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是一種生活態度

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鉤的魚。

梵高閱讀麥田,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後乘涼。

弗洛伊德閱讀夢,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秘密通道。

羅丹閱讀人體,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加繆閱讀卡夫卡,發現真理已經被講完一半。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歡迎各種可能的閱讀者。

————誠品書店廣告文案 (作者:李欣頻)

誠品書店

如果每個少女心中都曾有過開一家咖啡店+書店的夢想,那作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代表的誠品書店就是這一夢想的集大成者,一踏進誠品敦南店大門,就可以聞到書店內紙卷的書香和飄逸的咖啡香交織在一起的迷人氣息。而說到誠品書店就離不開它的御用文案創作者——台灣著名廣告人——李欣頻,她那充滿格調和感染力的文案讓閱讀成了每個人的習慣,也讓誠品書店成了人們心中的精神高地。

如今已為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講師的李欣頻,早在2003年11月就將她在台灣中原大學的廣告創意課授課筆記集結成書,出版了《十四堂人生創意課》,一經上市廣受好評,之後再版40餘次,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白金典藏修訂版)》初版於2010年, 增訂2萬字「欣頻告訴你」,將課後推薦的電影、圖書、紀錄片整理成篇,更直接的分享自己的人生體悟和靈感源泉,以激發讀者更多的創意。

封面

《十四堂人生創意課》表面上看是一本廣告創意教科書,其實是一本寫給年輕人的的「人生指南」。這樣14堂課以生命、潛能、規劃、閱讀、寫作、電影、旅行、愛情、挫折、想像等架構出一部橫跨書寫、影像、廣告、設計,豐盛且龐大的創意體系。每節課李欣頻以當周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為引,根據自己心得開展關於自我認識、自我培養和自我升華的生命課題。

1、自我認識:5種感官

2、自我培養:5項教育

3、自我升華:5個技能


思維導圖

一、自我認識:5種感官

「碰觸世界之前,先端詳自己」,認識自己是創作的第一步,而我們與這個世界的交集就來自於我們的感官。如果明天是生命的最後一天,你想用這極為有限又珍貴的時間聽什麼?看什麼?說什麼?想什麼?做什麼?《愛你的五種方法》教我們調動所有感官去感受世界捕捉創意。

洞察力:世間沒有新鮮事,不管是《賴聲川的創意學》、弗雷德·懷特的《作家的靈感寶庫》,還有現在的這本《十四堂人生創意課》,無不例外的證明,創意的首要來源是生活的積累,而創意只是「厚積」的「薄發」。 這樣的積累就需要我們有敏銳的洞察力,誠品書店要開「跳蚤市場」,李欣頻觀察到了用過的原子筆、保溫袋、彈簧床,進而看到了「用過即棄 」寒暄、關切和愛情。

表達力:活躍的思想需要放諸筆端或張開嘴巴才能被人所知,找工作的最後一步是面試,總統競選最精彩的是演講,「表達」是人與人之間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如果讀書是一個輸入的過程,那寫作就是輸出,如果只進不出很快就會忘記,表達的過程不僅是傳播,還是自身的記憶和整理。

思考力: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只是觀眾嗎?李欣頻給我們講述了她的災難片「五角色」觀影視角。

1、普通觀影者:關注劇情融入其中調動情緒。

2、影片主角或反派:如果是我要如何避險如何逃脫,如果我是boss要怎麼反敗為勝打到主角光環。

3、攝影師:如何取景,如何用鏡頭講故事。

4、導演:如何控制全局。

5、編劇:如何使劇情更勝一籌。

對於缺少思考和敏感度的我們電影只是娛樂,但對於創意者電影有無盡的值得汲取的養分。 而這種多方位立體化的思考力讓我們能從同樣的一件事物上獲得比數倍於人的經驗和靈感。

執行力:創意需要執行力將想法付諸於實踐,執行是觀察思考後必須達成的成果,沒有執行一切都是空談。就像我們聽過的寓言,老鼠們在一起開會怎麼對付貓,其中一個老鼠提出給貓掛上鈴鐺,這樣貓一來大家全都知道了,可問題是:誰去掛這個鈴鐺?

「海爾」是一個由瀕臨倒閉的小廠發展成為稱雄國內外市場的企業集團,就是靠著「日事日畢,日清日高」的執行力。1985年,張瑞敏剛到海爾庫房裡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檢查一遍,發現共有76台存在缺陷。他宣布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誰幹的誰來砸,並掄起大鎚親手砸了第一錘!三年以後,海爾人捧回了中國冰箱行業的第一塊國家質量金獎。

二、自我培養:5項教育

課堂上的知識永遠是過期的,因為時代分秒在變,只有學會自我培養,才不會被世界拋下。創意像一口深井,要想每次都能有所收穫,就要時時日日的積累水流。積累的途徑很多,李欣頻為我們介紹了以下最簡單易得的五種。

書本:閱讀可以帶我們脫離日常生活的層面看到更遠的風景,又能讓我們回到生活中體悟更深刻的精髓。閱讀像一問一答,意見分歧能激蕩更多地思維火花,想你所想又能帶來暢快淋漓的共鳴,而想你未想則是醍醐灌頂一般的恍然大悟。一周讀兩本書,一年就是100本的收穫,在高強度的工作和瑣碎生活的縫隙中,用閱讀滋養靈魂,用閱讀與另一個靈魂的對話。

電影:世界很大,故事很多,景色各異,風情無數。而電影的存在彌補了我們腳步的局限,和經歷的貧乏,帶我們去看高山湖海體驗各色人生。《肖申克的救贖》讓我們體會到身陷囹圄時對自由的渴望;《泰坦尼克號》讓我們體會到愛情的美好、別離的苦痛和生者的堅強;《霸王別姬》讓我們體會到國粹的魅力、人性的善惡和時代的悲歌……而這一切的感受都是我們創作的源泉,不會感動的人無法感動人,不會流淚的人無法讓人哭泣。電影像一列沒有終點的列車,載著我們領略無法經歷的人生。

電影:泰坦尼克號

旅行:如果電影是別人的生活,旅行就是用自己的腳步去丈量世界。總有人以時間和金錢為理由拒絕遠行,總想著等老了以後再出去看看,但歲月不等人,到那時生冷的食物吃不得,寒苦的環境去不得,長途的跋涉受不得,旅行的樂趣將被大大剝奪。

旅行的樂趣並不是景點打卡,而是從準備到身處其中再到回味的過程。旅行前搜集各種遊記攻略、旅行書籍,看當地的新聞,了解才不會錯過。旅行時關注當地特色的風景、特殊的節日、特色的小吃,住民宿和當地人聊天,深度體驗當地生活。旅行結束重溫照片整理信息寫成遊記,在遇到困難時回憶彼時彼處的歡樂尋找自己的精神出口。旅行讓人謙遜,世界之大,永遠有你不知道地方,永遠有與你截然不同的人和生活,才知道原來自己如此渺小。

「旅行是一種混血」,當你到了陌生的地方,把自己想成當地人,根據他們的習慣去生活,去菜市場、古董店、書店、博物館,就像《遷徙的鳥》中在世界各地飛翔的鳥兒,他們不屬於任何地方,但他們擁有全世界。

人際:與不同的人交往也是學習的過程,向更專業的人請教會獲得更簡潔實用的信息,與思想更有深度的對談能獲得更多的智慧,我們生活在人群而非荒野,快速從人群中獲取資源也是一種良好的自我教育。

環境:可能我們生活環境很單一,大多人兩點一線的過著365天,可作為一個創意人依然能從日常的環境中時刻提取信息進行思維的培養。李欣頻就在上下班路上經常思考住所周邊的小店維持經營的根本是什麼,未來的發展走向是什麼,如何為他設計一個更好的改良方案。這樣的思考讓有類似客戶上門時能迅速拿出解決方案,提出合理化建議。

三、自我升華:5個能力

在打開了機敏的感官和進行了多樣的自我教育之後,我們仍不能算是一個合格的創意者,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還需要5個能力。

專註: 現在提倡的「匠人精神」就是專註的另一個代名詞, 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功到自然成。 作家格拉德威爾在《異類》 提出的「一萬小時定律」就是對「專註」的經典闡釋, 「人們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1萬小時的錘鍊是任何人從平凡變成世界級大師的必要條件。」 而對創意感觀的訓練和創意技能的培養同樣也需要千錘百鍊。

獨特:人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做自己,這個世界條條框框這麼多,每個人從學校到社會,恨不得都被捏成統一的流水線產品,我們被告知「槍打出頭鳥」,我們被迫學會了很多「套路」,卻不知其實得第一容易,做唯一才更難。愛情需要唯一,獨特的個人魅力是兩個人相互吸引的密碼;工作需要唯一,獨特的才能會讓人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鑰匙;企業需要唯一,獨特的創造性是在行業中備受關注的基礎。而創意則更需要唯一,如果沒有獨特就沒有創意可言了。

想像:對創意人而言,「想像力」就像氧氣一樣不可或缺,想像就像一場頭腦風暴,關於產品關鍵詞的一切關聯都可能成為創意的爆發點。以開篇李欣頻為誠品書店創作的「閱讀者」文案為例,作家、畫家、雕塑家、心理學家統統都成了創意對象,他們與閱讀之間的關係更是通過想像力變成生動的畫面。再如下面一篇主題「無聲」的文案,一個「鬧中取靜」被李欣頻發散成「近」、「凈」、「鏡」、「境」、「靜」五種意象,並巧妙地結合了書店各專區的特色,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李欣頻文案

挫折:作為寫給年輕人的生活指南,「挫折」是個無法避開的話題,在全書開端,李欣頻就再三感慨於年輕人自殺率的上漲,這也成為她寫這本書的動機之一,為了讓更多人發現生活的樂趣,為了鼓勵年輕人用不一樣的眼光看待人生。「三秒膠定律」就是抗挫折法則之一,將失敗、失去、失戀的療傷期慢慢縮短,從三年、三個月、三天、三小時、三分鐘到最後三秒,不放任自己沉浸在沮喪之中,做自己情緒的開關,慢慢成熟慢慢堅強。堅持做自己,快樂最重要,學校里只交給了我們知識技能,卻忽略了生存技能,可只有活著,一切才有可能。

智慧:「學最老的智慧以穩定靈魂,學最新的知識以發現世界」,在這個方法論橫行的時代,已經很少有人去傳授「智慧」,但恰恰「智慧」才是創意的「源頭」。鋼琴家傅聰說「現在年輕人手指頭太厲害了,可問題是音樂在哪裡?」如果沒有智慧,學習再多的技巧又有什麼用?如今高科技犯罪的頻繁就是「有知識無智慧」的力證,如果知識是風帆,智慧就是船底,如果沒有紮實的基底,越大的風帆越容易翻船。


「創意是一種生活態度」,從對自我的認識、培養到升華,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智慧。第一次看《十四堂人生創意課》是在七年前,對於當時即將大學畢業的我來說,簡直是發現了寶藏。從那一刻起我開始養成閱讀、寫作的習慣,在看電影的時候也學會換位思考發現更多樂趣,更在旅行中受益良多,從第一次出發到現在已經寫了20多篇遊記,每次回味都不禁要感謝這位創意老師,謝謝她教會我「用心生活」。

推薦閱讀:

打開腦洞有方法,創意想像要這麼玩
營銷人的「創意年貨」!9.9月費嘗鮮最新最in創意案例
風格獨特的創意化妝品包裝設計
天線寶寶做錯了什麼,你們要這麼對它!
藝術丨能把鬍子打理成這樣也真不容易呢~

TAG:創意 | 廣告文案 | 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