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書還需要讓別人寫,你真的適合出國嗎?

一般國外大學在申請過程中除了成績單、申請表、語言成績之類的通用文件外,為了更好的了解每個學生的獨特情況,都會要求幾樣個性化文書:

  • Personal Statement (簡稱PS, 個人陳述),有的學校也叫Letter of Intent(意向表達書),

    Research Plan(研究計劃)等,一般700-1000字。
  • Resume or CV (簡歷),1-2頁信紙。
  • Reference Letter (推薦信)
  • 獨立Essay-多見於MBA申請

這些文書,是展現自我、表達想法和獲取理解的極好機會,一封好的文書不僅能扭轉其他方面的劣勢,甚至能直接讓高校對你拋出橄欖枝。比如曾經美國一位女生寫的通過逛Costco(好士多,美國著名的倉儲連鎖超市)有感而發的PS就幫她獲得了眾多常春藤學校的offer. 最後女生選了斯坦福。我在文末也放了這篇精彩的文章鏈接供大家參考。

可能你會選擇做甩手掌柜,讓中介全部幫你搞定這些文書。但我覺得你恰好錯失了人生中最美妙的一次體驗和挖掘初心的機會:你究竟為什麼要留學?哪些東西對你是最重要的?你想通過留學達成什麼?你覺得你是個怎樣的人?同他人比較,你獨特的地方在哪裡?

這些反應三觀的問題,中介是無論如何都沒辦法幫你回答的。如果你不聞不問就把文書寫作如此重要的步驟給外包出去了,我覺得你的留學之路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從另一個角度看,如果一個學校連閱讀別人代寫的文書也可以錄取你,這樣的學校真的要去嗎?

在我看來,文書寫作是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之一。我至今仍然記得把自己關在學校圖書館反覆修改自己研究生申請文書時的那一周,不斷的抽絲剝繭和捫心自問,當最後短短一張紙的PS和簡歷完成的時候,你彷彿把這小半輩子的人生都提煉了出來展現給世人,特別充實和安穩。

其實文書寫作無非是一種純然的思維表達,而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挑戰在於:有沒有足夠的自我認知寫出獨一無二的陳述?有沒有能力將碎片化的人生提煉成一段邏輯性和故事性都很完整的短文?有沒有足夠純正的英文去駕馭精簡而又優雅的表達?

你可能會說:我雅思/托福成績很好啊;我非常了解自己啊;我很明白為何要出國啊。從這些模糊的思維到完全打動錄取官,這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西蒙哥這裡可以教給你幾個套路,幫你省掉幾千塊的中介費,最重要的是,幫你想清楚很多更加重要的問題。

Personal Statement(個人陳述)

個人陳述(PS)就是一個濃縮版的自傳,需要把你的過往、當下、申請的學校以及未來有機的串聯起來,如果能讓錄取官看完之後發出感嘆:這位學生要是不來我們學校,簡直就沒有別的學校可以去了,你就成功了。

寫PS的思路應該是構思—創作—完善—修改。剛開始可以天馬行空的想,骨架和立意搭好了以後,要用故事和論據去精準的銜接和完善,好的PS一定是修改修改再修改的,我當時的那篇PS就一共改了11版。

你需要通過這篇簡短的文章,告訴學校幾個事情:Who am I?(我是誰?) Why am I

interested in this program, not others?(為什麼要申請這個學校的這個項目,而非其他項目?)以及What can I offer?(為什麼應該錄取我,我的優勢在哪裡?)

第一個問題描述你的過去,第二個問題描述你的當下,第三個問題闡述你的將來。

你學校好、GPA高、有實習、有研究項目,別人也有,為什麼是你呢?學校不錄取你有什麼損失?和其他1000個申請人比,你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哪裡?所以,在一篇幾百字的essay里,你即要富有邏輯性(logical),也要有故事性(storytelling)並且最終能打動人心(compelling)。

如果文章平淡無奇甚至是套用的別人的模板完成;如果主旨乏味枯燥、不能凸顯自己在某一領域獨有的經歷和思維;如果文章放在別人身上或是別的學校裡面卻同樣適用,那西蒙哥都會認為這是一份失敗的PS.

幾個實用的tips:

1. 開頭一定要有趣,能抓住閱讀者的眼球。想像每個學生最多也只能得到3-5分鐘的時間,如果你的開頭是:

我的名字叫XXX我來自XXX,這份文書一定直接就被扔到了垃圾桶里。建議以一個簡短有趣的故事切入主題。

2. 一定要了解自己學校和專業的特點,再去對症下藥的詮釋為何你會感興趣。如果你連學校的文化也不知道,項目的設置和優勢也不明確,如何能向學校證明她是你的真愛?(是不是和寫情書的套路是一樣的)?

3. 可能有很多同學會說,我本身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學習或者生活經歷,那寫出來的文章怎麼獨一無二?要學會從日常生活中提煉和萃取故事,學校並不想聽你誇自己成績多好論文多厲害,你要展現一個立體的有生命力的人。面對生活的態度,就是面對教育的態度,用力生活的人,一定有大把可以萃取和打動人心的東西,平時要多留心。

4. 大聲的朗讀出來,找朋友幫你看,讓英文為母語的人幫你修改。 一開始寫出來的文章肯定或多或少有Chinglish的影子,不能讓別人幫你寫但是可以讓別人幫你用更純正的方式表達出來,記得一定要找native speaker. 到什麼程度就合適了呢?就是你覺得文章裡面的每一個字都沒有更好的字能取代了為止。

5. PS與簡歷、推薦信以及其他申請材料是一整套文書,彼此應該形成相互補充、相互呼應的效果。如果簡歷或推薦信里已經提到的內容,PS中就不要再重複了。

6. 邏輯性和結構永遠是第一位的。如果這麼短的一篇文章都寫得頭尾不接邏輯混亂,就真的沒有任何可能了 。思路清晰、結構緊湊、特點鮮明,讓人從頭至尾不覺得累,還能饒有興緻地看完,這篇PS就非常成功了。

簡歷(Resume/CV)

簡歷存在的意義就不用詳細說明了,相對於PS的生動和感情,簡歷則是一份客觀描述自己過往經歷的文件。雖說是客觀描述,這裡面的難度在於如何恰如其分的突出自己的成就和經歷,既要為PS佐證,也要細化PS里來不及說的部分。

比如你在PS中提到了自己的快速學習能力,並且舉了一個例子。那麼在簡歷中,可不可以通過另外一個例子再次印證這一點?

凡是找過實習/工作的一定都寫過簡歷,我平日工作里也看了成千上萬的簡歷,差的簡歷每一份都有每一份差的理由,好的簡歷卻大多是相似的,他們大多在以下這些方面做得很好:

1. 不管你的經歷多豐富,盡量控制在一頁紙,less is more. 在最短的時間內如何吸引住錄取人員的注意力?兩頁以上的簡歷必然是做不到的。每段經歷的描述不要超過4個bullet points(分點),每個point最好控制在一行。如果實在沒辦法需要兩頁,請不要第二頁留出大片尷尬的空白。

2. 統一,統一,統一(Consistency)!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已經贏了80%的學生了。統一包括格式統一,字體統一,語法格式統一,時間日期統一等,有句俗語叫做Devil is in the detail(魔鬼都在細節處)。如果你連介紹自己的文件都有細節錯誤,學校怎麼會信任你去寫研究報告?

3. 多變,多變,多變(Variety)! 用詞和表達方式要變化,不要總是joined,

participated, learned. 有個替換同義詞的網站叫做Thesaurus, 實在不知道如何表達可以上去查。

4. 一定要量化。切勿全篇簡歷都是假大空的描述性形容詞,能用數字的地方就要用數字,比如銷售額增長了多少,團隊成員有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產品合格率有多少等等。閱讀一份沒有數字的簡歷就是味同嚼蠟。

5. 專註描寫你的成就,而不是你做了什麼。(Focus on your achievement, not what you』ve

done).這一點太重要了。別人沒興趣知道你每段實習和課外活動都做了什麼,你也沒必要啰嗦一大堆去描述你的行為,你只需要提煉出最終的結果,你在這裡面達成了什麼目標和成就,用數字去表達清楚即可。

6. 知道你的讀者想要看什麼。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學位有不同的偏好,是應該突出領導力,還是科研能力?是多描寫實習的項目,還是課外活動?不同的國家,學校和學位,你需要準備不同的簡歷,才能「投其所好」。

7. 開頭Highlight/Summary的部分極其重要,很多時候將決定錄取人員是否選擇繼續看你的簡歷,所以請一定反覆斟酌這部分內容,將最強有力的概述和關鍵詞放在這部分,依然要多使用數字並且投其所好,要能做到即使只看這一部分也能對你了解個八九分。

8. 不需要寫性別,出生年月日,婚姻狀況之類的信息,也不需要放照片。

Reference Letter (推薦信)

推薦信特別重要,因為它是申請材料中唯一一個可以從第三者角度對你的學業、科研、工作和性格特點進行評價的工具。西方國家整體上十分依賴推薦人的信用制度,人們在找工作、換工作,升學、甚至租房過程中都需要提供推薦信,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推薦信的分量不容小覷。自己再怎麼讚美自己,可能也抵不過一份有分量的推薦信。

比如當年美國著名物理學家Richard Duffin給John Nash(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就是那部著名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申請普林斯頓時候出具的推薦信:

「Nash先生今年19歲,六月份從卡耐基大學畢業,他是一個數學天才」就兩句話,言簡意賅。

我也曾有個南美洲的同學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找到了他們國家的財政部長寫了一封推薦信,後來去了劍橋。那是不是找到的人越牛推薦信就越好呢?其實不然。

推薦信有兩個重要的考量因素:一個是推薦的可信度,一個是推薦的力度(推薦人的名氣和分量)。如果推薦人很厲害但跟你完全不熟, 比如一個實習生通過關係拿到了大公司CEO的推薦信,這是違背常識的:一個CEO真的能了解實習生的工作表現嗎?這封推薦信的含金量是要大打折扣的。因此對於「牛推」我們不要強求。在名氣和可信度方面,應該優先考慮的是可信度,即一個真正了解你和欣賞你的人。可以是你取得特別好成績的一門課的教授,可以是某個重點實驗室的主任,可以是實習中的部門主管等等。

首先在寫推薦信之前,我們要明白推薦信要寫什麼?一般學校都會有推薦信的標準格式,甚至給出了具體的問題讓推薦人回答,我們按照要求填寫即可。如果你所申請的學校沒有固定的格式,推薦信一般應包括下列內容:

1. 作為被推薦人的你的基本情況:比如畢業時間、學校、所獲學位以及個人的專業經歷

2. 推薦人和你的關係:如何相識、認識多久、是什麼工作關係

3. 推薦人對你的全方位評價:專業基礎、科研能力、性格、工作特點、學業上的前途期待等

4. 推薦人可以著重介紹你曾經獲得的獎勵和成就、發表過的論文、參加過的重要項目,甚至是一些以小見大的實例來側面印證你的能力

5. 其他綜合方面的評價,可以帶有比較濃重的個人色彩和情感

西蒙哥最後再提供一些重要的tips:

1.推薦信講求的是與其餘申請材料的呼應和配合。 一封好的留學推薦信,能夠通過列舉真實可信和具有啟發性的事例來側面佐證申請人在某方面的潛力和特長, 使申請人在眾多與自己條件相當,甚至比自己條件更優秀的申請群體中脫穎而出。但要注意,推薦信僅僅是從側面描述,目的是與其餘申請材料配合,進而支撐整個申請的立體度。

2. 由於很多原因,國內有些老師沒有出具英文推薦信的能力。這種情況下,推薦人可以用中文寫作推薦信,同時附上英文翻譯件。或者通過協商,可以我們寫好之後給推薦人審閱,同意後簽字。特別注意推薦人一定要用全名。因為很多招生官會去Google這個推薦人的背景來確認真實性以及他們的分量,所以如果只是Professor

Zhang和Mr Wang, 這封推薦信就白寫了。

3. 美國一般對於碩士及博士申請需要3封推薦信,英聯邦國家則一般2封。如果學校沒有明確的要求,對於研究型項目(MSc,phd等),我建議出具2封學術推薦信和一份來自實習或實踐類經驗的主管推薦信。如果是授課或就業類的項目(比如MBA或M.Eng等),可以調換成2份實踐類推薦信和一份學術類推薦信。本科申請則著重突出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不需要說明研究能力。

4. 切忌推薦信和其他申請材料出現矛盾:比如你的推薦信人大寫特寫你在某個實驗項目中了不起的成就,而你在自己的簡歷中卻隻字未提,這就未免讓人生疑,整份推薦信的可信度可能就立馬喪失。

5. 利用推薦信可以為申請材料中的弱點提供解釋:比如你某門核心課程只拿到了70分,這在成績單上可能非常難看,但是如果你的該門課程教授在推薦信里能說明這門課的難度極大,以及你在班級里的相對位置,那麼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

6. 對於轉專業的情況,最好能找到和目標專業相關的推薦人,從你對這個學科的熱情、理論功底、快速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去闡述,這樣才能從一個本專業的角度來應證你完全有能力完成這個轉換。

7. 事實勝於一切:用盡所有美好的形容詞,卻沒有一個具體例證的推薦信是完全沒有分量的。事實勝於雄辯,能用案例和數字的地方一定要用。


一套好的文書絕對是敲開理想學校大門的最好鑰匙,它們讓你的申請從一串串的托福/雅思成績,蛻變成一個充滿故事性和立體感的人。越是好的學校,越是會看中這些「人」的因素,越是值得你去投資。

更重要的是,寫作和打磨這些文書的過程將讓你開始重新認識你自己,縷清你留學的所有思路和規劃,保證一個最理想的開始。因此,請給自己這樣一個機會,為留學之旅打下最堅實的基礎。

可以說留學路上困難挑戰重重,文書寫作只是入門作業而已。而如果你無法handle這樣一個入門級的作業,那或許你應該重新考慮一下自己出國的意義。

最後文末,送上那篇精彩的Costco之旅PS:

This essay got a high-school senior into 5 Ivy League schools and Stanford?

www.businessinsider.com圖標

如果大家對於文書寫作或者個人定位有問題,也可以和我諮詢。歡迎關注公眾號(西蒙哥, ID: iximengge),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good luck.

推薦閱讀:

【Credit 101】如何快速建立美國信用評級?
交互設計需要掌握哪些"必備"心理學知識?
科爾蓋特大學入學要求
最新:持綠卡華人將被註銷戶口?滬警方解讀
美國羅德島大學念書和啖海鮮的回憶

TAG:留學 | 留學美國 | 留學英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