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詞話

近日突然來了興緻隨手拿起了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讀了起來,讀的時候心很靜,就讀出了很妙很妙的體會。實乃按耐不住心中的興奮之情,如獲得一樣不得不說,不得不向人展示的寶貝般,想將讀書的過程體會到的感悟一一敘述出來。

先生是按著他的順序羅列了許多精妙之詞,我也不願多做調整,且按著先生的所述,講演起我自己的感悟。

幼時讀詩讀詞時,僅僅是為了記住它,並不求真的理解,亦很難去精確的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意圖。隨著年歲的增長,有時一些詩句竟似「咻」的一聲跳進腦袋中,而其詩的含義也登時分外明了。始知那些或清麗、或艷雅的詩句中大有深意,非有所閱歷不可體悟的到。

倒是近半年來時常有的感悟,但今日且先從王國維先生的《人間詞話》入手,待我細細道來。

鵲踏枝

馮延巳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玉勒琱鞍遊冶處,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飲酒

陶潛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穎亭留別

元好問

故人重分攜,臨流駐歸駕。乾坤展清眺,萬景若相借。北風三日雪,太素秉元化。九山郁整容,了不受陵跨。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懷歸人自急,物態本閑暇。壺觴負吟嘯,塵土租悲吒。回首亭中人,平林澹如畫。

在第一首馮延巳的《鵲踏橋》里,最令我驚喜的倒不是「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倒是下闋的第一句「雨橫風狂三月暮」。好一個「雨橫風狂」的三月暮景,把大雨滂沱四溢、夾風夾雨的三月暮晚之色全然寫出,寫的人心驚肉跳。我想多年後,倚在門前,看著雨橫風狂的春天傍晚,腦子裡一定會回想起這一句,感受在疾風驟雨的暮春之色中那無法言說的寂寥。

在秦觀《踏莎行》中,我最喜的是開頭的兩句,對景色的塑造和渲染:霧失樓台,月迷津渡。這是怎樣一個凄迷混茫的夜晚。在迷迷濛蒙的霧色中看不清那樓宇的輪廓,弦月清照的渡口也彷彿不知所蹤。秦觀用了擬人的手法,但並沒有使整個詞變得活潑,使整個詞的意境變得明快。這兩句竟像是信手拈來、佳句偶成般提筆而出,活脫脫地給我們構建了一個凄迷的朦朧的心裡若倀若失的夜晚,彷彿那迷濛的氣息透過文字活生生的從紙張中向我們襲來。

而到了陶潛的《飲酒》,我才懂得為何千秋詩人那麼多,李白杜甫等獨推崇陶潛。實乃淵明的詩格調太高,心境太超然。讀來時,不覺嘴角已輕輕揚起,心裡一陣釋然。中國的詩人總不免傷春憫秋,而陶潛確然超出這等哀怨的調調,落筆的文字瀟洒肆意,能於鬧市中葆自己的初心,不喜不悲,淡然超群的出世入世,此番境界卻非一般詩人可比擬。文字大開大合,不需精雕細琢,全然勝在境界也。

至於元好問的《穎亭留別》,全詩我不算太喜。但那一句「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實在讓人很是喜愛。我在書中用筆勾畫出,寫下這樣的標註:這一句細品起來實在是妙,像一個極美的運鏡。閉著眼睛細想一下,在帶著寒意的江面上,水波氤氳四起,那不遠處的黑黝黝的山景里,一隻白色的鳥兒徐徐而下。這裡的鏡頭是那樣的緩慢而富有張力,顏色的衝擊是那樣的鮮明卻又和諧。極靜中感受那無盡的曠遠,此種境味可想而知。

詩的好處,有口裡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我情知自己的文字功力一般,遠不可道出這些詩詞歌賦里的玄奧大意,也無法傳達其言語中的精妙。只願自己不會在錯過這些曼妙的詩詞,徜徉在詩人精美絕倫的言辭和構思中,一生汲取其營養,定當受之無窮。


推薦閱讀:

喬植舊年舊詩集
桃紅梨白三月春,賞水墨江南,品詩情畫意(值得收藏)
「偷得浮生半日閑」出自哪一首詩?
《全唐詩》收錄的是唐代多少首詩?
讚美女子品貌的古詩詞~

TAG:古詩詞 | 詩詞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