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說黨史 03 李雲龍的個性

各位同學,下面進行我們中共黨史走進南京高校交流會第二場次活動。

本次活動主題為:李雲龍與21世紀青年的個性發展。

進入到21世紀的今天,世界最大的變化,就是扁平化,我們80後、90後草根不需出門,在家有台電腦就能知道世界各地發生的大事,而且信息還是即時的,當年麥哲倫、哥倫布

用玻璃球跟美洲土著交換馬鈴薯,歐洲人都欣喜若狂,以為馬鈴薯是美味,同樣美洲土著見到歐洲人帶過來的玻璃球以為是寶貝。這就是資源、信息的不對等造成的。如果這一切

發生在今天,必然是天大的笑話。

世界是平的。

這就是網路時代帶給21世紀青年們最大的財富,網路時代把門檻降低,尤其是信息資源的門檻大幅度降低。

21世紀青年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彰顯個性。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PS過的女生,眼睛大大的,表情怪異,姿色出眾點,就喜歡以三點式粉墨登場,還冠以「足球寶貝」、「亞運

寶貝」等名目,男生們都喜歡打扮成小瀋陽,女生們喜歡打扮成李宇春。我認為這些人彰顯的個性,都是膚淺而平庸的個性。

21世紀青年的個性,我認為應該是一種以真性情、真才實學為基礎的個性,我看到每年寒暑假,孫悟空這個人物都要出現在電視屏幕上,為什麼?就因為孫悟空個性突出,他

充滿這人性的光輝面,真誠、勇敢、忠貞、吃苦在前享受在後,他是青少年們永遠的精神朋友。如果現在有部影視劇,讓孫悟空裝扮成李宇春的模樣,小瀋陽的腔調,你們會喜歡

他嗎?

所以,真正讓人喜歡的個性,不是建立在外表上,而是建立在性格和能力上。

但孫悟空畢竟是個神話人物,就跟我喜歡《變形金剛》中的擎天柱一樣,他們都是虛擬人物,那麼有沒有集人性光輝而又能力突出於一身的真實人物呢?

答案是有?

他是誰?

他就是電視劇《亮劍》中的主人公李雲龍。

李雲龍的原形,是我軍二野號稱「王瘋子」的王近山,還有四野膽敢連林彪的賬都敢不買的鐘偉,這兩個人都出身草莽,都沒讀過什麼書,但作戰勇猛,王近山一個團對壘一個旅,活捉對方旅長。鍾偉本來奉林彪之命去攻打敵軍51師,部隊走到半路,發現路邊有敵人休憩,於是違抗林彪之命,突襲敵人,自己打還不過癮,還讓林彪調集部隊來跟他協同指揮,領導愛其才,對抗命之將愛護有加。這兩個人1955年解放軍授銜時,都授中將軍銜。

電視劇《亮劍》根據都梁長篇小說改編,凡是影視改編,大都糟蹋原著,但我認為電視劇《亮劍》則是對原著小說的再升華,尤其是對李雲龍這個主人公,儘管他是戰爭時代的

人物,但完全不同於過去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種「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同志們—」高大全形象,他身上洋溢著21世紀的中國,就是時下非常稀缺的人性光輝,我想這也是為

什麼有那麼多人,喜歡李雲龍的原因。

21世紀的青年人都喜歡自己有魅力,有個性,但魅力個性應該以什麼人為榜樣呢?我認為李雲龍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具體說來有以下四面:

第一面:激情

曾經有人這樣評價中國革命:如果沒有周恩來,中國革命的熊熊大火將熄滅下去,但是如果沒有毛澤東,中國革命將沒有火焰。

將火焰點燃的人,必須要有蓬勃的激情。

李雲龍,無疑擁有熱烈的激情,這也是他深受觀眾喜愛的第一個原因。大家看整部《亮劍》全集,李雲龍都有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嗓門大,嗓門大是內心激情滂湃的外在表現,這個嗓門有著獨特的功用,是李雲龍成功的一大法寶。

第一,首先是鼓動起氣勢,無論是突圍、衝鋒、還是鼓舞鬥志,李雲龍都能把火星變成熊熊大火。

第二,是有高度的感染力。李雲龍是一個天生的演說家,他樸實無華的話語,配合上的他的大嗓門,讓他洋溢這獨特的人格魅力。獨立團剛被日本鬼子特工隊偷襲,損失慘重,

士氣十分低落,但李雲龍用狼做比喻,讓處於失敗困境中的獨立團變成狼,而且還要變化成嗷嗷叫兇狠的狼。

戰爭,不是在實驗室里做科學試驗,做試驗只要按照步驟一步步來,是可以預料結果的,但戰爭不一樣,戰爭講究一個「變」字,在轉瞬萬變中尋找機會,如果按照嚴格的戰爭

邏輯來就有一個成語:紙上談兵。戰國時期,趙國大將趙括就是因為太拘泥與兵書而被秦將白起打敗,40萬趙軍被活埋,史稱「長平之戰」。因此,很多戰役完全是憑藉激情而打,比如劇中攻打平安縣城這一戰役,敵我態勢是敵強我弱,但李雲龍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這種戰役你如果寫成詳細的戰鬥計劃書,搞個SWOT分析,肯定是輸大於贏,但李雲龍依靠著自己急於想救老婆的激情,硬是迎難而上。

正是他的激情,才把戰爭都本來處於平靜狀態的積極因素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扭轉局勢,顛倒乾坤。如果沒有充足的激情,是沒有如此果敢的魄力的!

正擁有洶湧如大海一般的激情,李雲龍才無時無刻不充滿著旺盛的鬥志。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因為李雲龍的激情,獨立團本來頹靡的氛圍,被他的激情一掃而空,全團

戰士真的從失敗的群羊,變成伺機而動的猛狼。

第二面:情字為先—對領導忠、對同事誠、對親人愛、對下屬護

儘管《亮劍》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視劇,儘管《亮劍》沒有像其它電視劇一樣,以男女愛情為主線,但這部劇依然讓人強烈感受到強大的人性光輝。毛澤東這樣的偉人,讓我們

仰視,因為他有太多的智慧,他的歷史知識可以到任何一所大學當歷史教授,能帶博士生,我們根本無法效仿,所以我們感覺偉人離我們很遠,但李雲龍卻不一樣,我們真正感受

到一個生活在現實當中的人,幾乎每個觀眾都把他當成知心朋友,有人說李雲龍就是「共產黨的流氓」,但他卻是「人民的流氓」,他說話低俗,但那卻是真實反映,他沒讀過書,你讓他一開口來幾句孔子曰或者英語,只能讓人感到假。我們喜歡李雲龍,其實是有強烈的現實背景的,就是李雲龍現在身上洋溢的精神品格,正是21世紀青年們所比較稀缺的,詳細說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對黨和領導忠

李雲龍出身貧苦,父母早亡,因為共產黨的帶領和培養,他才擁有一個可以施展才華的舞台,他對提供他舞台的領導是非常感激的,他有別具一格的戰爭指揮能力,但如果沒有

領導的愛護,他也一事無成。全劇沒有一集是直接反映他如何對領導表白忠誠的,但我們卻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對領導的忠誠。比如他搞來一個營的騎馬裝備,儘管在極端困難的情

況下,他還是大部分貢獻給旅長。特別是在抗戰勝利後,面對知心好友國民黨師長楚雲飛的盛情邀請—盛情背後就是準備翻臉的鴻門宴,李雲龍既不為楚雲飛的高官厚祿所喜,也不因楚雲飛的鴻門宴所懼怕,他拒絕的原因非常樸實,就是在快要餓死的情況下,蔣介石沒有幫忙,而共產黨讓他有了活路。當李雲龍的岳父因為政見不同而對共產黨政策有所微詞時,他怒髮衝冠,以真性情的流露,表現對共產黨的絕對忠誠。

正因為他無限的忠誠,從八路軍副總指揮、到旅長等大小領導,都對李雲龍採取包容的態度,李雲龍多次違抗軍令,但領導還是採取保護的態度。

2、對同事誠

李雲龍做人不虛偽,當然表現在對同志上,政委趙剛初來乍到,他對趙剛借酒水譏諷:不會喝酒,打什麼仗?這跟毛澤東「不吃辣椒,不能搞革命」有異曲同工之妙,其實都是

拿個人喜好作為評判同事的標準。這就是李雲龍真誠的表示,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無半點虛偽。

在工作中,李雲龍對趙剛冷嘲熱諷,甚至惡言相向,這是他討厭政委的態度決定的,他認為政委都舞文弄墨,對於革命無貢獻。但當趙剛在血腥的戰場上表現出神槍手的本事,又把武藝高超的和尚推來保護自己時,他完全扭轉對政委趙剛討厭的態度,變的喜歡。這種喜歡不是建立在物質上,而是建立在情理上,政委趙剛以真摯的同志感情慢慢融化李雲龍對他的誤解甚至敵視,同時也以自己神槍手的本領征服李雲龍這樣的草莽英雄。

真誠,使李雲龍和趙剛儘管文化背景懸殊太大,性格迥然不同,但兩人卻最終走在一起,成為性格互補、能力互補的高效團隊。

3、對親人愛

李雲龍的親人,一位是他的前妻秀芹,一位是他後來的妻子田雨。

儘管李雲龍跟秀芹的感情歷程時間非常簡短,甚至連中國人婚姻的「洞房」儀式都沒有完成,但並不影響對秀芹深深的愛,既然相愛,就應該全力以赴的愛,所以當秀芹被日本

特工隊偷襲帶走後,他「衝冠一怒為紅顏」,在強烈援救老婆的衝動下,不顧敵我態勢,發動攻打平安縣城的計劃。可惜秀芹死於援救行動中,李雲龍自知沒有上級批准調動部隊

罪過甚大,他來到秀芹的墳前吐露心跡。他的表白沒有甜言蜜語,也沒有現在80後、90後標新立異、震撼耳目的形式,但衝擊力卻非常動人,尤其是他那句「我的半條命也埋在這

里」,惹的警衛員和尚淚水嘩啦啦流淌。

田雨出身書香門第,受過高等教育,對繪畫、音樂有著非同凡常的喜好,要擱現在放在大學裡,應該是校花一級的萬眾矚目的對象,是男生的大眾情人,照例說她跟出身草莽的

李雲龍不會有交集的,但在特殊的背景和緣分下,讓兩人跨越文化背景迥異、年齡代溝的問題,走到了一起,而且是一輩子走到了一起。在愛情的初期,田雨對李雲龍是崇拜,但

崇拜產生的愛情,導致婚後兩人趣味差別很大,漸漸產生分歧,甚至隔膜,這時候田雨的同學,智商、情商非常高張百鹿創入李雲龍的世界。張百鹿展開對李雲龍的猛烈愛情攻勢,她放下自己的專業,去研讀跟女人八杆子都打不著軍事書籍,就是為能和李雲龍更好的溝通。李雲龍也視她為紅顏知己。從表面上看,李雲龍和田雨的愛情,受到威脅,但田雨在李雲龍老戰友和知心好友的幫助和建議下,巧妙的化解感情危機。

李雲龍面對親人—自己的老婆,同時也面對張百鹿,依然話語非常樸素,卻依舊很動人:我身體內流淌著田雨的血,如果背叛,我會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的。

是李雲龍對兩位親人的愛,使他的愛情儘管沒有羅密歐和朱麗葉那樣曲折,也沒有王子和灰姑娘那樣浪漫,更沒有泰坦尼克號那樣生離死別,可卻依然感人肺腑。

對愛情的忠誠,在今天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有多少人能完全做到?

4、對下屬護

一個人一生有兩大幸運,第一是找個好老婆,第二就是有個好領導。

李雲龍不是那種念稿子擺架子的領導,他征服下屬的法寶就是放下自己的架子,以性格和能力征服下屬,在關鍵時刻,他甚至放棄自己的安全、官職去保護下屬,為下屬報仇雪

恨,得到的只有下屬的一樣東西:心。

在突圍中,營長張大彪負傷掉隊,李雲龍不顧個人安危,端起機槍,又殺回頭,背起張大彪就走。

和尚魏大勇武功高強,又有多次戰鬥經驗,當連長都綽綽有餘,但他卻心甘情願的給李雲龍當一名普通的警衛員—警衛員的發展前途比連長發展前途要小的多,你就是當毛澤東

的警衛員張世祠,現在又有幾人能記得?如果和尚不給李雲龍當警衛員,可能發展到後來,就是許世友第二,開國上將。在李雲龍發高燒,行動遲緩的情況下,是和尚背起李雲龍

突圍,又徒手單人擊斃前來圍剿的日偽兵。在重病中,又是和尚,強行馱來老醫生,給李雲龍治病。

和尚的話語也很感人:團長給俺臉,俺得兜著,給多大的官都不趕,情分比啥都重要。

當和尚遭土匪暗算不幸犧牲,李雲龍為給和尚報仇,不顧黨的政策—大家別以為政策不重要,共產黨最看重政策,毛澤東說:政策是我黨我軍的生命,也不顧死黨孔傑的勸告,

帶人圍剿土匪老窩,手刃殺害和尚的二號人物山帽子。大仇得報,可李雲龍卻因此官降三級,當營長。

大家都看到當李雲龍遭炮彈襲擊昏迷不醒,偵察連連長段鵬歇斯底里,甚至失去理智挽救李雲龍的樣子,可大家並不以這種失理性行為是一種錯誤,因為就在於他是在一種友情

的催動下的行為,下屬能有幾人對領導忠誠如此?當段鵬因男女問題而差點失去政治前途,又是李雲龍關鍵時刻,挽救段鵬的政治命運。

對下屬推心置腹的愛護、保護、疼護,才是李雲龍擁有強大的個人魅力和凝聚力。

第三面:亮劍精神

我個人建議大家少看點綜藝節目,那些節目對侮辱和降低中國人智商做出了傑出的不可磨滅的貢獻。大家不要想看,看只是一種娛樂,我建議大家要學會思,思才是人跟人差距

的原因,全人類只有高矮、性別、膚色之分,沒有超人和凡人之別,誰見過四隻腳四隻膀子的章魚人,那是《蜘蛛俠》裡面的幻想故事。

西方有騎士,日本有勇士,咋們中國在大秦帝國以前,個個也都是戰士。那時候的歷史書最多的一個字就是:閥。就是天天打仗,孔夫子帶著他儒家學說到處銷售,沒人願意理

他。毛澤東說天下大亂好,文革趕不上那個時候,文革是無組織無紀律的亂,紅衛兵那叫兵嗎?穿身制服,帶個軍帽,膀子上掛個紅招牌,手上再把弄個軍用皮帶,這就叫戰士?

紅衛兵就是今天的憤青,做壞事一哄而上,要給他們認壞事,就一鬨而散。今天誰敢站出來說自己是紅衛兵?

所以我們要感謝劉邦,他建立的漢朝樹立起我們今天所有中國人的民族精神,儒家文化。如果項羽一統天下,我估計中國人個個都是成吉思汗,以看他人流血為快事,這就是民

族性格的原因。德國人就很好鬥,鐵血宰相俾斯麥上大學就喜歡跟人決鬥,我們「東方俾斯麥」李鴻章到德國考察,兩個俾斯麥相會,西俾斯麥送給東俾斯麥一個名片,有一隻巴

掌大,東俾斯麥很生氣,名片做的比我的大,明顯就是說比我大嗎?於是做個有臉盆大的名片回送給西東俾斯。西東俾斯也很生氣,勇敢提出:我們別搞這些虛的東西,誰大誰小,找個地方單練。東俾斯麥淡然一笑,答:我們乃中華禮儀之邦,舞刀弄槍,你找伊騰博文。伊騰博文當時是日本首相,也號稱「東方俾斯麥」。東俾斯麥見此回答,更加生氣,就跟喬風跟慕容復齊名一樣,感到受到很大侮辱,從此他認為配和自己齊名的只有伊騰博文,這不是誰國大國小決定的,而是民族性格。俄國的普希金一手拿筆杆子寫情詩給情人,一手拿槍杆子跟情敵決鬥,結果槍法不準,死在情場上。哪像中國的徐志摩,輕輕的來輕輕的走,什麼都不帶。

漢朝確立起儒家文化,再加上中國封閉的地理環境,使中國人的性格中缺乏海洋文明的冒險探索精神,也缺乏草原文明的開拓進取精神,我們儒家文化以滿足為幸福,以忍讓、

順從為美德,以武鬥為可恥的行為。南京大屠殺日軍48000人,中國軍隊12萬,再加上城市居民,在人數上絕對佔優勢,但南京最後沒有變成西班牙的馬德里,而是變成日軍的殺人

試驗工廠,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缺乏拚死反抗的民族精神。

所以,李雲龍的亮劍精神—狹路相逢勇者勝,讓廣大國民重新感受到狼性法則的魅力。

在自然界所有動物中,只有狼還沒有被馴化,你見過把頭伸到鱷魚、老虎、獅子嘴巴中的,你見過把頭身到狼嘴巴里的嗎?

李雲龍跟狼一樣,有一種桀驁不遜的氣質。

亮劍精神,並不是張飛式的莽撞,而是狼性法則的具體表現。

在《亮劍》結尾,李雲龍系統總結了亮劍精神的原則:

1、頑強的戰鬥意志:古代劍客明知實力不敵對方,可仍然膽敢戰鬥到底,即使倒在敵人的劍下,也雖敗猶榮。

中共黨史和人民解放軍軍史,是我們草根創業的最佳範例指導。人民解放軍八一南昌起義,掛的牌子不是共產黨的招牌,也不叫解放軍,而是國民黨的招牌,穿的服裝也五花八

門,用的武器也奇性怪裝,軍閥、國民黨、日寇都視共產黨的軍隊為心腹大患,但人民解放軍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起原因之一,就是共產黨軍隊的主要加入者,為

草根階層。這個階層顯著特點就是頑強的戰鬥意志。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秋收起義,雖多以失敗告終,可共產黨軍隊卻並沒有因此喪失戰鬥意志而一蹶不振。第五次反圍剿,長

征兩萬五千里,皖南事變,共產黨的軍隊一再遭遇挫折,可卻始終昂揚著頑強的戰鬥意志。

亮劍精神,就是解放軍的戰鬥意志,就是解放軍的軍魂。

2、卓越的領袖—組織靈魂的締造者

李雲龍談到組織文化,共產黨軍隊的組織文化就是亮劍精神,這種精神不是從天而降,而是共產黨的軍隊從一開始,就有一大批卓越的人才前仆後繼,也就是組織的締造者們

創造出這種文化。軍閥、蔣介石的軍隊在思想上、組織上最大的特點和缺點就就是散,也就是沒有凝聚力,基督將軍馮玉祥手下有十三太保,尤其是石友三,先後效忠軍閥、蔣介石、共產黨、汪偽,可朝降暮叛,根本沒有忠誠度可言,蔣介石軍隊內部也是派系林立。

一個卓越的組織離不開先進文化的建設,而文化建設跟這個組織的締造者的文化有者直接的關係。

3、組織文化—繼承傳統,超越未來

從軟弱到強大,從受人宰割的羔羊,到變成拿起武器奮起反抗的戰士,這就是組織文化的影響,也就是你所在組織氛圍的影響。

每個加入新組織的人都會深受這個組織的影響,蔣介石1927年定都南京,也曾信誓旦旦提出四大措施:要接近民眾、要發展實業,可後來貪污橫行,新進國民政府的人也有很多

熱血青年,但最終在繼承醜陋傳統的過程中喪失自我。

建議大家看一本小說《滄浪之水》,裡面講述了官場傳統對人性的影響。

李雲龍把自己的亮劍性格注入到自己所帶領的團隊中,創造出一種與眾不同的團隊性格,他既是一位傑出的個人英雄,也上一位傑出的組織文化創造者,戰士們繼承傳統,超越

未來。

今天我們解放軍還在不斷的繼承傳統,98年抗洪水泛濫、救援玉樹地震,都是我軍發揚軍民魚水情傳統的外在表現。

上面談到李雲龍性格方面對我們21世紀青年們的啟示,希望對大家的個性發展有所幫助,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中國古史-周公封建-周公建周
趙氏文化篇詩歌,趙家人必看,一個傳奇顯赫的名門望族!
(偽硬核向)以八旗陣亡將領為依據點評明末英豪(1)
辛亥革命對近代中國的影響是什麼?
皇帝與妃子相差近二十歲的姐弟戀,是否是真愛?

TAG:中國歷史 | 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