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經濟學的研究計劃和申請(日本的經濟學研究和教授們,常識和八卦)

終於結束了連續一周的暑期集中講義,累,還有report和論文要寫,不過離deadline還有那麼幾天,呆在研究室不想動,就上上網,看了之前寫的關於如何寫研究計劃書的回答100餘贊,就心想要不再寫個文章吧,講講日本經濟學的申請,順便八卦和吐槽一下日本的經濟學研究和教授們。

1,經濟學和經營學

日本好玩的地兒就是,大部分國立大學是經濟學和經營學都算在一個大的經濟學部里,就是大的經濟學部下有做經濟學的也有做經營學的。私立的慶應早大是經濟和商科分開的。但感覺還是經濟學更強勢一些,同樣有經濟和經營但學部是經濟學部。之前橫濱國立是經濟經營學部分開的,但最近貌似是又要合併了,還是合併已經完成了,不太了解。這裡面我覺得主要是和日本整個文部省,業界乃至整個社會重理輕文有關。地主家沒那麼多餘糧支持你們人文社科的,特別是近代經濟學的,數理模型啊,計量啊,法學部出身的官老爺們不懂啊,萬事還覺得你們一研究社科還弄一堆數學,更是不理解不支持了。所以日本他們失去的二十年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重視近代經濟學研究。

當然這並不妨礙日本經濟學的發展,高級微觀,高級宏觀的教材上,我們能看到Gale-Nikkaido Lemma(二階堂副包 Hukukane Nikkaido) , Negishi Approach(根岸隆 Takashi Negishi),Inada Condition(稻田獻一Kenichi Inada) ,宇澤模型。從Econometric Society 的終身會員的數量,這一指標上看,亞洲經濟理論做的最好的國家還是日本。至於什麼是Econometric Society 的終身會員,下文接著介紹。

2,馬克思經濟學和近代經濟學(咱們更喜歡叫西方經濟學,日本喜歡叫近代經濟學)

隨著日本六七十年代的馬克思經濟學盛行(宇野經濟學),日本的近代經濟學經歷了從戰前的繁榮到有那麼一陣不受大眾認可。日本經濟學四五十年代的繁榮主要體現在數理經濟學的京都學派上,具體的介紹wiki上也有

戦前の日本で「國際的に評価された最初の経済學者」である柴田敬を中心に、その一般均衡理論の師であり「日本のマーシャル」とも呼ばれた高田保馬、高田門下で戦後多くの俊秀を育てた青山秀夫の3人の京大教授を挙げて、「近代経済學の京都學派」と名付けたのは、東大の根岸隆[2]である。また、森嶋通夫も、「戦前日本の代表的経済學者は、高田保馬、園正造、そして柴田敬の3人の京大教授」だと言っている。柴田敬は、京大で河上肇のゼミ生としてマルクス経済學を河上に、一般均衡論を高田保馬に、國民主義経済學を作田荘一に學んだ後、黃金時代のハーバード大やケインズ革命勃興期のロンドンに留學し、シュンペーターやケインズからも日本人経済學者として最も高い評価を受けた理論経済學者であったが、留學から帰國後、京都學派(哲學)や近衛文麿等の新體制運動の経済理論上の指導者となり、戦後、公職追放となった。しかしながら、近年、根岸隆、福岡正夫等から、柴田経済學の再評価が行われている。また柴田の代表的な弟子の一人が杉原四郎である。杉原は柴田の師匠である河上を研究し、また書誌學?図書館學と経済思想史を結びつけた研究を展開した。また、柴田の恩師の河上は山口高等商業にて西田幾多郎からドイツ語を學び、その縁で京大時代も西田と交流をもち、近衛も西田と河上に學ぶために東大から京大に転學しており、柴田並びにその周辺は京都學派(哲學)と縁が深く、さらに西田ら京都學派(哲學)が蓑田胸喜の執拗な攻撃の対象となったのも、昭和研究會、近衛の延長上に彼らがいたからであるとの説も紹介されている。

這裡面有兩位是做到了Econometric Society的會長了。從這個介紹上來看人家先賢大師們馬克思經濟學也學,近代經濟學也學。

現在呢?頂尖的三所大學院基本上馬克思經濟學差不多是被逐出經濟學部的,其他的名校要麼是馬克思經濟學和近代經濟學兩派人斗得凶,要麼是馬克思經濟學漸漸勢微。那麼要學馬克思經濟學怎麼辦,出門左轉去文學部社會學部這樣的專攻里找。而且搞馬克思的這些人更喜歡收中國的research student研究生。

日文里提到的根岸隆的弟子,現在東大的伊藤元重, 林文夫(他寫的計量經濟學教材也是比較受追捧,比Wooldridge的難,標準的全球通用的高級計量經濟學教材),M.Kandori(進化博弈理論的landmark級的人物),都是當今日本經濟學界大牛中的大牛。

3,理論和計量

中國的經濟學者喜歡搞計量,說中國只有百分之十在做理論都算多了。為什麼呢,中國的近代經濟學是八十年代才真正開始搞起來,而現在大學又有發paper的指標和獎勵,而做計量更容易發paper,有時候都逼得做理論的海外名校的博士在國內任教後,都改做計量了,沒別的,為了好發paper。

日本則相反,理論和計量五五開,這個和日本本身的傳統有關,當然日本雖然比例上日本做計量的比例少於中國,但是這裡面他們的微觀數據做的比中國更細緻詳實。日本為什麼如此重視理論。這又不得不提羅切斯特的學閥們。

4,羅切斯特的學閥們

推薦閱讀:

OECD成員國哪個國家人均收入GDP最高?
什麼是科斯定理?
2017個人小結 & 2018簡要規劃
AI將給我們帶來什麼?
2018W13

TAG:留學日本 | 經濟學 | 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