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丨嘉行神話背後的時代大趨勢 今日楊冪將是明日楊冪之最大敵人

導語:楊冪的嘉行傳媒短短三年估值已達到50億,這是明星對資本家的勝利,也是無數個體價值重新發掘的標杆。資本充裕與互聯網普及造就了個體快速崛起的神話。以IP為核心的閉環運行將成為主流。如果不能自己創立一個生態,那麼快快加入某個聯盟。

在《三生三世》大熱的同時,製作出品公司嘉行傳媒和楊冪也在刷屏資本圈。3月24日,完美世界宣布將投資嘉行傳媒5億元占股10%,嘉行傳媒估值達到50億元。嘉行傳媒是帶著濃厚楊冪標籤的公司,楊冪和其經紀人曾嘉、趙若堯出資成立的西藏嘉行四方投資持有嘉行傳媒38.79%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楊冪個人持有西藏嘉行18.75%股權。曾嘉是嘉行的實際控制人。

50億市值的嘉行是什麼概念呢?對比下老牌一線影視公司的最新市值,華誼兄弟市值287億,唐德影視112億,華策影視196億。光線傳媒281億,曾嘉和楊冪的老東家歡瑞世紀120億。這些一線公司打拚了多年,早早上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根據嘉行的資料,曾嘉2014年10月才從歡瑞世紀的藝人經濟部總監位置離開,如果這個起點當做創業開始的話,嘉行用了兩年半時間就已經市值50億;無疑,這是一個財富的神話。

造就嘉行神話的是資本與互聯網,分別打破了傳統娛樂時代資金與渠道對影視製作與藝人公司的束縛。

首先,要出名就要拍劇,要拍劇先要有錢。在資本緊缺的年代,有錢土豪是行業的核心價值。但是,在資本豐饒的今天,這是一個資本給藝人打工的時代。有個圈內老大哥開玩笑說,有些土豪賺了錢想投資影視劇,目的不純就是為了潛規則明星,結果來了發現是要跪著求明星要錢,什麼潛規則純屬想多了。

明星更要感恩的是互聯網,互聯網與社交網路讓粉絲能夠找到明星,並且沉澱下來,讓他們動輒有數千萬的粉絲,韓星再牛,一個中國一線藝人的粉絲就是韓國總人口。粉絲跟著明星走。在傳統年代,如果一個藝人沒戲演出了,那麼,她慢慢就會從公眾視野中徹底消失。但是今天,她可以天天刷微博,粉絲們還是可以天天看到她,與她互動。

明星是這個時代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名利雙收,以至於一些老演員羨慕嫉妒恨,要對藝人限薪。其實,他們才是歷史的「反動派」。明星的價值實現,是歷史的大勢所趨,是進步,這背後的歷史驅動力是個人價值在互聯網時代的自我實現。只是娛樂明星最容易吸粉,粉絲數又大,價值更容易顯示出來,羅輯思維的羅振宇,一個讀書人的公司現在也估值十幾億了,多少個人自媒體也過得挺好。各行各業,都會越來越多的「楊冪」和「羅振宇」。

嘉行的神話,會刺激這個趨勢,明星們一開始覺得拍戲挺賺錢了,後來發現投資影視股權跟著他們去上市更賺錢。現在他們發現自己成立公司融資估值更高。另一個從歡瑞世紀離開的藝人楊洋與經紀人賈士凱一起成立了悅凱影視,2015年才成立,2016年12月耀客傳媒宣布以4000萬入股,估值八個億。那些一線藝人可能會一個個從大公司脫離,與他們的經紀人成立自己的公司。

這個年代,物質,資本,渠道,都太充裕了。大製作公司是艱難時代的集體庇護所,他們找錢組人搞渠道,眾人拾柴火焰高;但在今天來說,大藝人自己也能做到這一切。製作公司對於他們,也許真的只是製作的價值。不過有意思的是,無論是楊冪還是楊洋,他們的經紀人才是公司的大股東,papi醬和angelababy的經紀公司也是如此。

可以看到這個趨勢,這些新銳的文娛公司,相當大程度都是閉環。嘉行是閉環,自己的IP自己藝人自己的戲;新片場是閉環,自己的社區自己的IP未來也會有自己的藝人;開心麻花是閉環,自己的藝人自己的劇場自己的電影。過去的產業鏈分工源於各種要素緊缺的制約,今天,內容製作公司與IP持有方、渠道方,這些超越他們目前自身能力的範疇的行業上下游,更多是類似一種聯盟,而非簡單協作關係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楊冪,那麼,儘早理解順應這個趨勢,要麼讓自己成為一個小閉環,要麼抓緊找到自己的價值,融入一個個聯盟中去。嘉行神話,會刺激整個行業的去中間化提速。

嘉行的下一步是什麼?無論是嘉行傳媒還是悅凱影視,他們的本質還是工作室。他們起來很容易,長大很難。一線影視公司的市值就是他們的天花板。華誼光線華策各種天時地利還沒能突破的瓶頸,嘉行也很難逾越,這就是行業的地心引力。這個瓶頸就是,將來的楊冪們。嘉行估值要站上百億大台階,光楊冪一個人是不夠的,必須要捧紅新的藝人,但是當新藝人足夠紅的時候,他們又會像當年的楊冪離開歡瑞一樣,離開嘉行去創業。今天的楊冪,就是未來作為老闆的楊冪最大的敵人

推薦閱讀:

你怎麼看待完美世界的代理遊戲《創世戰車》?
完美世界CEO蕭泓:匠心鑄就精品,成功是留給有準備人的禮物
近期DOTA2國服新增伺服器和帶寬遲未上線,傳因完美DOTA2負責人陷入小三門影響工作?
完美世界 DOTA2 官方微博為何會自黑?
如何評價dota2完美大師賽NB 3:0零封VG?

TAG:楊冪 | 完美世界 | 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