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人,眾籌不就是要飯么?—《從零開始了解商鋪眾籌》

呵呵呵呵呵,本官人做商鋪眾籌也快有一年了,這一年還是學到不少乾貨知識的。從今天開始開啟吐槽教學模式,教大家從零開始學商鋪眾籌。

從零開始學商鋪眾籌》第一篇:官人,眾籌不就是要飯么?

在正式開始講店鋪眾籌之前,我先給大家講個段子。

乞討的改叫眾籌了

算命的改叫分析師了

八卦小報改叫自媒體了

統計改叫大數據分析了

忽悠改叫互聯網思維了

做耳機的改為可穿戴設備了,

IDC的都自稱雲計算了

辦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

圈地蓋樓改叫科技園區了

放高利貸改叫P2P了

看場子收保護費的改叫平台戰略了

攪局的改叫顛覆式創新了

借錢給靠譜朋友改叫天使投資了

借錢給不靠譜的朋友叫風險投資了

這個段子真是一棍子打死了一大批人(而且,我發現,這裡面絕大部分的都是互聯網行業的),當頭的第一個,居然把我們的眾籌說成是要飯的,我也真是B了狗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其實呀,是因為眾籌這個東西剛開始興起的時候,大家對這個新事物不是很了解,都說眾籌這個東西就像是:向10個人各借10塊錢,你就有了100塊錢了(馬丹,聽上去還真的有點像是要飯的)!

我們小的時候,聽說全中國有12億人,常常會爆發這樣的感慨:如果全中國人每個人給我一塊錢,我就有了12億呀!我相信,大多數人在小的時候都有過這個念頭,特別是社會課程老師、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最喜歡拿這個來舉栗子,分別證明他們的社會人口結構知識點、人文知識點和數字概念(對的,我就是記住了這三位老師,並且我至今都還沒有實現12億身家的夢想)。

所以說,眾籌這種東西,真的不是什麼新鮮事物。只不過,現在我們可以更加科學的藉助眾籌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在日常各種生活和工作環境里,都出現了眾籌。

但是,這種讓全中國人每人給你一塊錢的方式,只是眾籌的一個操作方法,不是眾籌本身的概念。

下面我要好好給大家講講眾籌!

一、眾籌溯源

眾籌這個詞是從國外引進的,英文原詞為」crowdfunding「,最開始的時候,被理解為大眾籌資,也就是眾籌。

簡單解釋的話,眾籌其實是眾人團結協作,完成發起人提出的目標。

但是當眾籌真正應用到生活中和商業領域中的時候,人們發現,有時候我們並不缺錢,我們只是缺想法,或者是缺一些錢買不到的資源,這個時候,人們也通過眾籌的方式,發動思想交流,做頭腦風暴;或者是互相協調資源,共同完成目標。

比如說,我們要眾籌一場演唱會,想邀請周杰倫來現場。但是我不認識周杰倫(不對,我認識周杰倫,但周杰倫不認識我!),而且周董最近忙著奶孩子,很難答應我們的邀請。

那麼,這種時候,如果參與眾籌這場演唱會的人裡面有周杰倫的好朋友,那是不是邀請成功率就更高一些?

這就是眾籌人脈資源,而且這種人脈資源很難用錢買到。

眾籌就是在各種實踐中慢慢發展起來的。現在,我們從目的反推眾籌的核心,那麼就是籌人、籌資、籌智、籌資源。而大家所了解的眾籌,大部分集中在了籌資上。

二、歷史上的眾籌

那在crowdfunding(眾籌)這個詞出現之前,歷史上有沒有類似眾籌的事物出現呢?有呀,當然有,我給大家舉兩個栗子。

栗子一:德國領袖希特勒是怎麼眾籌汽車的?

時間迴轉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夢正轟轟烈烈的膨脹著,那個年代,北美大地上流傳著這樣的說法:人人都開得起汽車。

這主要得益於工業革命,以及人們革新了生產線技術,亨利福特旗下的汽車開始大規模量產,汽車非常便宜。雖然沒有到人人都開得起汽車的地步,但汽車最起碼不再是頂級富豪的玩具了。

這個時候,歐洲大陸的希特勒正在崛起,隔海觀看美國夢的表演,當時內心就「卧槽」了:這不行,美國夢都是人人有汽車,我們德國也必須人人有汽車。

可是沒錢沒技術,這個東西該怎麼搞?

那個年代德國人心中的「偉大領袖」希特勒可不是吃素的,他請來了一個高級汽車研發人員,名字叫費迪南德·保時捷。對,你沒有看錯,就是保時捷,1937年,保時捷協助希特勒創建了一家汽車公司,並且開啟眾籌,只要交一定的錢,就能在日後得到一台汽車。

下面是這家汽車公司的logo和公司名字。

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大眾汽車公司。

了解眾籌的人可能要說了,希特勒這搞得不就是產品眾籌么?對的,就是產品眾籌,如果你非得說「預售+團購」,我也不會打你的。

希特勒搞汽車的栗子讓我聯想到了遊俠X電動車的發布會,我當時一直以為這哥們發布會上會宣布要開啟汽車眾籌,參與眾籌的人都能在日後得到一台遊俠電動汽車。然而,他們沒有這麼做。呵呵呵呵呵呵呵。

好吧,那麼希特勒收完眾籌的錢,到底有沒有生產汽車呢?

有呀,只是這個汽車的用途產生了一點變化,原計劃是把汽車分發給國民使用,實現希特勒的國民汽車計劃,但是最後,從流水線上下來的是一批戰車,狂奔在歐洲戰場上。

後面的故事大家就知道了,世界大戰打響了,德國人就這樣被一個奧地利人坑的體無完膚(希特勒是其實是奧地利人)。

栗子二:給自由女神像眾籌一個「蓮花」寶座

額,好像不對,蓮花寶座是我大中華觀音菩薩的寶座,自由女神像是站著的,可見國外的神相比中國的神還是比較活潑好動的,不用坐著看世人,要站著看。

話說1876年美國建國100周年的時候,法國人為了表示友好,想送一樽自由女神像給美國。但是送倒是送了,接收國卻犯了難,女神送過來了以後,擱哪放呀?咋放呀?

一句話:沒錢。

這個時候,又有一個偉大的人站出來了,他在《紐約時報》上打廣告發動眾籌,號召人們捐款建造女神的寶座,並且承諾會給回報。

只要捐助1美元,就會得到一個六英寸的自由女神雕像;捐助5美元可以得到一個十二英寸的雕像。項目最後得到了全世界各地共計超過12萬人次的支持,籌集的總金額超過十萬美元。

我想,他們得到的眾籌福利,大概就是這個吧。

當然,最後眾籌成功了。自由女神終於有了自己的寶座,安置在紐約港的羅德島上。

這個發動眾籌的人叫約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是《紐約時報》的出版商,日後人們根據他的遺囑設立了普利策新聞獎。

三、眾籌究竟是什麼?

好了,上面我們講到了古老的眾籌,現在大家應該不會說我們搞眾籌的都是要飯的了。我們是向每個人要一小把米,然後做出一頓飯大家一起吃,所以,我們真的不是要飯的,我們是要米的!

有人又要說了:有區別么,這不還是要飯的么!

有區別,當然有區別,飯和米不是一個概念,你給我的是米,我給你的是飯呀。經過我們的手,已經把東西變成了另外一件事物了。

我們可以對眾籌做一個分類:

  1. 產品眾籌:把錢變成各種產品。

  2. 股權眾籌:把錢變成公司或企業的股權。

  3. 債權眾籌:把錢變成一份債券。

  4. 公益眾籌:把錢變成公益的一部分。

你看,我們搞眾籌的真不是要飯的,我們是有正兒八經的事業的。

那些在朋友圈讓發起眾籌的人,往往是這樣的:

這尼瑪才是真的乞討好不好,這哪是眾籌呀,除了公益眾籌不含回報,其他的眾籌都是有回報的,你一個「日後必有重謝」就完了,糊弄鬼呢!這和下面這種朋友圈廣告是一個東西!

尼瑪糊弄鬼呢!友情無價你特么來找我要紅包,還特么大義凜然振振有詞,你特么的友情究竟無價在哪了?

請把眾籌和朋友圈這些消息劃清界限,我們正兒八經做眾籌的從來不這麼玩,除了公益眾籌,所有的眾籌都是會承諾回報的。

今天關於眾籌的東西就到這裡啦,敬請期待下一篇,么么噠!

本文同步於微信公眾號:首席廢話師(chief-nonsenser)

官人,眾籌不就是要飯么?


推薦閱讀:

曾經的「服裝霸主」美特斯邦威,為什麼現在這麼尷尬
中國大退敗丨娛樂至死 希望剝奪 年輕人墮落在即
收割韭菜,教父逆襲
反思二十年——訪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
魯花是怎麼煉成的

TAG:股權眾籌 | 互聯網餐飲 | 商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