為自身能力的限制或是對技術上學術上的東西有新的追求,我就出國念研究生去了;或是對現在工作疲倦了,換份完全不同的工作,從頭學習同樣要花掉好幾年時間。即使再工作快30歲了,我也不會有急迫感,不會因為朋友們孩子都能打醬油了而有自卑感。這個思維的不同對我回國以後的影響是最大的。

以上,感謝閱讀~

推薦閱讀:

川普登基後對留學會有什麼影響
留學水土不服怎麼辦?一份來自媽媽的藥單
美國大學的「死亡詩社」
如何在面試中回答你的缺點?
高盛說:其實,我們是一家科技公司

TAG:留學 | 出國申請 | 留學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