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的話

算下來知乎也有很長時間沒有更新信息化有關的帖子了,一方面是之前自己的事確實太多,另一方面是花了很多時間精力處理BIM高校學生聯盟的事情。4月1號晚上聯盟進行了換屆,我的線下工作也就正式告一段落了。

我還記得2015年那個夏天,同濟BIM菁英俱樂部和上交BIM中心的小夥伴們來到了重慶大學進行訪問交流,當時我還在台大訪學,很遺憾沒能到場。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那就是大家都想學習BIM、AR、VR、機器人之類的信息化技術並將之應用到土木領域當中去,這些技術方法也確確實實可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效率、推動整個行業進行變革,但是卻不知道如何去學習,而各校雖然有自己擅長的優勢卻局限在很小的一塊,而且大家不知道其他學校做了什麼、做得怎麼樣。不僅如此,國內的政府、學校、設計院、施工單位、業主方、諮詢單位等都存在著諸多的局限性,這樣就導致學生們更難學習建設信息化有關的知識和理念。

所以當場大家產生了類似於建立聯盟的想法,最早是只有重大同濟上交的一個qq群(也就是暑期交流的那些人),然後慢慢就加進了其他學校的一些人。然後到2016年4月20日,來自12所學校的學生代表們進行了溝通,然後大家決定共同成立BIM高校學生聯盟,分享彼此的學識與資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

當然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BIM,而是整個建設領域的信息化,涉及了BIM、AR、VR、機器人、3D列印等各種各樣的信息化技術及手段。之所以用BIM命名,是因為無論如何,BIM都已經成為這一波建設信息化的代名詞了。

這幾年我們也做了不少事情。

線上的各校分享一直在進行。

線上交流

騰訊課堂也建立了起來,並成功舉辦了兩期,這學期應該會有4-6期。並且騰訊課堂會開始邀請業界嘉賓前來報告,為大家分享業界最新的情況,讓學生們在學術研究與工程實踐兩個方面都能得到成長。

騰訊課堂

夏令營也開了兩年,第一年是上海三所大學共同主持,第二年是和中國建設教育協會、以及廣聯達公司共同舉辦。今年的夏令營應該會有兩場,一場跟台大合辦,聯盟有10個名額;第二場我們正在商談中。

第一年的夏令營

博士RA的消息也一直在發。現在我們跟很多建設信息化領域的華人老師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他們招生時候會直接跟我們聯繫,通過我們宣傳擴散。

博士RA招聘

比賽會議的信息也沒有停止關注。

比賽會議信息

跟一些公司也達成了協議,為大家提供企業參觀以及實習就業。

實習就業

《CEE新世代》電子雜誌也已經做好了,很快就會正式發布。

《CEE新世代》電子雜誌

對行業資訊的關注也沒有鬆懈。

行業資訊

並且我們還跟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取得了聯繫,建立了長久而深度的合作關係,舉辦了成立大會,並得到了國內多位頂級專家的支持。

成立大會現場

現在聯盟的重心將主要放到學生們在建設信息化學習與個人成長上,以 各校BIM俱樂部以及BIM中心 和 國內外建設信息化領域的華人專家 為依託,形成了 BIM高校學生聯盟、中國建設教育協會和信息化企業 互相支持的局面。各校BIM俱樂部將承擔本校BIM建模以及相關概念科普的基礎工作,聯盟則會通過採取線上各校報告會、騰訊課堂、夏令營、企業參觀、企業實習等方式幫助同學們建立起行業認知,了解最新的科研動態和方法,最終讓同學們熟悉掌握建設信息化的技術方法、建立起建設信息化的認知和概念。

我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後,當我們這一代更加關注建設信息化、熟悉建設信息化的學生們都在業界學界成長起來之後,整個行業都會有一個全新的氣象和氛圍,也許那時候整個土木行業都會煥然一新。而聯盟,則為此而生。

萬分感謝過去這麼長時間裡一起努力的各位,感謝同濟的文津、阿福、陸軍、歡歡,浙大的佳益,上交的賴博、思鋮和徐睿,天大的劉勇、睿麒,重大的金定、金澤、晶晶、阿亮和顧婧,華科的李彬,大工的家燁、文韜和詩穎,清華的東叔和劉喆,上大的攀攀、秋亞和顯威,武工的中根,南昌的彭軍與羅靈,感謝大家在聯盟的建立與發展過程中一起付出了那麼多。

也很抱歉由於我個人能力、時間、精力等各方面的限制,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得很好,感謝大家的包容。

此外也非常感激給予聯盟支持的其他業界學界的前輩們,沒有你們的支持聯盟走不到今天。

我不敢說聯盟最後到底能改變多少人改變多少事,但是我希望我們的理念有一天可以實現。

衷心希望聯盟的明天會更好!也衷心祝福大家能有美好的前程!

即日起恢復知乎更新。

此致

敬禮

林治陽

2018年4月3日於慕尼黑


推薦閱讀:

國外房建用什麼放線?墨斗?
為什麼會出現天坑,屬於天然現象嗎?
家裝,水電工在樑上打了個27cm*20cm洞!對結構影響有多大?如何補救?
【土木生】工程製圖 101
土木工程專業在美國找工作有多難?

TAG:BIM | 土木工程 | 建築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