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掛的人生,都是從這件事開始的

知乎上有一個話題:一個人徹底改變自己有多難?

看到《古文觀止》里的一個故事或許能很好解答這個問題。

一個書生家裡有個坑,每次一邊散步一邊看書經過那裡的時候,都會把腳陷進去。

然而習慣了以後也覺得沒什麼,每次路過就會習慣性地把腳往下伸。

有一天家人幫他填了這個坑,他後來在家中散步就怎麼都覺得不舒服,總覺得少了那個咯噔一下的刺激。

這就是習慣的力量。

就如精讀君此前在終身成長詞典詞條《56:路徑依賴》里提到的:人們只要習慣了某種行為,就不願意再改變自己的習慣。

影片《城中大盜》中有一句台詞:「人們每天起床後都會做一件事。他們會告訴自己總有一天要改變自己的生活,可沒人付諸行動。」

與其說你和你所謂的「改變」之間,隔著你的思想和行動之間的距離,不如說還隔著你和另一個人的距離。

從某種程度上說,改變很難;但只要找到方法,改變一個習慣有時也可以很簡單。

心理學上有一個模型,叫做「大象與騎象人」,大象猶如我們的情感面,只關注眼前的利益;騎象人則是我們的理智面,喜歡關注長遠的利益

改變,就是要同時說服騎象人和大象的過程。

1指揮騎象人

一個人看起來難以改變,遲遲不肯行動,有時候只是腦袋中的騎象人不知道該怎麼走。

騎象人往往過度分析長遠的利益。當選擇太多時,他就會傾向於不行動,所以先找到閃光點,找到榜樣,就能夠為騎象人指引方向。

國際慈善組織的傑瑞,接到了一個去越南的任務,他的任務是要在6個月內改善當地兒童營養不良的問題。

到了越南後,傑瑞先四處拜訪當地的村民,調查他所在的那個地區各個家庭的實際情況,並給那裡的孩子測身高、量體重,然後把這些數據整理出來。

後來他發現,也有一些窮得叮噹響的家庭,他們的孩子就比其他家的孩子更健康。

他剔除了一些不具代表性的樣本,最後找到一個比較典型的家庭,經過跟蹤調查後發現,這家人餵養孩子的方式真的就和其他家不一樣。

他們講究少食多餐、積極餵養、並儘可能提供豐富的食物種類。

就這樣,傑瑞根據找到的這個特點,開始大範圍地推廣,最後在時限內順利完成了任務。

所以找到閃光點,明確地告訴騎象人下一步要怎麼做,這是改變的一個關鍵因素。

2激勵大象

《瞬變》一書指出一個觀點:即幾乎所有的改變順序不是分析、思考、改變,而是先看見,然後感覺,最後改變

所以,產生感覺是激勵大象的重要環節。

換句話說,改變過程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縮小改變的幅度,給自己一種已經開始的感覺。

例如你下班後打算去健身房,但是真正下班之後,累得筋疲力盡的你只想趕快回去躺到沙發上看電影,一想到要從頭開始做一系列的運動就覺得辛苦難受。

這時候,如果有一個科學家過來對你說:「其實你在辦公室已經完成了大部分的運動了,你每點一次滑鼠,就消耗了8卡路里的能量;你上一次洗手間,就消耗了30卡路里;你上下樓一趟,就消耗了100卡路里。現在你只需要去健身房在跑步機上待上那麼一小會兒,就能完成這一天的標準運動量。」

聽完這段話,你是不是就感覺這個事情就變得簡單了不少,只要再堅持一會就能完成一天的健身任務了?

所以在改變之前,給自己找到一種動力,能讓你更加積極地做出改變。

3營造環境

自媒體人菜刀少爺曾炫耀過自己的一個工作好習慣:不在家辦公。

因為家裡的誘惑太多了:電視、平板、電腦、xbox……各種好玩的東西,不斷撩撥著他。

相反的,在辦公室或者咖啡廳,就不會有類似的感覺。當一個人面前只有一台電腦、一套紙筆時,除了工作,你也幹不了別的。

這就是環境的作用

所謂營造環境,就是把環境想像成一道斜坡,你需要搬開斜坡上的障礙物,在斜坡上隔一段放一根香蕉,順便在旁邊插上旗子,時刻告訴大象離終點還有多遠,然後在斜坡上推大象一把,大象就自己順著這條道走下去了。

簡單來說,就是設計一個讓正確行為更容易發生,讓錯誤行為更難發生的環境。事實上,這樣的案例生活中有許多,例如:

學校門口的馬路上都會設置減速帶;

公司為了方便大家交流會去掉工位之間的隔板;

超市員工會把最暴利的產品放在和顧客視線平行的位置;

銀行為了防止顧客把銀行卡落在取款機里,就把取款機設計成強製取回卡片後才能取錢的模式;

……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某種行為習慣,就請把自己放在一個合適的環境裡面。

4結語

改變任何一個行為習慣,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它不會在頃刻間發生,而是一個細水長流的過程。

一開始,你會難受不安;漸漸的,你會偶有不適;到最後,你就會脫胎換骨。

願我們都能走過這段漫長的路,遇見更好的自己。

作者:夏穆,精讀主創,新媒體工作者。

參考書籍:《瞬變》

本文原創首發於精讀微信公眾號(ID:jingdu999)。更多書單、導讀、微課,更多終身學習者,更快成長,請關注精讀公號。


推薦閱讀:

沒有起不來的床,只有不願醒來的你
你是否想像過三年後的你是怎麼樣的?
做人太用力的思想根源是什麼?應該如何看待這種處世態度?
什麼叫完全的接納自己?
一步一步來:一隻雞是怎麼長成的

TAG:自我管理 | 人生規劃 | 自我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