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改變再成長

對於「成長」這個詞,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給出不同的詮釋。在我這裡,我想給出這樣的詮釋:學習改變再成長。

我是在2016年8月25日接觸到了「得到」APP,於2016年10月18日訂閱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直到今天,2016年11月24日,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學習與思考,讓我真實地感覺到了自己的「成長」,感覺到了自己在「求知」路上的改變。今天是「感恩節」,藉此機會,我要對所有陪伴我一起成長的親人、愛人、朋友、同事以及敬愛的李笑來老師表達感激之情。

自從學習了《通往財富自由之路》這個專欄,時間雖不是很長,但我也想談一談自己的「成長」心得。若是能有機會與大家共同分享我的成長曆程,那就太好了。我想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談一談「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帶給我的「成長」與「改變」。

真實地去踐行:「徹底戒掉自己的抱怨」

「徹底戒掉抱怨」,這幾個字每天(不是幾乎)一定會常在我的腦海中回蕩多次。我是一個北漂,來自農村,2014年大學畢業後就來到北京工作。在這個大都市裡,巨大的壓力是難免的。沒有北京戶口,沒有關係背景,唯一有的,就只剩下我自己僅有的一份熱血與激情了。我知道,在北京,所有的一切,必須靠我自己。

以前每每想到這些,我曾會抱怨自己的出身卑微,抱怨自己的能力不夠,抱怨自己的無能。關於「抱怨」,近段時間,我一直在反覆地閱讀專欄的文章和學員們的評論內容並不斷思考,每一次思考過後,自己都會有不一樣的認識和收穫,而且這種認知是逐漸加深的。我對自己進行了客觀地分析和定義,我以前,確確實實經常抱怨,甚至已經在不經意間形成了「習慣性的抱怨」。現在回過頭想想,即使抱怨了,吐出了心中一時的不愉快,可是結果並沒有朝好的方向發展,反而變得越來越糟糕!

抱怨會影響自己的心情,使我對做其他事情毫無積極性,有時甚至會讓自己感到極度地懊悔,並且絕望。現在想想,真的好可怕。現在我在不斷地加深自己對「徹底戒掉抱怨」的意義的理解與認知。我漸漸覺得,「抱怨」其實就像是一記慢性包著糖衣的毒藥,喝下去會一時解渴,甚至會喜歡上這個味道。若是不及時發現,結果只能是越毒越深,從而更大程度低影響了自己對待人生,對待生活,對待工作,對待家人,對待朋友的態度。我決心做出改變,要去踐行,我要用積極地態度徹底地戒掉消極的抱怨!

學會「看得見別人的好」

我覺得,「看得見別人的好」是一種態度,也是一種「格局」。而對於這種態度與格局,我想用另外一個大家經常說的詞來表述,那就是「正能量」。我們常說,他是一個很有「正能量」的人,我覺得,這是我們對一個人的一個很好的綜合評價。生活不易,做任何事情,要想成功,真的是很困難,這對於任何人都是一樣的。

當別人成功了,生活過得好了,我以前確實看不得,心裡總會感到很失落,很自卑,這種感覺從哪裡冒出來的,我也不知道。現在我明白了,那是因為我的思想中產生了「負能量」,我看不見別人的好,我看不得別人的好。當有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是很可怕的。它打消了自己的積極性,萌生了抱怨,對自己不自信,對眼下的生活、工作沒有動力與希望…所以,要徹底拋棄它!

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要學會「看得見別人的好」,向他人虛心學習,這是一個提升自己的快速通道。不斷地以積極的態度處世,就能夠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格局,想一想,這是多麼的重要啊!要給自己正能量的生活態度,要敢於去發現、去看見別人的好,才會讓自己的人生陽光起來,才能獲得新生。

重新認識「元認知能力」

說實話,我現在每天看手機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好幾倍,我在找原因,是什麼原因呢?當我看看自己在「得到」APP的學習時間柱狀圖時,答案呈現在了我的眼前。我不禁也很驚訝,自己竟然連續在得到上學習26天了,沒有間斷。這個時候,回過頭來看看以前浪費掉的時間,剩下的都是悔恨。

我以前常會在無聊的時候玩遊戲來打發時間,現在逐漸地擺脫了無聊,因為我越來越喜歡「得到」APP提供的各類欄目,尤其是喜歡「隻字不差」地閱讀李笑來老師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我很享受這個過程,這是一個自我挑戰的過程,是一個逼迫自己內心平靜下來的過程。

一篇文章,從頭到尾,隻字不差,仔細琢磨,反覆思考,是對自我思想的一種洗禮,是對自我認知的一種提高。此刻,玩遊戲,我會覺得這是在浪費我自己寶貴的時間。對於我自己來說,萌生這種想法和意識真是我的一個巨大的改變!我現在知道了,這就是我自己的那一部分「元認知能力」被激活了。

從2016年的10月份開始,我決定了一件事,就是每個月為自己投資500元錢進行學習(結合自己目前的經濟能力)。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專註」地去學習,讓自己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激活「元認知能力」。我覺得這種學習方式真的很棒,第一次投資就是購買「通往財富自由之路」。我相信自己的選擇,我也相信我會逐漸地激活自己的「元認知能力」。因為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有成功地開啟自己「元認知能力」的大門,才能夠真正地踏上「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我是一個90後,同事、朋友們常說,看我平常與人溝通、做事像個80後,我自己倒是沒有什麼感覺。也許,是我給他們的印象比較成熟一些吧。說白了,就是說我長得著急了一些唄,心理年齡要比實際年齡大一些。但是,我覺得這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也許讓我在為人處世上可以比同齡人多得到一份認可與信任。

在很大程度上,我個人對自己目前這一階段成長曆程的認知就是:改變。也許你會覺得我很矯情,在這胡說八道,但是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至少,這種感覺就是來在我自己大腦中最真真實實的反饋。而且,我也堅定地相信,你也會對此有某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說到「成長」,我們每一個人都在以我們各自不同的方式進行。從來到這個世界開始,我們就在不斷地成長,身體上的成長、智力上的成長以及能力上的成長等等。我認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多維度的綜合體。不論你現在多大,你的成長經歷都承載著你所有的一切。既然有成長,那你就必然會發現自己有所改變。反之,因為你做出了改變,所以你會成長。我這樣來表達,不知是否恰當,但是在讀這句話的時候,請你細細地回顧一下自己這些年的「成長」與「改變」。這樣,你的內心自然會告訴你最真實的答案。

張泉靈說:「只有改變才能看到未來。」她在北京大學的那一次演講,確實對我的思想意識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於未來,我常常也會感到迷茫、彷徨與無助。但是,我深深地知道一個道理,「花再多的時間陷入到那種迷茫、彷徨與無助的狀態中都是徒勞的,不可能給你帶來一點點益處,反而會讓你越陷越深,越來越消極,最終死在自己所營造的那種可怕的狀態中」。

最後,我想引用李笑來老師在其著作《新生—七年就是一輩子》里的兩句話:

學習的結果是不可逆的,尤其是對生活的影響更是不可逆的—學了卻沒有改變生活,那其實就是根本沒學。

真正使人進步的其實只有兩個字:踐行。切忌:只有行動才能發生改變。

怎樣才能做出真正的改變呢?其實很簡單,就是「踐行」。寫著寫著,我突然間意識到一個道理:「學習-改變-成長」,這三者是一個閉環的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促進。所以,我將這篇文章的標題取為《學習改變再成長》。「只有行動才能發生改變,只有改變才能讓你成長。」這句話,讓我們共勉!

前途

2016年11月27日夜 於 蘇州
推薦閱讀:

2017再見,2018你好
你是不是也慢慢成了油膩的大人
向內打破,為成長賦能
實用的成長進化論——接納自己,走出改變人生的第一步
在改變中得到更大幸福

TAG:學習 | 改變 | 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