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利的本質是焦慮

前日摩拜單車被收購,爆出80後創始人胡瑋煒套現十五億的新聞,由此引發「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論調被熱烈討論,韓寒說這是製造恐慌,彭蕾說毒雞湯少喝,胡瑋煒也出來說別為了流量扭曲了美好生活。

但他們都是功成名就的人。

不過說實話,胡瑋煒套現十五億,確實不是同齡人恐慌的理由。因為你飯還吃不飽,想什麼十五億?

真正讓我們焦慮恐慌的,是每個月的入不敷出,是辛苦一年的仨瓜倆棗,是同齡人之間,看似距離很短卻始終難以跨越的鴻溝。

這就好比我是一個高中生,我焦慮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和本省狀元有多大差距,而是身邊水平差不多的同學,一個個突飛猛進,自己卻原地踏步且無能為力。

更讓我們感到焦慮的是,紅利下的機會遍地都是,連個喊麥的直播打遊戲的都能年入上億,可自己卻總是抓不住這機會。

販賣焦慮的之所謂被眾多人所不屑,可能就是因為它太直白了,不屑的人未必不焦慮,反觀現在時代下的紅利,哪一個不是焦慮催生出來的。

人們對自己的身材焦慮,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健身;對自己的容貌焦慮,於是各種整形廣告充斥著你的電梯間;對未來前途焦慮,於是催生出各種各樣的網上課堂;對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焦慮,於是花錢買了一堆自己經濟承受不了的東西。

郭德綱說,人的心態會隨著位置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我們小的時候,聽到別人誇自懂事,就會很高興,後來喜歡聽別人說自己長得好看,再後來畢業參加工作,希望領導同事誇自己能力強,可是現在,去他的,手裡拿到錢才是硬道理。

當大家剛畢業都是一窮二白的時候,你不焦慮,但是幾年之後,你的同學靠自己掙得錢買了車,你開始感到焦慮,當你發現你朋友中的優秀者已經拿到了你不可企及的薪水,你開始恐慌。

如何宣洩這種恐慌呢,要麼借錢來消費升級,要麼買課來感動自己,要麼得過且過今晚吃雞。

所謂消費升級,升級的大都是給外人看的東西,弄幾件大牌的衣服,買只好點的口紅,叫份貴點的外賣,最多換輛好點的車。

沒錢換車怎麼辦,各種零首付或一成首付買新車,電梯廣告整天告訴你你要換好車。

數年之間,幾乎所有的人都從勤儉持家,變成有錢胡花。每個人都願意把自己包裝成精緻的小資,經濟條件不允許怎麼辦,於是各種白條、花唄和消費貸大行其道。

當前最紅火的內容型產品無疑快手抖音小視頻,和知識付費。前者是毫無意義的消磨時間,而後者是讓你自以為有意義地消磨時間。

羅振宇是販賣焦慮的頂尖高手,今年羅在深圳衛視的整個跨年演講,就是在告訴你,別人已經如何如何成功了,時代發生了巨大變化,你想跟上,怎麼辦?來「得到」聽課唄。

曾經的商人習慣用畫餅來讓人購買自己產品,比如你用了我的化妝品你就會變漂亮,你買了我的保健品就能變健康。

現在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由畫餅式營銷,變成了恐嚇式營銷,你不買我的課程就會被時代拋棄,你不用我的防輻射服就會影響到你的健康。

販賣焦慮的文章到底是不是毒雞湯?如果一味地製造恐慌而無所作為,那這焦慮感百無一用,如果在感到焦慮的同時讓自己更加清醒,加快了前進的步伐,那這恐慌製造的無可厚非。

人民日報在回應「同齡人拋棄你」這篇文章時寫到:「你沒有落後,你沒有領先,在命運為你安排的屬於自己的時區里,一切都準時」,「這無關『跑贏』」。

已經遙遙領先的人告訴你不用跑那麼快,這才是毒雞湯。

擼起袖子加油干。


推薦閱讀:

焦慮症心理分析:擔心身體有問題
認知行為療法的簡介
焦慮症心理分析:擔心自己會生病
所有的焦慮都是對數字的焦慮:數字化生存作何解釋?
焦慮症心理分析:經常會出現錯覺

TAG:焦慮 | 同齡人 | 摩拜單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