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借你一雙慧眼,看清強迫里的惡性循環

我們知道強迫症的癥狀表現是由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構成的集合,這個集合裡面包括了想法、情緒和行為。經歷強迫症的折磨是一件非常痛苦、無法受控同時又是徒勞的狀態。這種痛苦嚴重的時候如同地獄般的煎熬;無助與自怨自艾;絕望自己何時才能擺脫;完全得不到周圍人的理解。這一切的一切都在無休止得施虐著每個迫友們,但是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惡性循環。

我們先從想法說起,這個想法通常觀念、表象(出現圖像、聲音)或者是突如其來的念頭和衝動。有了這些想法,你便會有不情願,極其不舒服或者是焦慮的感覺,還有強烈的願望主動地要去做些事情來解救這種痛苦。我有聽到過來訪者說:我覺得有一股力量驅使著我這麼去做,不做不行啊,這應該是很多迫友們的心聲。然後就慢慢變成了習慣性的不斷思考各種想法和方法或者行為上反覆做點什麼來減少這種痛苦,或者避免所謂的擔心的危險事件發生。這整個就是從想法到行為的過程。

這裡面有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就是慢慢變成了習慣性,很多迫友會覺得對應強迫思維的方式已經成為習慣化,這個反應的過程太快了,根本來不及反應並阻止強迫行為。這時候請思考三個問題:這個習慣你想要的習慣嗎?還是強迫症讓你養成的習慣?如果保留這個習慣對你的生活是向著好的發展還是不好的發展?我想答案應該是很清楚的,那既然是習慣可以被養成也是可以打破再重新養成好的習慣的,那麼要打破習慣就需要對這個習慣有一個覺察力,從有意願經歷不習慣開始,而不能把習慣當成實施強迫行為的理由。

第二就是避免所謂的擔心的危險事件發生,我這裡用了所謂的,想說的這些危險的發生只是在你被強迫症困住之後,當大腦里出現了一個想法後被強迫症認同了。所以不管強迫症讓你感覺有多麼真實,它都只是個想法而已。他就是蹲在大腦里的紙老虎,並不是那一刻就在眼前有真老虎,也就是說並不是事實就會發生傷害威脅,所以要想擺脫強迫症就要從看清這個想法開始,想法出現就出現,既來之則安之。去覺察並接納它們的出現,不要抵制也不必排斥他們的出現,更無須當真並為之害怕煩惱,最重要的就是不被它們牽走實施強迫行為。

其實我們也知道雖然道理都這麼說,有不少朋友在事後或者在做諮詢的時候也可以有這樣的意識。但更多的情況是在那一刻是相信不做點什麼真實的危險事情就會發生,或者說如果我現在不做點什麼,萬一危險事情發生我是有責任沒有阻止事件發生的。既然自己也會有意識,我們也是反覆說這只是一個想法而非真實發生,可是為什麼當時就是控制不住強迫行為呢?

這裡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你會認為真箇反覆去做的行為是在解決問題,預防災難發生的,認為是保護自己或者他人的趨利避害的應對行為。但是事實上,這個行為並不是在防止危險發生而是在減少痛苦感受的,是不願意經歷情緒的痛苦才不得不主動的做出些行為的。因為如果是真正的趨利避害的話是不需要反覆的行為表現的,也就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的。

所以說這樣反覆的行為是沒有實際意義的,更多的來訪者會告訴我們只有當情緒不在那麼難受、感覺舒服了就可以停下強迫行為。但是不幸的是,這些行為不總是奏效:痛苦只會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得到緩解,然後又再次出現。然後,你就會有越來越多的強迫行為,以試圖更加徹底的消除這種痛苦,不久你就會消耗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這些行為上,不僅讓你的正常生活受到影響,而且再多再徹底的行為依舊不怎麼管用。就像清洗型的強迫症無論怎麼洗都不會覺得真的洗乾淨了或者你馬上認為又碰到更髒的東西了;檢查型的不斷的檢查還是會感覺有問題,需要更多更廣泛的檢查。所以他是受制於情緒所控的,所有的強迫行為都是為了暫時壓制情緒的,同時也是助長強迫想法的再次調動情緒的,這樣的就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的強迫模式里。

另外在強迫模式里,我們認為永遠不要去分析確認,因為不可能分析確認清楚,你想分析實質是想逃離當前的難受體驗,這時候你就完全被強迫症掌握了,你可能會回顧過去一段時間內自己看到了什麼碰到了什麼發生了什麼,你的初衷是想通過回顧讓確認自己是安全的,但實際上這種被污染的危險的感受反而更強;或者你會逃到將來,這是強迫症會讓你想到後面會發生的可怕事情的畫面場景(比如髒的東西影響到了家人讓他們生病,門沒鎖好煤氣沒有關好造成了損失或者災難,),這樣的場景如同真實發生,從而認為自己有責任去祖師這一切的發生。總之逃避當下的感覺,就會被強迫症套住,越分析確認越搞不清楚,越想越糟糕。這一點還是想說明強迫模式是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如果想要跳出這樣的模式,簡單的說首先就要看清並理解這樣一個惡性循環的模式。那麼正念的練習就是這樣一雙慧眼,正念可以練習一種不加評判的覺知力,覺知想法的出現,體驗情緒的起伏,而你至少不斷的練習專註當下而不參與並陷入惡性循環之中。但是要想擁有慧眼就需要不斷專註正念的練習。


推薦閱讀:

TAG:強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