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 年度大會開到第 28 次,對未來不再那麼樂觀了 | TED 2018 現場報道

過去一年,想到這個世界的未來,我的主要情緒是節制。我現在每周只看一兩次新聞,因為新聞上那些事都不重要。每天新聞都是俄羅斯做了這個、特朗普幹了那個、有個艷星說了什麼。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經濟更好了、就業更好了、世界更安全了。

特朗普會連任吧,雖然我不希望這事發生,但他還是很可能再次當選。不過這也不重要,因為特朗普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現在已經很明顯了,他做的所有事都是為特朗普好。

這是 2018 年 TED 大會主場的第一個「TED 演講」,不到半分鐘,演講者是我鄰座的丹尼爾(Daniel,應他的要求,在此只引用名)。

每年 TED 大會,負責人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開場都會想點子讓現場觀眾參與到對話里來。今年他想到的點子是讓相鄰的兩個人分享自己對於未來世界的看法。

「過去一年,想到這個世界的未來,我的主要情緒是_ _ _ _,因為_ _ _ _」 圖/TED

這也是 TED 年度大會今年的主題《這個驚奇年代》(The Age of Amazement)。

克里斯·安德森說自己選這個主題有雙關的意思,他在大會開幕前的媒體溝通會上解釋說,「這主題聽上去就像是『天哪,多麼美妙、動人、振奮人心的未來!歡迎來到杰特森世界!』但不是這樣。它可能是好得令人震驚(Amazingly Good),也可能是可怕得令人震驚(Amazingly Terrorifying)。」而今年 TED 要做的事是讓兩種聲音碰撞在一起。

丹尼爾是來自美國的投資人,這是 TED 到場觀眾里最龐大的一群人,能花 1 萬美元買張門票,還空出四個工作日的職業不多。

像其他 1500 聽眾一樣,他會在 4 天半時間裡聽 119 場 TED 演講。這些演講中有 90% 會在之後一年時間裡經過剪輯陸續發到網上。TED 演講視頻不收費、不打廣告,目前已經被播放了 110 億次。「丹尼爾們」的高額門票支持著整個 TED 的運作。(關於大會運作,去年的報道有更詳細介紹:10000 美元門票進場看些什麼?;如何準備一場 TED 演講)

在「迷你 TED 演講」結束後,安德森讓過去一年覺得興奮、樂觀的聽眾喊 Aye;覺得沮喪、懷疑的喊 Nay。Nay 大得多。

丹尼爾屬於喊 Aye 的,換做之前任何幾年,他的情緒代表著參會者的主流。在這個口號 「Ideas Worth Spreading」 的大會,大多數演講都會針對一個具體的問題。哪怕探討難民、絕症、獨裁、屠殺、環保之類話題,演講最後也一定是落在行動起來就能讓世界變好的基調。

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的 TED 大會變成了一場辯論。這不是兩組人在台上爭得面紅耳赤,叫出「你能不能不要在我打斷你的時候打斷我」的那種辯論,是 TED 式的辯論:每個人站在紅色圓毯上做一個 5 - 18 分鐘長不等的演講。

開幕第一天主會場一共 6 場演講各自代表著兩種不同的態度,中間由一場 Soul Rebels 的爵士演奏隔開。

相信世界會更好,最簡單的是相信世界其實一直都挺好

「我做了每個對政治現狀焦慮的人都會做的事,參選公職。」加拿大聯邦科學部部長克里斯蒂·鄧肯(Kirsty Duncan)這句話引來全場大笑,這也基本是她演講內容的概括。鄧肯不滿於上一任政府向公眾隱瞞氣候變化的信息,憤而從政,跟著特魯多(Trudeau)的自由黨獲勝之後接管科學政策部門。

一個好萊塢式勵志故事,總能引來掌聲。

更有建設性的正方意見大概來自威廉姆斯學院畢業生扎克瑞·伍德(Zachary Wood)分享的一個在當前政治環境下變得越來越難以實現的點子——聽人講話。不是隨便聽什麼人說話,而是聽你自己完全不贊同的觀點。這位黑人是威廉姆斯學院校內組織 Uncomfortable Learning 小組主席,頂著校方壓力邀請因種族主義言論被抨擊的美國極右翼運動標誌人物之一的 John Derbyshire 到學校做演講。

但被 TED 選來壓軸的還是當紅作家、認知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客(Steven Pinker)。他的演講和新作 Enlightenment Now! 延續了多年來的「半杯水滿」情緒。

「我們都說 2016 年是最糟糕的一年,直到進入 2017 年」,平客總結了人們這兩年的心境後,開始拿數據反駁。在平客看來,好壞可以衡量,維度包括「壽命、健康、營養、繁榮、和平、自由、安全、知識、休閑和快樂」。

  • 生命:1771 - 2015,全球的平均壽命從 30 歲上升到了 70 歲以上。
  • 死亡:1751 - 2015,新生兒死亡率在瑞典、加拿大、韓國、智利、衣索比亞等國家都大幅下降。
  • 極度貧窮:1820 - 2015,全球極度貧困的人群從 90% 下降到了 40% 左右,到 2020 年前,這一數字可能會小於 10%。
  • 大國戰爭:1500 - 2015,每一年全球發生戰爭的年份佔比從 75% 下降到了幾乎 0%。
  • 戰爭死亡:1946 - 2016,每 10 萬人在戰爭中喪生的人數比例從 10-15% 下降到了接近 2%。
  • 民主 VS. 專制:1800 - 2015 年間,民主和專制制度指數從 -7 上升到 4。
  • 謀殺率(西歐,美國,墨西哥):1300 - 2015,每年每 10 萬人中死於謀殺的人數從 20 - 80 下降到了幾乎 0;美國西南地區的數字從超過 100 下降到小於 10;墨西哥的數字從大約 50 下降到小於 20。
  • 文化水平:1475 - 2010,全球的平均識字率從小於 20% 上升到接近 90%
  • 歐美工作時間:1870 - 2000,西歐和美國周中的工作時間從 60 - 70 小時下降到 40 小時左右
  • …………

沒有幽默就不是 TED 演講,平客開玩笑說上帝對我們也沒那麼狠了:1900 - 2015,每年每百萬人中被雷劈死的從 5 下降到了幾乎為 0。

史蒂芬·平客將快樂量化了。圖/TED

平客認為如果只拿 30 年前和現在對比,也能看到不少進步。

戰爭數量從 23 下降到 12;專制國家數量從 85 下降到 60;極端貧困百分比從 37% 下降到 10%;核武器數量從 60780 下降到 10325;西歐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從 440 起下降到 238 起;謀殺從每 10 萬人中 8.5 起變成 5.3 起人;貧窮率從 12% 下降到 7%;污染從一年 3500 萬噸微顆粒、2000 萬噸二氧化硫,下降到 2100 萬噸微顆粒和 400 萬噸二氧化硫。

但為什麼我們都覺得世界變糟糕了?

同樣的數字能有完全不同的解讀。平客的數據只顯示西歐死於恐怖襲擊的人更少,而俄羅斯和美國死於恐怖襲擊的人卻更多了;貧困率的確降低了,但發達地區曾經可以在製造業工作中升遷的中產階級卻得做起端盤子、站櫃檯、開網約車之類的臨時工作;轉為民主體制的國家數量更多了,但全球人口最多的 3 個國家,住著將近半數人類。

別提人類從來都堅信世界應該更好,並且好得更快。平客上個月在接受採訪時也說,像特朗普一樣的人存在可能會讓多年來的進展快速倒退。這些數據顯然有很多討論空間。

但就像一個典型的 TED 演講,平客沒有插入這些信息,這會削弱觀點力度。他用另一組數據做了解釋:從 1945 - 2010 年,《紐約時報》報道新聞和全球平均的廣播語調都越發悲觀。平客認為媒體行業本身選擇新聞的方式和工作周期決定了他們更容易追逐負面,同時人類本能就更容易忘記過去的問題,對當前問題保持警覺。

媒體傳播了負面且不重要的訊息,但世界其實在變得更好,這是丹尼爾的總結。不讓人意外的是,TED 每年會提前給與會者寄幾本演講者的書,今年這一本是平客的新書 Enlightenment NOW。

平客依然非常受歡迎,但在當地周四下午的一場對談後,多位在場觀眾的提問都是「我非常喜歡你的書,但對於 xx 部分並不認同……」

趕上扎克伯格聽證會,科技公司成為眾矢之的

首日安排在平客對立面的三場演講,都是當前美國在討論的大問題。

好萊塢女喜劇演員特雷西·埃利斯·羅斯(Tracee Ellis Ross)談了 #MeToo 運動,現在已經很難統計到底美國有多少人捲入了這場 MeToo 運動。羅斯的演講沒有提出新的觀點,但那仍然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宣言,當她最後喊出「從 Me Too 變成 No More」的時候,全場大多數人起立鼓掌。

更能調動人情緒的是中學歷史教師 Diane Wolk-Rogers,她在佛羅里達一所中學教書,15 名學生在今年 2 月 14 日的槍擊中死亡。Wolk-Rogers 從自己在槍擊日的經歷談到美國憲法允許持槍的政策。

不過之後我們在現場接觸到的多位聽眾都覺得當天更多啟發來自計算機科學家亞隆·蘭尼爾(Jaron Lanier)。

黑色 T 恤、棕色涼鞋,幾乎快拖到 TED 紅色地毯上的長辮子,他在歷史老師 Diane Wolk-Rogers 講述的沉重槍擊故事後走上講台,登台後抹去眼淚,平靜心境才開始演講。

亞隆·蘭尼爾在 TED 演講現場 pic/TED

蘭尼爾是虛擬現實技術最早的先驅。他 1980 年代就曾在 TED 大會(當時還沒有 TED 演講視頻,負責人也還不是安德森)介紹過自己公司 VPL 的新產品——虛擬現實頭盔和手套。

https://www.zhihu.com/video/969233697987387392

蘭尼爾 1990 年代初介紹自己的虛擬現實設備

在蘭尼爾開始演講的同時,Facebook CEO 馬克·扎克伯格正在華盛頓被參院盤問。而蘭尼爾談論的內容,也正是社交網路,以及整個互聯網對人類行為的影響。

重回 TED 講台,蘭尼爾試圖向人們解釋,這一切錯誤的由來。

蘭尼爾引述 1950 年代計算機學界的熱門討論。當時計算機科學家 Norbert Wiener 探討了一種可能:一個全球的計算機系統,人們每天隨身帶著設備,設備根據人們的行為給予反饋,這樣整個人類的行為都會被系統改造。這樣的社會實在太瘋狂了,沒法生存下去。Wiener 當時不太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他覺得技術上難以實現。

現場一片笑聲,如今這樣的設備人人都有。

蘭尼爾說,「90 年代數字文化剛開始盛行時,我們犯了一個錯誤。那時我們有著過於左傾和社會主義的目標——『希望讓互聯網上的一切免費』 。」

當計算機變得越加聰明、演算法更加精準,一切都是為了讓你看更多廣告而運作的時候,一切似乎都亂套了,「我不稱他們為社交網路了,我現在稱它們為『行為改造帝國』,」蘭尼爾說。

蘭尼爾舉了一個心理學經典的巴普洛夫案例,如果每次在給狗送食物前搖鈴鐺,久而久之,一搖鈴鐺,狗就會開始分泌唾液,鈴鐺成了條件「刺激」。社交媒體在某種程度上也成了人類的某種「象徵性刺激。」每有人為我們點一次贊,我們就獲得了某種鼓勵,不點贊或者是 dis 則表示人們不喜歡我的分享,不夠受歡迎。

而學術研究顯示,負面刺激總是比積極刺激更容易且更快得到強化,「就跟你要毀掉信任比你建立起信任容易得多,毀掉一份愛比培養起一份愛容易得多一樣,「蘭尼爾解釋道。

互聯網公司調整產品設計的一個主要原則是讓人用得更多,這樣才會看更多廣告。整個系統為了廣告最終變成了改造人們行為的工具。

亞隆·蘭尼爾 PIC/TED

誰來為這一切買單? 「我不認為這是一群壞人乾的壞事,這是一個全球的災難,並不是一股黑暗勢力,而是由一個驚人且荒謬的系統造成,」蘭尼爾說。

但蘭尼爾並沒有提出什麼可靠的解決辦法。蘭尼爾認為科技公司現在應該撥回時鐘,改變收入模式,停止用病毒傳播式的點擊量衡量收益,轉而努力提供可信度更高的信息。他建議人們為互聯網服務付費,「你付錢,通常事情就會變得好起來,」他說,並舉了 Netflix 的例子。

當然,他說這話帶來的諷刺意義多過於建設意義。Netflix 是去年 TED 大會現場被提及最多的公司之一,因為他的 CEO 說:「我們的競爭對手是 YouTube、Facebook 和睡眠」(Netflix CEO 里德·哈斯廷斯在北京時間周日凌晨會在 TED 登台,這也是關於未來討論的一部分)。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我不認為人類可以倖存下去。我們不能有這樣一個社會:兩個人想交流,只能通過一個想要操控它們行為的第三方完成。與此同時,如果公司不作出改變,刪了你的賬號,好吧?」蘭尼爾以這幾句話結尾,全場起立鼓掌。

TED 討論的議題沒什麼變化,但這些議題離現場的「1%」們越來越接近了

就像在 TED 大會上曾經提出的很多問題一樣,蘭尼爾提到的問題並沒有在一個令人激動的演講後迅速找到解決辦法。

大會第二天晚上的一場私人晚宴上,主持人問在座各位「最後一次打開 Facebook 是什麼時候」,在這個人均年齡至少 40 多歲的小聚會上,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今天」。

刪除社交網路賬號的點子……還只是一個點子,並不會有太多人去做。以及刪除社交網路賬號大概也很難解決根本問題。

TED 大會 1990 年開始變成年度會議。28 年關於世界進步的佈道後,在今年的 TED 大會上,對技術精進後世界是不是會變更好,聽眾有了更多懷疑。

如何能不懷疑呢?TED 三個字母起頭的就是「技術」,蓋茨、貝索斯、布林、佩吉等西海岸技術公司富豪都是它的常客,這些人以及 Facebook COO 桑德伯格都曾在紅毯上為先進技術佈道。TED 見證了美國一代互聯網公司從實驗變成帝國,而現在 Facebook 和 Google 卻到了被質疑的一方。

今年 TED 大會上,幾乎每一個關於技術突破的演講後,串場的主持人都會提出關於新技術是否會帶來負面影響的問題。

蓋茨前兩年在 TED 做登革熱演講時,曾在台上放出一罐蚊子,說「不能光讓窮人被叮」。這個笑話也是 TED 大會的一個剖面,這裡雖然總是討論各種重大議題,但那些議題很少真正威脅到在座聽眾,蚊子離他們的生活太遠。

TED 會場里,除了工作人員以外,大多數看上去都在 40 歲以上。不少人是企業和公益組織高管、家族基金管理人或者投資人、律師等高收入群體,絕大多數人來自美國。此前關於難民、絕症、獨裁、屠殺、技術瓶頸之類的話題,他們可能關心,但並無切膚之感。

現在 TED 討論的議題正影響著這群用戶,比如 MeToo。

MeToo 影響的不只是好萊塢。一位知名矽谷投資人、TED 的活躍支持者在去年夏天曾為不當行為公開致歉。第一天結束的時候,安德森特別警告了不當行為,並指出 TED 去年為此驅趕了兩位參會者。

還有專制。今年有一些很火的話題沒有出現在台上,沒人在台上胡扯「區塊鏈」,也沒有人提特朗普。

TED 大會的原則之一是中立,但去年僅前兩天,就有三位演講者指名道姓提到特朗普。 民權組織 ACLU 負責人在他極富創意的演講中直接稱特朗普是「暴君」,當時 ACLU 剛剛獲得了針對特朗普的勝利——特朗普上台後不久宣布的移民政策在發布當天就被 ACLU 申訴駁回。

目前 TED 大會已經進行到第三天傍晚,沒有人在台上談及特朗普。用安德森的話說,「不迴避重要議題,但不關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頭條上的東西」。

雖然不提特朗普,但他的影響卻更大了。每天台下的不同場合里都有人討論他的一番大作為,就在 TED 前幾天,特朗普對亞馬遜的威脅讓它的市值減少上千億美元。更早時候,聯邦政府機構直接發布聲明,呼籲美國人抵制反對白宮,反環保政策的戶外品牌 Patagonia。

此前美國的富豪們並不用像另一個半球上的富商們一樣擔心統治者對私營企業的直接攻擊。現在有些事就是會影響到全球的所有人,包括這 1% 金字塔尖的人。

在一種全新的氣氛下,幾乎每場 TED 演講還是以帶有希望的結尾結束,但大會本身確實發生了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它針對年輕演講者的 FELLOW 項目今年有了更多專註民權運動的演講者。昨天,TED 發布了一個新的項目「The Audacious Project(大膽計劃)」,目前已經募資超過 4 億美元、計劃募資 6 億以上,準備長期資助 TED 挑選的公益項目。第一批的 5 家 NGO 平均每家會獲得超過一億美元的支持。 TED 不再只是傳播點子。

今天(4月13日)上午,TED 發布了第一個視頻,不是萬眾期待的平客,而是蘭尼爾。

關於 2018 TED 大會上的演講和項目,我們還將繼續在現場帶來報道。

以下是我們已經發布的 2018 TED 大會文章:

《監控有了另一種可能,知道你怎麼看問題》

《不想只是傳播點子,TED 現在還要挑一些項目送去上億美元 》

《一位泰國建築師,和她解決曼谷洪水問題的城市綠地》

《那位網紅為什麼總做些沒用的機器人?她說是開始思考的起點》

《SpaceX 總裁說,半小時坐火箭從紐約飛上海不是信口開河》

(以上內容首發於好奇心日報,原文《TED 年度大會開到第 28 次,對未來不再那麼樂觀了 | TED 2018 現場報道》作者:黃俊傑 溫欣語。更多精彩請下載 閱讀。)

推薦閱讀:

構思一部網路小說的15個步驟
4 · 網大 |從野蠻生長到理想豐滿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社交,會顛覆現有社交網路嗎?
Arxiv網路科學論文摘要12篇(2018-03-06)
Arxiv網路科學論文摘要13篇(2018-02-21)

TAG:TED | 科技 | 社交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