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倒春寒」教你五招降低得病概率

俗話說:「春天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這句俗語說的就是春天多變的氣候。春天氣溫變化多端,雖然溫度逐步回暖,但早晚還是比較寒冷,溫差較大,冷空氣活動的次數也較為頻繁,有的年份還會出現明顯的倒春寒。

倒春寒最容易引起哪些疾病呢?

1、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進入高發期

「倒春寒」時期早晚溫差較大,容易使人受涼而引發風寒感冒;發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疾病有感冒、氣管炎、肺炎等……

2、心腦血管疾病迎來「高峰」

「倒春寒」時期氣溫波動較大,受到寒冷刺激後,不少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血壓也會隨之出現較大波動。所以,「倒春寒」時期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高峰期。

那麼在倒春寒時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讓自己降低疾病的概率呢?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五個注意事項。

1、注意防寒保暖

中醫提倡「春捂秋凍」,不要因為天氣轉暖就馬上脫掉冬服。春捂提倡「上薄下厚」,因為人下部血液循環比上部差,更容易受寒冷侵襲。

2、每天3次開窗通風

開窗通風時間應該保持在30分鐘左右,一天3~4次;陰天和每天10點以前不宜多開窗,因為空氣中浮塵多,空氣質量不好。

3、保持良好的生活、起居習慣

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一般以7.5~8.5個小時為宜,而且春季提倡晚睡早起,睡眠時間也要隨著天氣變化而變化。建議每晚睡覺前用熱水泡腳15分鐘以上,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耐寒抗病能力,預防感冒。

4、適當鍛煉

適當的有氧運動,能幫助人體提高免疫力。大家可以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時間段到戶外進行鍛煉,慢跑、步行、打太極都是不錯的選擇。

5、適當補充水分

適當地多喝水,能讓呼吸道黏膜保持濕潤,從而有效抵禦病毒細菌的入侵。另外,保持均衡飲食,注意勞逸結合、調節情志,也是提高自身抗病能力很重要的因素。


推薦閱讀:

北方有春天嗎?
恰似柳絮因風起丨花草課堂
什麼最能代表春天?
春日爽脆小菜,用它簡單做

TAG:養生 | 健康 | 春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