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氏感狀的發給和成立

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大大滴獻醜

主要是因為我剛上高一,目前比較閑,想試下自己的半桶水日語如何,且邊翻邊學,於是打算翻譯下秋山伸隆《戰國大名毛利氏的研究》中的一些章節(第二章毛利氏感狀的成立和發展)。所以有了下文,拿出來給大家科普(出醜)下。(比較坑,請謹慎閱讀)

開頭

感狀是對參加合戰的有功武士,賞賜發出的文書。自鎌倉時代後期、南北朝到江戶時代為止的感狀多有流傳,而到了戦國時代感狀是大量發行。(感狀既是主公對武士表現的肯定,也是主公對武士表示信任親近,取悅籠絡武士的途徑。在另一方面,感狀是武士一生的榮譽證書,足以讓武士揚名,在某些地方擁有不同的待遇,比如失業的武士投奔下家時可以呈上感狀來告訴新主君自己過往的英勇事迹。)可對於感狀的功能和其與古文書相關的樣式,目前的研究大體上現狀不怎麼樣。例如,除了非書面形式外,包括欠年貢的書信都用「謹言」或者「恐恐謹言」作為結尾的書信形式,(這是很常見重要的樣式,)但就關於這種書信形式的功能和意義的深入研究都缺乏。

再者,根據足利尊氏和足利直義兩兄弟發給的感狀的恩賞語句,恩賞內容的確定性不同,羽下德彥推移兩者的關係。羽下的研究方法是受到漆原徹對南北朝守護髮給文書的語言格式,機能的分析以及對戰國時期感狀的考察的研究影響。(綜上,研究一定範圍內的某一家武士發給的感狀對探討這一家武士的內外關係,權力架構,某件事情的處理等有重大意義,感狀非常值得研究。)

所以本章就來探討國人領主—戰國大名毛利氏發給的感狀。以書狀形式,書下形式為順序探究。接著就以關於感狀形式的變化來考察開啟本章。

(括弧中內容是我加的)

剩下的內容以書中的『節』為單位,不定期更新。敬請關注(小心被坑)


推薦閱讀:

《八百里尋父記 東海道參拜行》,你國藥丸
看看人家山口組多有追求!這些四字成語是他們的新年座右銘
上杉憲政日記(2)
為什麼鑒真和尚要東渡日本?
甲午戰爭中日本的民族英雄,是嘴裡含著喇叭死去的男人

TAG:日本戰國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