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部署「薩德」的真實原因及對策

2016年10月以來,由朝鮮第五次核試驗引起的韓國「薩德」導彈部署問題已經成為東亞政治博弈的焦點。這種行事風格完全符合朝鮮一貫的外交策略,朝鮮作為一個因冷戰而誕生,因冷戰而得利,因地緣政治機遇而存活,正在不斷被邊緣化的落後僭主制小國。只有挑動大國間對立,憑藉自身地緣政治優勢,將一方大國綁架其戰車上,才能實現利益最大化,確保金家的既得利益和安全。換句話說,只有朝鮮半島亂起來,朝鮮才能渾水摸魚。

對於美國來說,朝鮮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開發除了會對其主導的國際秩序構成一定困擾外,對其本土的威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微乎其微。而朝鮮的核武裝進程則給了美國在東亞部署彈道導彈攔截系統,削弱中國威懾力量,謀取絕對戰略優勢提供了現實口實。同時,東亞地區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又會進一步遏制住中國邁向世界的步伐,並且還會使日韓兩國更加緊密的捆綁在美國戰車之上。所以美國在此問題上往往是一種姿態性反對而實質上煽動的態度。

對於韓國來說,作為美國一手扶持的「亞洲經濟奇蹟」,無論在情感上、歷史慣性上、國家安全現實需求上、遠交近攻的地緣政治考慮上、國際市場維護上、以及尖端科技引進及產業競爭力保持上的考慮,韓國更看重韓美關係。但是中國多年來與韓國巨量的貿易逆差和巨大的市場,以及中國在朝鮮半島和世界越來越巨大的影響力都是韓國所認真考慮的因素。因而韓國不希望在中美之間清晰的選邊站,更多的想維持一種左右逢源的模糊格局。但是在必須做出抉擇的時候,韓國依然會站在美國的一邊。所以,韓國明知道朝鮮偷襲韓國無須中程彈導及以上級別導彈,部署薩德屬於大材小用;部署薩德更多是幫助美國謀求對中國更大戰略優勢。但在美國的壓力,韓國權衡再三依然選擇站在了美國的一邊。

在這個局中,俄國戰略重心不在東北亞,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更多謀求的是一種影響力。日本雖然也受到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潛在威脅,但在其國家內部安全排序上,朝鮮排在中國後面。日本往往更是借口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發展導彈防禦系統,防禦中國。

而中國在朝鮮半島的核心訴求就是確保朝鮮半島在無核化前提下的和平及穩定,不給美國在朝鮮半島進一步加強軍事部署的口實,進一步贏取快速發展的時間和空間。所以中國願意加強韓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換取韓國在中美之間更加模糊的態度。也願意幫助朝鮮融入世界,走上繁榮穩定的道路上。

而朝鮮正是看準中國的戰略選擇,希望通過這種極端措施徹底的切斷中韓關係,逼迫韓國在中美之間徹底倒向美國,危及到中國的核心利益,製造大國在朝鮮半島的徹底對立。從而將中國徹底綁架在其國家軌道上,換取更多的援助,為其提供全面的庇護。如果朝鮮的計劃得逞,中國受朝鮮的要挾和綁架,為朝鮮提供更多的無償援助,付出數千億美體代價建立的半島穩定體系完全崩潰,美國圍堵中國網路的朝鮮半島節點徹底閉合,中美兩國有提前攤牌的政治風險。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必須跳出原有思維框架,搶佔主動,將韓國薩德部署問題與朝鮮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實驗進行並聯處理,提出中國版的朝鮮半島穩定計劃。鑒於中國彈道導彈預警防禦系統的不斷成熟。中國應該提議在中國的長白山和膠東半島建立面向朝鮮半島的大型彈道導彈預警雷達系統或預警衛星系統,為朝鮮半島六方中五年內沒有進行核試驗的國家提供實時半島彈道導彈信息服務,並且如果有其他國家彈道導彈發展疑似威脅到朝鮮時,中國也為朝鮮提供實時預警信息服務,在六方中不偏不倚,換取韓國放棄部署薩。以此作為檢驗中韓關係和朝鮮半島局勢的試金石,也為韓國抵禦美國壓力提供重要的籌碼,封住美國借朝鮮問題進一步加緊在朝鮮半島擴張的借口。如果韓國念及中韓關係,放棄或無限期推遲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那麼說明朝鮮半島的局勢還有回緩的餘地,如果韓國一意孤行,棄中韓關係於不顧,站在美國一方。那麼我國就要丟掉幻想,為未來激烈尖銳的鬥爭做好準備,也就無需為韓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大開方面之門了。

推薦閱讀:

《步步驚心麗》是改編自什麼?個人如何來評價這部劇?
來來來,幹了這碗香噴噴的古朝鮮狗糧
如果韓國拍一部《舌尖上的韓國》,是不是一集泡菜就可以結束了?
為什麼大多數人都喜歡用快手APP?

TAG:國際時事 | 韓國 | 朝鮮半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