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六十三 文筆山

文筆山:貴港的文脈山

文筆山,光緒貴縣誌中雲「在郭南里縣南,與南山並峙」。在南山二十四峰中是僅次於寺山-獅頭山而排名第二的山峰。文筆山厚重端莊,在西邊看像支毛筆頭,從東望像只猴子,往北眺望像一尊觀音。文筆山山腳下有一池塘,稱為獁騮塘,獁騮塘正如文筆山的墨硯,使得文筆山好比一支神筆,大地為紙,獁騮塘為墨硯,而每當夕陽西下時,文筆山的投影便剛剛落在其東南方向的風浪山、屏風山、望夫山、蓮花山這串山體上,組成了南山「第二十五峰」的「筆架山」,另外作為墨硯的獁騮塘即使是乾旱的年份也從來沒有乾涸過,因此被邑人視為神奇,更將此喻作貴港之文脈山,貴港市轄區明清兩代出了十位進士,近二百個舉人,二百五十多個貢生,可謂文勢鼎盛,文人輩出。

後來民間盛傳一個傳說,是一位外地人到貴任州官,聽聞了文筆山的傳說,便一心想破掉貴邑之文風,最後想了一計,在獁騮塘上修建了一座橋,將獁騮塘一分為二,使得文筆山再也噍不到獁騮塘,這樣文筆沒有了墨汁,成了無源之水,成了一支廢筆,結果後來貴港真的是文勢漸弱,文人輩出的盛況不再。

文筆山與已被一分為二的獁騮塘。拍於2011年,上同。


南山公園入口處,攝於2018年2月。

遠望文筆山(按:不知為何又叫雞奀山),攝於2018年2月。

【楊旭樂圖/文】

原文地址:貴港文化遺產之六十三 文筆山 - 抓拍貴港 - 紅豆博客

推薦閱讀: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四十七 紫江亭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四十三 鐵巷朽榕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中共廣西省「一大」舊址
【貴港文化遺產連載】之四十六 新寺遺址

TAG:廣西 | 貴港 | 城市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