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智能時代個人隱私誰來保護?

隨著互聯網時代和大數據時代及人工智慧的來臨,所有的企業如果想得到發展,對大數據的應用必不可少,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這些企業如何來得到大數據?

在之前pc時代,獲取個人隱私還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那時候木馬軟體及流氓軟體橫行一時。但是隨著網路的普及再加上免費軟體的大力推廣使我們的個人隱私逐漸的暴露在互聯網上,於是軟體的粘合度和市場的佔有率逐漸成為了各個軟體企業爭奪的陣地,當年的3Q大戰就是一個明顯的案例。而到了智能手機時代,各個軟體廠家獲取個人信息的方式,變得非常容易。打開手機的許可權管理中就能發現大部分的軟體都要求讀取手機通訊錄、位置信息、安裝軟體列表等信息。

你說你一個應用,沒事讀取通訊錄做什麼?沒事訪問我的簡訊、通話記錄,沒事調用我的攝像頭、麥克想做什麼?你說不是監控我如何能保證呢?如何能讓我相信呢?都已經給禁止啟動了,誰允許你在後台自己啟動了?

隨著智能時代的來臨,各大廠家收集的數據範圍只會越來越廣,這種卑劣的行為逐漸的成為各大企業的默契,我們也就更沒有個人隱私可言,也使得我們每一個人逐漸變成了透明人。大型互聯網公司可以比我們自己更了解我們自己,這並不是危言聳聽,比如通過你的消費記錄可以判斷你個人的喜好;通過你的位置信息和wifi接入點可以清晰的判斷出你的位置;輸入法企業通過分析輸入關鍵詞的平時和種類就會知道你的個人性格;我外賣和團購網站可以很清晰的得出你的飲食喜好;通過人臉識別解鎖密碼和視頻聊天完全可以讓你的面部信息變成了他們自己的數據,通過智能跑鞋和運動軟體可以分析出你的體重步態、步頻……細思極恐。

就如同在一本書中看到的人類未來的三個層次:掌握著龐大數據和資源的互聯網公司巨頭,它們位於互聯網的塔尖兒,可以隨意的操縱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第二階層是協助這些互聯網公司巨頭操縱人類的中間階層;第三階層是最普通的老百姓,在將來的智能時代,沒有任何的話語權,只能苟延殘喘。

智能時代我們的信息也是就是這樣被泄露了,可是又有誰能來幫我們呢?當然是沒有人。在這個隱私很容易被泄露的時代,我們只能自己來保護自己,不要隨便安裝app,不要隨便掃碼安裝軟體後,先到許可權裡面將該軟體的許可權設置成為最低。同時不斷的學習積累經驗,突破自己吧,這或許是我們唯一能做的。

推薦閱讀:

數據科學家 (Data Scientist) 的日常工作內容包括什麼?
筆記 | 如何選擇一個靠譜的物聯網平台
汪玉凱:大數據政府治理仍需突破五大障礙
工業4.0生產模式成為電子製造業的趨勢
支持向量機(SVM)——原理篇

TAG:隱私 | 互聯網 | 大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