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看著這是不好的

最近不僅是身邊的同學,甚至我其他的朋友都在各種跟我抱怨類似的一個事情。

『如果他是X,那麼他肯定要做到ABCDEFG,但是他並沒有做到,所以我很震驚很失望我很不開心』。

比如,『既然大家都是社會人了,出來做研究,用恰當的工具尋找資料是基本對吧?要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對吧?然後擺正態度把東西做好也是基本,對吧?』而事實上這位同學這麼說的原因正是因為隊友並沒有做到這幾點。導致這位同學需要花大量時間去一個人完成課題:本來就不是本專業的,又沒有受過嚴格訓練,自己照顧自己的內容已經是拼盡全力了,還要照顧到別人做不到的部分。身心俱疲。

可能很多人無法理解這種『理所當然』,但我曾經在日本人身上看到過無數次。所以我思考了很久,到底是有什麼共通點,才讓他們有這種感覺的。

我的結論是:過去的身邊環境過好,導致難以想像或者接受『不夠好』的人。心裡沒有做好和不夠好的人合作的準備,因此會得到失望。

我的理解是他們曾經遇到過太多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導致認為這些是『理所當然』。結果換了環境,或者按我的話說,『碰到地面了』之後,有了極大的反應。

而最有意思的是,我和其他朋友長期抱怨國內一些廠商拿用戶不當人,全當數字,根本不重視用戶體驗。這次我卻開始聽說某個在風口上的廠商不再做用戶體驗了。雖然我曾經和無數人抱怨過該廠商本來就沒什麼好東西,碰巧風口而已,但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我一位朋友也是驚呆了。『我所學的東西不再有意義,我看不到我之後的未來』。

其實話說到這裡已經很明顯了。對一些東西有什麼期待,或者說事先有什麼掌握,能夠決定你的期待值。然後當你接觸到真相的時候,你做出的反應取決於那個真相和你的期待值的差距。如果大於的話(一般不太多),自然開心。如果等於,那還好。但是小於的話,你就要炸了。

我本科的時候給我們專業另外一個教授當TA。課堂上主要都是大一大二的日本人,紀律巨差。我隨便怎麼懟都不夠用。但是去跟教授抱怨說這幫人管不過來的時候,他跟我說『哎呀,這幫人就是這樣啦』

我深以為然,當時也是這麼想的。只不過身邊這幫人的確這麼噁心的時候是真的不一樣。

人類才文明化了幾千年,在進化歷程上屁都不算。想像中能接受的東西,拿到身邊成為現實之後自然身體會再反應一次。

正和我的同學還有這些朋友們一樣。

當農民不再耕地,工人不再搬磚,文人不再寫字的時候,某大廠也不再做用戶體驗了。

儘管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大環境不斷改變導致,但我依舊只有一句話:

求仁得仁。在這個『一切人只是數據』的時代,即使你不付費,你免費享受的所有服務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如果你沉迷寫廁紙,沉迷那些不需要學習就可以隨時隨地用車軲轆話強行表達的文章,那你就只能活在自嗨圈子。

如果你沉迷評論區,沉迷成為那一句兩句看上去很機靈的話,那你就只能活在評論區。

如果你沉迷那些和他人沒有任何差別,只能嗨嗨嗨爽爽爽的內容服務,那你甚至只能活在……閱讀量的數字里。甚至還不是一個單獨的數字,是10w+里的加號所直接代表的虛構數字。

——可惜這是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方式,而我也並沒有認為這有什麼不好。因為他們並沒有傷害誰,我也看不到他們,正如他們看不到我。

但是且記住:

如果天總也不亮,那就摸黑過生活;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別去照亮別人。但是——但是: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不可扭曲如蛆蟲。

如果你喜歡寫廁紙,那麼記得看著別人寫好東西的人是多麼用心良苦。

如果你沉迷評論區,那麼記得看著別人出來主動發聲的人是有多大的勇氣。

如果你只是一個數字——這並沒有什麼好感到羞恥——,那麼至少要記住,就算這一片苟且很有趣,也不能忘了還有美好的東西。


推薦閱讀:

你所有正確的執著
【昨天被護的回答】關於小布希和特朗普在中國的形象
群氓和眾神

TAG:沒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