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帶你了解貴州黔東南侗族的掃墓風俗

清明節到了,鄉里鄉外開始忙活起來,儘管各地風俗不同,但都是祭拜祖先的節日,在侗鄉,清明節普稱「掛青」,顧名思義,在接下來的文章里你將了解到「掛青」兩字與侗族掃墓風俗有很大的關聯性。

侗族的祭品通常是酒、肉和黃糯米,簡單的三種食材體現了侗族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豪爽性情,這些食材在準備過程中卻很講究,酒是自家釀的糯米酒,肉是大塊的白煮肉,肉在煮的過程中不能翻面,不能蓋鍋蓋,待肉煮至半熟插上兩根筷子放到碗里就不再動了。黃糯米是用植物葉染黃的香禾糯。

做黃糯米飯植物叫密蒙花,侗語直譯叫「苟初」,每年清明節左右開花,能夠將糯米染黃的是它小小的花,當花凋零之後也就沒有了染色的作用,侗族人會在它花開茂盛的時候拿到太陽底下晾乾,等它完全乾的時候存放在密封的袋子,這樣一來即使年底也能吃到香氣四溢的黃糯米飯了。

製作黃糯米時,要將密蒙花放入滾水裡煮幾分鐘,很快就能得到黃色染料,待水冷卻之後過濾雜質,將糯米浸泡在染料里4小時左右(有的人泡一整夜,上色比較深,糯米也會比較軟糯),蒸熟即可!

蒸熟的黃糯米顏色鮮亮,清香可口,不僅是侗族清明節必備祭拜食物,也是侗族一大特色美食。

侗族人掃墓,會從墓地周圍的雜草開始,用鐮刀割除雜草,修補坑洞,然後將紙錢鋪滿墓地,這是為祖先房屋「上瓦」的意思,再取一根茂綠的樹枝插在墓中央,掛上紙錢和花飾 ,為祖先修飾房屋的工作算是完成了。

修繕墓地之後,接下來是祭拜,燒紙錢將準備的好酒好肉在火上轉一圈

侗族掛青

插在墓地上翠綠的樹枝,這或許是侗族人稱清明節為掛青的緣故。掃墓之後會帶一根同樣茂盛的樹枝回家,插在大門前,用紙錢裝飾。要是哪家門前有掛滿紙錢的樹枝,就知道他們家已經「掛青」了。

三龍侗族珍艷_原創圖文

原文查看


推薦閱讀:

水煎包可以在家自製嗎?
哪些食物的營養最高?
單縣傳統名吃吊爐燒餅,吃過的都愛上了它

TAG:侗族Gaeml | 美食 | 旅遊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