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6000人,歷時8個月的想像力旅程,DI大賽的魅力為何那麼大?

它被譽為「燒腦派對」,「創新的狂歡」;它每年吸引全球近20萬人參加;它就是DI創新思維大賽,這一場非常STEAM、非常燒腦的競賽,它憑什麼自稱「我不是一次比賽,而是一次屬於孩子的旅程」呢? 上周,耐撕爸爸親赴杭州青少年宮,聽了一次關於DI創新思維大賽的演講會。下文就是我們為你獻上的一手資訊。

D I 是 誰 ?

DI是英文「Destination Imagination」的縮寫,「目的地」+「想像力」。比賽的目的就是鼓勵小孩發揮創造力,到達他們想像的目的地。DI一直提倡,「這不是一場比賽,而是一次屬於孩子的旅程。」

親臨過DI決賽的老師曾經這樣描述現場,「現場像一個巨大的party,有電子音樂,有DJ,孩子們特別開心,特別high,完全不緊張。」

1983年在美國創立時,DI其實並不叫做DI,它的前身屬於「頭腦奧林匹克競賽」(Odyssey of the Mind)。直到2006年,DI成功獨立。單飛後的11年里, DI已經成長為一項國際性的培養青少年創造力的活動。目前,每一年,世界上已有四十多個國家超過20萬名學生參加這項比賽。

D I 比 的 是 什 么?

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應變能力、知識遴選能力、時間掌控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整個比賽充分體現了動手動腦相結合、科技與藝術相結合、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特點,通過比賽可以使學生們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升。

D I 比 賽 形 式

DI的競賽形式是給參賽者設置一個「目的地」,由參賽者自己設計活動方案、設計情節、製作工具、最多七人一組,齊心合力共同完成設計的目標。在參賽過程中,任何團隊外的人都不可以干涉比賽。

競賽題目由美國資深的教育專家設計,它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想像和創造的空間,解題方案可以是多種多樣,要求參賽者的創意要新、奇、特,因此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標準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2017 - 2018 年 挑 戰

DI的團隊挑戰是需要2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通過團隊合作來共同解決的。

DI給出的是團隊挑戰和即興挑戰, 分為六大類:技術類、科技類、藝術類、即興類、結構類、社區學習類。2017-2018年的六個挑戰分別是:(技術類)瘋狂迷宮、(科技類)出乎意料的驚喜、(藝術類)變調的音樂劇、(結構類)重機、(即興類)寶藏!、(社區學習類)影響力的內涵。參賽團隊從經歷過區縣賽、省市賽、全國賽等差不多8個月的層層選拔。

瘋狂迷宮(Maze Craze )

D I 例 題 :

舉例 :2013-2014科技類挑戰題目 「極限絕境」

挑戰描述:男孩掉入一個怪獸的胃中。怪獸的胃是一個極酸的環境,PH值為0.9-1.5,在這樣一個「極限絕境」中,要怎樣才能逃脫?

杭州江南實驗學校初中組:

「這個男孩求助一位生化博士。博士找來一種異型澱粉酶,把普通衣服變成異型澱粉衣,這種澱粉衣服不溶於強酸,男孩藉助這個「金鐘罩」脫離危險。生化博士也用這種異型澱粉酶來幫助地球上遭受酸雨危機的人們……」

「異型澱粉衣」的創意來自當時初二的金書琪。金書琪表示,當時想到不少膠囊是用澱粉做膠囊殼的,它不溶於酸,在胃中不會被消化,到小腸才會被分解,如果有了一種異型澱粉酶,把普通衣服變成不溶於強酸的異型澱粉衣,不就能脫離絕境了嗎?

關 於 D I 的 問 題

Q:DI頭腦創新大賽的使命是什麼?

A:從1983年創立DI創新大賽以來,DI已經成為「學會跳出來,看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代言詞。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會怎麼樣,但我們能否打開孩子的思維,勇敢地去面對世界,面對世界的問題,使用什麼去解決問題,除此之外,孩子們如何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去表達他們的想法,這就是DI的使命。

Q:低齡段怎麼做?

A:我們要教會他們什麼是問題。去完成一個挑戰,如何勇敢地去解決問題,怎麼在討論、爭吵中解決矛盾;聚在一起去發揮想像力,設計製作一個小作品。低齡段的重點,不在於教什麼,而是一個鼓勵和陪伴的過程,並且能夠讓跟過的孩子能夠接觸到DI,了解DI是什麼。

Q: 參加DI是不是為了給學校爭光?

A:這不是DI的目的。我們正在面對全新的人類,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語言。 DI是過程式教育,就像打遊戲,把目的性的要教會的東西埋在過程里,給的是一種體驗。

D I 中 國 賽 區 變 味 了 么?

答案是,還沒有。

在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聽DI組委會宣講的時候,組委會老師一直和大家強調,希望大家可以注意看DI的logo。 DI的logo是一個立方體,和一個球體,它的寓意是「think out side of box」。

老師一直提醒學校老師,生怕學校走回了「盒子」里去了。 既然希望通過DI來告訴孩子要think outside of the box,就要避免按照功利的教育方法,只是照搬課程卻沒有啟發引導。

What is drama? What is physics? (戲劇是什麼?物理是什麼?)都不是DI的重點。 DI其實真正想教會孩子的其實是, What is life?(生活是什麼?)

去年,參加全國DI賽的已經有6000多人,雖然數字是可觀的,但是不難發現,還是停留在本身就倡導新式教育的學校和地區。

DI理念想得到發揚光大,需要更多明智的家長和老師參與進來。在DI和刷題之間,家長、老師,你更願意選擇哪一個?

除此之外,我還有一個期待,就是中國的每一個孩子都能了解到DI,不是這個比賽,也不是如何去獲獎,而是這兩個詞究竟是什麼:什麼是想像力,而我的目的地又在哪裡。

我是耐撕爸爸,兩個孩子的爸爸。在這裡有許多我自己的育兒心得和感悟,也經常邀請許多大牛朋友開公開課或者撰稿分享。尤其是STEAM教育,比如兒童編程、機器人教育、3D列印、藝術設計、創客活動等等。希望我寫的東西您能喜歡。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 耐撕爸爸(或hinicepapa) 搜索方法如下:

1.打開微信 2.點擊通訊錄 3.點擊「公眾號」之後點擊上方「+」號 4.搜索hinic


推薦閱讀:

10張讓你大腦崩潰的圖,敢接受挑戰嗎?
WHO AM I | 什麼是斯巴達勇士賽
極限挑戰第三季復播好看嗎?
1-16 改行CS的機遇與挑戰

TAG:挑戰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