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至死

《娛樂至死》在開頭就說想告訴大家的是,可能成為現實的是赫胥黎的預言,而不是奧威爾的預言。公眾沉醉在現代科技帶來的種種娛樂消遣中,對於自相矛盾這種東西已失去了感知能力,為了這樣的公眾,處心積慮掩蓋事實顯然是多此一舉。赫胥黎肯定會贊成羅伯特.麥克尼爾的話:電視就是奧爾德斯.赫胥黎《美麗新世界》中的解憂丸。控制人們的不是「老大哥」,而是電視上的「好迪都迪」。

波茲曼想抨擊電視文化對美國文化的惡劣影響。娛樂節目的泛濫,很多電視節目的目的就是越短越好,避免複雜,無需精妙含義,用視覺刺激來代替思想。電視本身的性質決定了它必須捨棄思想,迎合人們對於視覺快感的需求。

而波茲曼更加想告誡和自己一樣的知識分子。「我們的神父和總統,我們的醫生和律師,我們的教育家和新聞播音員,都不再關心如何擔起各自領域的職責,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轉向了如何讓自己變得更上鏡。」他認為大家應該回到自己的工作和思考,而不是一味追求曝光度,在電視中侃侃而談,凸顯出自己的成功風範。

美國前總統查德.尼克松曾把自己的一次競選失敗歸罪於化妝師的蓄意破壞。似乎外表不行的人已經被剝奪了競選任何高層政治職位的權利。這也是一個諷刺,政治家原本可以表現才幹和駕馭能力的領域已經從智慧變成化妝術。電視形象或多或少會影響公眾的印象。而林肯的照片沒有一張是微笑的,在電視上的政治形象,他顯然不太合適。形象政治為了起到心理療法的作用必須捨棄真實可信的政治內容。

在印刷時代,我們通過厚重的文字來獲取知識,進行深度思考。而娛樂文化讓我們沉浸其中,駐足不前。中國的電視文化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潮流。互聯網相比電視,具有更多的主動性,人們可以選擇內容。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因為如果大眾仍然沉浸於娛樂文化,互聯網無疑會進一步加劇這種悲劇。君可見微博娛樂狂歡的景象。一個毫無演技的明星發一個狀態底下的人都能激動好久,彷彿就是全民狂歡。鍵盤俠只為圖口舌之快,粉絲還擊。一些做技術的也不深耕技術了,一天到晚想要增加曝光度。彷彿很多時候,娛樂變得比思考還重要。

娛樂文化缺乏關聯性。人們可以根據不完整的信息來評價。很多時候,人們喪失了鑒別能力。對於道德,對於文化,人們只是接受一些片段。中國電影和遊戲的畸形發展,離不開人們的娛樂至死文化。不追求深度,看一些不需要思考的東西追求感官的刺激,從而失去了對美的鑒賞和判斷。我們看再多的侃大山節目,也不能提高我們的思想水平。

然而不得不說很多時候,互聯網幫助了我們。互聯網不再局限於圖像,給了人們更多的選擇。同時文字也有回暖氣象。互聯網讓我們獲取知識更方便,成本更低。讓學習成為一件更容易的事情。但是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甄別知識信息,又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娛樂對大眾來說,已經是一種文化。很多人只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去對待娛樂。大家不關心結局,只要自己得到了娛樂,打發了時間,那麼就是刺激的。

美麗新世界最後告誡我們: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
推薦閱讀:

這裡有一份社會學dalao的私人書單
那點事推薦《名家名作》丨從邊城走向世界:沈從文
繼《他來了請閉眼》後,推薦大家幾本犯罪推理心理學方面的言情小說
理解的循環與一個辯題引發的思考
你覺得平安365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

TAG:娛樂 | 文化 | 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