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現代人的嬰兒病對思想行為的影響

嬰兒病是什麼?是不是很奇怪?實際上是說一個人長大後,思想還沒有脫離嬰兒時期形成的思維方式。

嬰兒期的思維模式是什麼呢?嬰兒自然對外的任何需求都是通過哭聲來表達的,當然不舒服也是通過哭聲來表達。不舒服是病理反應。對外需求則是慾望反應。人的慾望是在不斷的行成的。有初期逐步發展而來的。

嬰兒哭鬧排除病理反應和生理反應,如飢餓,睡眠等,排除這些原因,嬰兒初期慾望是和外部世界的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逐步形成對物,愛,玩,的慾望的需要。

起始階段,嬰兒對物沒有慾望,對食物有慾望,但吃飽後對食物則失去慾望。這個會自然而止。而嬰兒對玩的慾望是求知慾的表現。對愛的慾望是一個逐步滿足,逐步提高的一個過程,表現為撒嬌。

嬰兒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視力達到一定的時候,嬰兒對外部環境充滿好奇,會不斷的要求看到外面的事物,表現出興奮,滿足,但需要不停的出現新的環境,滿足嬰兒的新奇感,或者求知慾。

而在這個方面,父母在對待的態度上,往往會出現限制,而不是擴大嬰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個過程實際上一直伴隨孩子的成長過程。包括現代教育系統都在不停的抹殺孩子的求知慾,好奇心。

嬰兒對自己擁有的每一個新的能力都會不停的嘗試,如聲音,觸感,活動能力。這些嬰兒都會不停的嘗試,然後學會說話,爬行,站立,用手觸摸接觸物品,走路等等。

孩子是通過不停的嘗試來獲得一些技能的,通過觸感,觀感,對聲音,氣味的把握等,不停的認識,感知自己來到的這個世界。

這些慾望的培養會逐步的完善孩童的能力,如遇到限制,孩子會建立止的概念,遇到挫折也會建立止的概念,學會什麼可以做,什麼必須停止這樣的概念。

而嬰兒另一個慾望是對愛的索取,就是撒嬌。而父母在對待嬰兒對愛的索取方面,沒有建立止的概念,放大了嬰兒對愛的慾望,人的慾望在不停的得到滿足的時候,其慾望值會不停的提高,一個更高的慾望才會滿足對慾望預期值的滿足。當嬰兒對愛的慾望,一直在不斷上升的過程中,這個慾望值就會一直不停的被放大。

隨著慢慢長大,孩子會對物,關注,炫耀心,成就感,等等各方面的慾望放大,在這個過程中,父母過分溺愛,使孩子不能建立止的概念,當孩子沒有休止的追求這些慾望的時候,性格方面就會產生缺陷,索取無度,不擇手段,為了自己的目的,不考慮任何人的感受,失去了建立德的基礎。

德和外部世界得到的這些東西,地位啊,榮譽啊,物質等等是關聯的,沒有德,過分的索取身外之物,危險就會時刻降臨,德不配位,必有禍殃就是這個意思,不僅僅很難得到你慾望中的東西,就是不擇手段得到了,也會有災難發生,使你失去這些東西。

慾望的過分放大,人的氣過分向外,陽氣就會渙散,身體因為過分向外的氣,其內髒的涵養就會失去基礎,導致發生嚴重的疾病,事實上,這個原理在社會中在不停的上演。

所謂的這個嬰兒病,在現代年輕人身上十分明顯,社會形態也在發生非常明顯的變化,小小年紀做事不擇手段,身上充滿了戾氣,這些特徵在少年群體中已經十分明顯,越是不擇手段,自己想得到的越是得不到,越得不到越是不擇手段,社會充滿惡性競爭,爾虞我詐,失去了公平競爭的祥和之氣。因為年輕人在嬰兒時期,對愛的獲取的認知,沒有得到過終止這個概念。

推薦閱讀:

應用水文氣象·中醫·第01彈:被丟棄的信息量
有什麼藥物可以替代馬兜鈴酸?
秋燥
中醫教你如何準確鑒別自己是腎陰虛,還是腎陽虛!
中醫館「杭州模式」,風景這邊獨好

TAG:中醫 | 嬰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