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田三成與千利休之死——外交同僚·茶道之友·秀長盟友的隕落

天正十九年 (1591年)二月二十八日,被流放了15日的千利休受到秀吉的命令,於京都葭屋町切腹,時年70歲。此時,直江兼續受秀吉之命,帶兵監督了這位著名茶人的離世。這位茶人在最後吟出了一首安土桃山時代最為著名的辭世句之一:

人生七十 力囲希咄 吾這寶剣 祖佛共殺 提る我得具足の一太刀 今此時ぞ天に拋

翻譯 :生涯七十載,砥礪復琢磨。擎此三尺劍,祖佛亦難擋!咄!咄!青鋒原是具足物,今日向天一去拋。

對於千利休為何被殺,史學界歷來眾說紛紜。江戶時代前中期,各路史料常以「千利休的庇護者豐臣秀長死後,利休遭到前田玄以、石田三成等為首的奉行眾排擠,因而遇害」一說。

然而,此說未見於一次史料之中,《千家家譜》也無此記載。千利休與奉行眾之間的關係,按照近年來的研究,也有再檢證的必要。

一、千利休在豐臣政權中的地位

作為同時代最著名的茶人,千利休曾與豐臣秀吉有過良好的合作。千利休作為「茶道」之祖,在同時代的茶道界擁有最頂尖的人望,而千利休也善於利用此等人望為自己牟利——在諸多大名的聯絡中,千利休起到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也就是所謂的「政治掮客」。

利休向秀吉臣服是在本能寺之變以後的事了,天正十三年(1585年)10月,豐臣秀吉向正親町天皇舉辦了禁中獻茶之儀,此時千利休也參與了奉仕,利休此前名為千宗易,因為這次禁中獻茶,他受到了御賜的居士封號——利休。此後,利休的仕途青雲直上。

天正14年(1586年),豐臣秀吉營造聚樂第之時,千利休還名列「築庭人」之列,向秀吉提出了關於聚樂第建造的一些意見,事後,利休加封3000石,成為少有的有封地的茶人。同時,與《戰國鬼才傳》的記述不同,利休還積极參与了秀吉「黃金茶室」的設計,並不見得有什麼「嫌棄秀吉品味低下」的記述。

據《大友家文書》記載,天正十五年(1587年)大友宗麟上阪時,秀長甚至曾向宗麟說到:「公儀之事與我商量,私事找利休商議就好。」利休在豐臣政權中受寵的程度可見一斑。

然而,天正十九年(1591年)2月13日,利休突然被秀吉下令蟄居於堺町,被稱為「利休七哲」的細川忠興等人據說都參與了對利休的助命嘆願之中。但最後秀吉不為所動,於2月28日命上杉景勝家臣直江兼續帶兵傳令利休切腹。

利休的遇害在全國引起了相當大的震動,《晴豐公記》、《兼見卿記》、《多聞院日記》等公家與寺社人員的日記都詳盡的提到了此事,並提出了自己對利休遇害原因的見解,同時代以及較近的時代大多為如下幾種:

  • 於大德寺三門改修之際,向該寺獻上自己穿著雪履的木像,並置於樓門的二樓。導致秀吉經過此地時就會從利休的腳下經過;(同時代《晴豐公記》、《兼見卿記》記載)
  • 壟斷堺町貿易,並以廉價茶器充當高價茶器以自肥;(同時代《多聞院日記》記載)
  • 與秀吉在茶道方面意見不合說:(1652年《十市縫殿助物語》記載)
  • 捲入豐臣秀長死後的權力爭鬥說;(1638年《武功夜話》記載)

這些說法在後世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複雜的通說,即利休在秀長死後,被捲入所謂「中央集權派」與「地方分權派」的鬥爭中,而秀長被歸類於「地方分權派」,石田三成、前田玄以等人被歸類於「中央集權派」。由於秀長之死,所謂「集權派」實力大增,利休因此被奉行眾抓住把柄,最終身亡。而其中,曾歷任堺奉行的石田三成時常被特地提出來,作為利休之死的首謀而宣揚之,隆慶一郎《一夢庵風流記》與山田芳裕《戰國鬼才傳》等優秀作品也常採用此說。那麼,此說到底是否正確呢?

二、石田三成在千利休賜死事件中的行動

此次事件的開端,應該可以說是天正19年2月13日利休的蟄居。而在此前不久的天正18年12月,石田三成參與了豐臣秀次對大崎·葛西一揆的平定,以後勤官僚的身份活躍於奧州的土地上,並與伊達政宗結下了友誼。(詳見伊達政宗與石田三成——擁有意外友誼的兩人)後年閏1月22日,豐臣秀長在武藏國病逝。2月17日前後,石田三成才回到京都。因此,此事發端與石田三成有關之說恐怕是不成立的,因為三成在這次事件中,擁有「alibi」。

那麼,由於利休被賜死是在2月28日,石田三成是否在利休受刑一事中有所運動呢?桑田忠親《千利休》一書中對石田三成首謀說大加駁斥,但同書也有這樣的段落:

隨著豐臣秀長之死,身為京都奉行的石田三成與前田玄以對大德寺的利休木像進行了調查,並將其視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

然而,作者桑田忠親犯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據《近衛前久文書》記載,石田三成、增田長盛二人就任京都奉行的時候,是文祿四年(1595年),而桑田忠親不慎將史實移花接木,讓石田三成多當了4年的京都奉行,作為一個嚴肅的史學作者,不得不說是個嚴重的失誤。

此外,吉田兼見的日記『兼見卿記』中,還有利休的妻子和女兒遭到「蛇責」之刑而死的記載,原文如下:

左京助自京都罷帰雲、今日宗易女?同息女、於石田治部少輔強問、蛇責仕之由其沙汰也、母當座ニ絶死、次息女同前雲々、但不慥。

翻譯:鈴鹿左京助(吉田神社的神人)從京都歸來,說今天千利休妻子宗恩與其女兒受到石田三成的拷問,遭到蛇責(鞭打)之刑,宗恩當場死亡,其女不久也死去,但不知道此事是真是假。

此說法較大的問題是,《兼見卿記》的說法系孤證,同時代史料完全無類似記述。此外,據《利休由緒書》記載,利休死後,宗恩還參與了為其收屍的活動,倘若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遭遇過蛇責之刑的話,恐怕是沒命活到慶長五年了吧(據《千家家譜》感謝 @不懂戰國 的指正)。而利休女兒的歸處在千家家譜中皆有記載,卻不見有一個說是受刑而死的。由此可證,石田三成與千利休賜死事件中,難以找到直接關係。

由此來看,石田三成與千利休在史實上的關係到底如何呢?

三、利休與石田三成的交際

千利休所著《利休百會記》,是一本記載了千利休從天正18年(1590)8月17日到翌年閏1月24日約一百次茶會的實錄作品,此書的98與99回記載了三次茶會:

  • 天正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的朝會中,石田三成、佐竹義宣在奧羽檢地結束後,作為慶功參加了利休的茶會,茶會氣氛很熱烈;
  • 十二月十九日的朝會中,三成之兄石田杢頭正澄與木下半介吉隆參加了茶會,利休得知三成因大崎·葛西一揆而不能與會,表達了可惜之情;
  • 利休被流放堺町之前的天正十九年閏一月十五日,戶田民部少輔(戶田勝隆)與三成妹婿熊谷半次(熊谷直盛)與會,茶會十分簡短,但是氣氛和睦。

在石田三成因大崎·葛西一揆離京之前,三成和利休還是可以與堪稱密友的佐竹義宣一同飲茶的友人,而除此直接證據以外,還有很多間接證據可以證明利休與三成之間無敵意:

  • 千利休在豐臣政權中的靠山豐臣秀長和石田三成關係和睦,石田三成與宇多賴忠聯姻、藤堂高虎收養藤堂高吉事件、九州征伐對島津義久·義弘兄弟的勸誘等事件中都可以反映出這一點;
  • 千利休的女婿萬代屋宗安與石田三成關係親密,在石田三成就任堺奉行的時期就多有交往。其子萬代屋宗貫在慶長五年9月初去大垣城參與「陣中見舞」時,還被石田三成託付了茶器「唐來肩沖」;
  • 千利休被賜死後,萬代屋宗安為營救被捕的利休之孫千宗旦多方奔走,最後以讓千宗旦在大德寺三玄院住持春屋宗園處「喝食」了結。而石田三成數年前就已經皈依春屋宗園,認其為修禪師傅;
  • 千利休在堺町施展商業手腕,一般是其導致秀吉憤怒的深層原因之一,而通說中也常認為石田三成身為堺奉行,與利休有利益衝突。然而,三成在天正十八年(1588年)三月就已辭任堺奉行,以其兄石田正澄代之,而石田正澄與利休也有較和睦的關係。

由此可見,石田三成在主觀與客觀方面都缺乏謀死千利休的動機與操作空間。

四、結語

隨著秀吉的人生逐漸邁向老年,這位出身尾張平民家族的天下人逐漸顯露出了昏庸而狂妄的本性,千利休作為一名老練的政治掮客,雖然依靠秀長的威勢,一度在聚樂第之中站穩了腳跟,可他作為商人的本性和藝術家的清高,最終給他帶來了毀滅。在這場風波之中的石田三成,看到身為自己政治上與生活上的友人直江兼續也不得不唯命是從的態度,也只得承認自己完全沒有什麼插手的機會吧,千利休之死對他而言,是一樁壞處沒有好處的橫禍,而此後不久,侵朝的陰影也向他襲來,他的政治生命也逐漸走向了一條不可逆轉的毀滅之路。


推薦閱讀:

石田三成在小早川秀秋入封筑前時的「接待」
慶長五年九月十二日增田長盛宛石田三成書狀全文翻譯
石田三成頭上戴的是什麼毛?
假如你穿越到日本戰國成為石田三成,你該怎麼打贏關原之戰呢?

TAG:日本戰國 | 茶道 | 石田三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