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抑鬱以及抑鬱和慢性疼痛的關係:一個精神科醫生從「濰坊紗布門」事件中的一點猜想

紗布門斷斷續續發酵了這麼長時間,長期被醫患衝突的新聞轟炸,對這種新聞早已沒什麼興趣,甚至到後來劇情反轉也沒感到意外。直到今天朋友圈又被白岩松的點評刷屏才點開對這個事件有個詳細的了解。

看視頻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吸引了我,截個圖

可能是出於精神科醫生職業的敏感,產後抑鬱、抑鬱導致的軀體癥狀一下子閃現出來。然後我就去搜索了一下山東台的報道,只有一小段對產婦的採訪,我們來看一看。

首先我認為,這件事不去揣測產婦是不是存在裝病的情況,我們認為產婦確實可以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痛苦,不區分是軀體還是精神上的(準確的說法應該是周圍性或中樞性的),從這簡短的採訪中我們可以得到幾個信息

  1. 產婦病程標準51天
  2. 軀體癥狀明顯
  3. 睡眠差
  4. 有自殺傾向

下面我們首先了解一下產後抑鬱:產褥期的精神障礙是以情感方面為主,產後情感障礙的三種主要形式可清楚地加以確定。第一種是所謂「 嬰 兒優郁,在產 後第三天或第四天時有半數以上的正常婦女受到這種影響。哭泣是突出的特徵,通 常伴有抑鬱、嗜睡、焦慮、常與堅信不能勝任母親職責的想法有關,同時主動記憶和注意力有損害。 但上 述表現往往是比較輕的。病程亦是短暫 的。第二種是用抗抑鬱劑治療有效者,我們稱之 為產後抑鬱。 抑鬱常出現在產褥期的第三周 內或其後, 並受環境的影響。最後一種形式是焦慮、易激惹和疲勞、 失眠、食慾時好時壞、性慾減退等。此外, 約10%產褥期精神病患者表現為躁狂或同時有憂鬱觀念, 多在產後不久出現, 對於產後抑鬱的治療主要為對症治療。 上述所提到的產後抑鬱的三種主要表現在臨床上很相似, 進一步加以區分, 在診斷和 治療方面將會更為精確。有許多因素增加產後抑鬱的危險性。 這些 因素包括個人或家族抑鬱症病史、過早失去雙親、童年缺乏母愛、 社會支持 、住房、 初次妊娠、剖腹產等, 如果孕婦出現日益加重的焦慮, 而產後 出現嚴重失眠。 可能是產後抑鬱的先兆。

然後我們再說說疼痛是怎麼回事。疼痛分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此例中產婦在第51天還能感受到劇烈的疼痛,顯然不屬於急性疼痛的範疇。而慢性疼痛恰恰是常與精神障礙聯繫起來,這裡面包括我們要說的抑鬱症。我們現在一般認為這種疼痛是屬於一種中樞起因或者中樞和外周混合起因的一種慢性神經性疼痛。

當然了,在診斷抑鬱導致的軀體癥狀的時候,也就是本例中,首先需要判斷產婦確實存在抑鬱情緒,或者說嚴重點,確實患有抑鬱症。這個需要臨床醫師通過觀察和面診來判斷,從簡單的採訪中不能得出。其次抑鬱導致的疼痛,首先要排除殘留紗布導致的疼痛,那麼看起來,在產婦明確存在紗布殘留的情況下,我們是不能給出這個診斷的。但是我考慮的一點是,一塊2厘米的紗布殘留51天後是否還能產生令產婦不能忍受的疼痛?這個是我沒辦法評估的,希望可以有同行幫助解答。另外在紗布取出以後,產婦是否還能感受到疼痛,或者其他軀體化的癥狀,也可以印證這一結論。

以上,只不過是我的一個猜想,可能完全不著邊際,但是希望可以給同行們提個醒,以後在臨床工作中可能會遇到類似的病例。

另外,紗布門剛出現的時候,朋友圈裡傳播的都不是醫生,劇情反轉以後醫生同行們開始傳播,最開始傳播的那波人不會關注紗布門後續的發展,他們的記憶最後也就定格在醫生謀財害命,做手術留紗布上;劇情反轉以後,醫生同行們又都在聲討患者刁民,媒體顛倒是非;媒體肯定也會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使者,就算是最後錯了,不懂醫療知識也不應該佔主要責任,收了莆田系的錢也是為了生活。最後的結果就是,這種新聞的傳播必然造成社會階級的割裂,相互指責不會解決問題,只會製造矛盾,如果能多一點理性,多一點溝通,少一點懷疑,少一點猜忌,我相信,很多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推薦閱讀:

剖腹產後沒母乳怎麼辦?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如何治療?
溥儀為什麼一生沒有孩子?
解決張嘴睡覺的小辦法妙招?
一句話翻譯分享(醫學類)(9)——摘自NEJM

TAG:醫學 | 造謠 | 社會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