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中國:英雄與理想主義的末路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這句話如今聽來特別刺耳,因為,這是一個沒有英雄的時代,當代中國是英雄與理想主義的末路。

當代中國沒有英雄氣質,究其原因,在於其根深蒂固的「農民氣質」。

英雄氣質不是哈姆雷特式的悲情氣質,也不同於項羽「不肯過江東」的硬氣,更不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蠻氣。英雄氣質是什麼?是慷慨激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正氣,是改天換地——「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的霸氣,是壯志凌雲——「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大氣,是義無反顧——「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義氣,還是砥礪不屈——「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

而農民氣質又是怎樣的呢?農民曆來是中國最實際也是最現實的群體,他們不講虛無的理想與縹緲的情懷。良善的農民踏踏實實、勤勤懇懇、不幻想,現實也務實:深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不善的農民則是一枚硬幣的另一面,懶惰貪婪、狹隘自私、現實卻刻薄:薄情寡義,唯利是圖。

當代中國,時人常言:「往上數三代,都是農民」,而我這裡所說的「農民氣質」已經不囿於農民身份,而是講的一種普遍存在、不限身份的精神面貌和人格氣質,這也正是當代中國的整體精神風貌和人格氣質。「槍打出頭鳥」、「悶聲發大財」、「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黑貓白貓,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在這樣的氛圍之下,人人現實到「令人髮指」的程度。

這個國家曾經很闊,後來家道中落被人狠狠欺負,再後來白手起家漸漸恢復了往日的榮光。雖然他的手頭富裕了,然而這麼多年精神上的貧瘠、思想上的匱乏,讓他一點也不具有浪漫氣息,加之文化大革命的陰影讓他更加堅信「實事求是」的原則。當代中國,幾乎沒有英雄與理想主義的土壤。正所謂大道興隆,仁義自然會流行於其中,也自然不覺得有倡導仁義的必要。等到需要崇尚仁義的時候,社會已經是不淳厚的狀態了。某種德行的表彰,正是由於它們特別欠缺:在動蕩的社會環境中,仁義、孝慈、忠心等美德就會顯得十分寶貴,猶如雪中送炭,病中送葯。因此,偉大的英雄必定是以同樣份量的邪惡為涅槃,這樣才能成就他的偉大。

理想主義的英雄和現實主義的農民,一個是天空,一個則是承載天空的大地。亦如你望見了高山卻不能直抵高山,因為你還有很遠的路要趕,很高的山要爬。你的理想與情懷不必是改天換地,還可以是路上的酒、雲上的光和雨後的虹。

*************************************************************************************************************************

個人原創,歡迎討論。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2017.9.10

推薦閱讀:

生而為人的理想
理想主義與人性的碰撞

TAG:理想主義 | 英雄主義 | 現實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