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 未來能做到多大?

分答短短時間,獲得了巨大的口碑和用戶量。

在開場拿到好牌的情況,往後走該怎麼打?

最終又會變成什麼樣?

對所有人來說,這裡有怎樣的機會?

分答的牌目前該怎麼打

1. 增長:

  • 運營:一是儘可能多地讓更多大V進來玩,蹭大V的量提升產品的知名度。二是增加官方問答,持續產生熱點。讓分答成為互聯網的話題中心起點,流量都是向中心傾斜的。用戶有足夠多的大V趣事可以偷聽,用戶量能產生一波一波的增長。
  • 產品:優化產品邏輯,讓普通用戶在裡面能持續玩起來,大V趣事只是催化劑,不會成為產品的護城河。還要讓用戶能切實地通過分答諮詢領域專家,獲得有價值的信息。比如可以有用戶個性化系統,針對用戶推薦符合其特點的專家和問答,給快畢業的學生推薦求職相關的信息,給年輕的母親推薦嬰孕相關的信息等等。比如優化關於信息傳遞效率體驗,比如配套語音使用的擴展鏈接。

2. 平台:

  • 儘快爭取騰訊或者阿里投資,因為這個模式的產品體驗不重,微信和微博是最合適的應用場景。最好是騰訊,因為微信團隊本身不做網紅,但是新浪微博團隊本身會做網紅。只做網紅的,產品就做小了。

  • 在此之前,只好做大獨立App的量,但弊端就是用戶熱完一波之後,不會打開獨立App。

3. 技術:短期內用戶量暴增,技術支撐要到位。

新浪跟進,分答怎麼辦?

潘大叔的文章中寫到,分答的火是因為借了網紅的勢,倘若未來新浪在這塊發力,短暫的先發優勢不足以成為競爭壁壘。

個人覺得新浪勢必會跟進(比如在微博上假如相應的功能),但即使新浪做了也不用慌,只是可能搶不到那麼大的地盤罷了。

1. 先發優勢自不必提。而且新浪微博決策的人,未必能能想清楚這裡的關鍵,未必能保證在跟進時動作不變形。另一點,只要分答的產品形態,發展地足夠快,新浪是來不及抄的。就像豌豆莢王俊煜回答如何應對騰訊抄襲時的答案。

2. 分答基於微信起量,微信的用戶和微博的用戶不完全重合,微博搶不來微信獨佔的這部分人。

分答的終極形態

網紅效應對於分答,只應該是一個增長的催化劑,最終的產品形態應該還是知識分享。降低人們的知識獲取門檻,有點兒另一種搜索引擎,通過人來檢索和歸納信息,成本極低。比如我可以向毒舌電影提問求推薦一個符合我口味的好的電影,我新粉一個明星可以請教狂熱粉絲一些必備知識,我想買一台投影儀可以諮詢怎麼挑選和購買。這樣一想的話,可能微信和微博都會做自己的分答了,因為大家都想成為互聯網的入口。

不同人在分答里的機會

領域專家和知名網紅,可以早點在分答里來吃一波早期紅利。

內容從業者,可以選擇向合適的大V提合適的問題,也能賺到一筆不菲的收入,而且可能是持續不斷的收入。

已有大V的平台,微信公共號、微博、今日頭條,快速跟進,讓自己的大V在自己的平台上就能用這種方式變現。

需要內容的平台,可以跟分答合作,利用早期大V精力無處發泄的紅利,獲得自己想要的內容。

普通人,賭一波分答會成為與微博和微信和諧共處的社交平台,在這裡面投入時間,建設自己的品牌。

相關閱讀

從王思聰喜歡的啪啪啪姿勢看分答的未來 by 小馬宋

王思聰們的爆料狂歡,姬十三面前的岔路口 by 黃有璨

關於分答的思考 by 潘大叔 @獨立思考
推薦閱讀:

年輕人,別動不動就想搞個「大社交」,工具型社交才是正路子
為喜歡的事情早起一個小時
社交+直播則生,直播+社交則亡?

TAG:移動應用 | 社交產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