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上品無寒門 下品無世族、什麼意思?


晉初劉毅《請罷中正除九品疏》說:「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即人才選拔制度.

先說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在士族階級立場,不管這個人怎麼樣,身為貴族一定不會落為官員中的下層,而庶民們不管怎麼努力多麼優秀,都沒法得到士族的身份,還是會被人們看不起的。這種現象就是由九品正中制決定的。

下面說九品正中制:「九品中正制」起源於曹魏時期,此制至西晉漸趨完備,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化。它上承兩漢察舉制,下啟隋唐之科舉,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國封建社會三大選官制度之一,從曹魏始至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這種選官制度,實際是兩漢察舉制度的一種延續和發展,或者說是察舉制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當時,將士人按才能分為九等,稱為九品,以後又將官員的尊卑也分做九等,亦稱九品。北魏時,又進行了更細緻的區分,先將各品分為正與從,即正一品、從一品到正九品、從九品,再將四品以下的正與從分為上下階,即自正四品上階,一直至正九品上階、正九品下階、從九品上階、從九品下階。這樣,就由最初的九個等級發展為三十個等級。

曹魏創立九品中正制,中正品第雖有九等,然其類別卻只有二,即上品與下品。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把中正品第中的上品和下品同屬於辨別人才優劣的等級評定序列,並依此考察魏晉任官及其與鄉品、官品的關係,致使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出現了偏差,事實上,上品與下品雖然有著基本相同的屬性,即它們都是由中正所作出的一種區分人才優劣的等級評定形式。但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基本屬性相同的鄉品,卻又具有一種新的內涵和社會屬性。魏晉時期,由於門閥制度的形成以及士庶等級界限的嚴格區分,上品與下品同社會等級制度結合得愈來愈緊密,其間的差別日益明顯。上品的含義也隨之發生了質變,即由單純評定人才優劣的一級鄉品等級稱謂蛻變為代表著士族的社會地位的身份等級的標識,成為辨別士庶分野的界標之一。

司馬懿當政後,任世家豪門為各地中正,評定士人品級只論其門第而不論才能,九品中正制遂成為世族地主控制政權的工具。

沒落:隋唐時期:為了鞏固國家政權,當政者大力打擊門閥士族,為提拔寒門之士,而採用科舉制度,科舉的興起,促使了門閥制度的沒落。

這種制度的唯一好處可能就是成就了後來的 魏晉風骨。


古時有九品中正制,上品、下品代指出身,也就是說出身好的不會太落魄,出身寒酸的也不能夠做到大官,無論多有才智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