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re you 學校2015》的亮點

2015年3月9日,《學校2015》在優酷土豆獨家熱播,推薦說這是部有關校園暴力、家庭教育、學習生活壓力的劇,很適合18歲的年紀。

近期被南柱赫圈粉,熬著夜終於看完了這部顏值與演技相媲美的劇。南柱赫、金所炫、陸星材三位主角實力擔當,完美演繹校園愛情劇的青澀與甜美,歡樂之餘,引發觀眾對校園暴力和家庭教育的反思。如果僅憑看臉韓劇不可能風靡全球,正因為有了社會題材,符合大眾的消費觀,所以才越來越火。不同的受眾對象都可以從中獲益,小女生了解浪漫的羅曼史,白領階層的女性學全智賢式的化妝技巧,青年男同胞們從宋仲基上看到了軍人的血氣方剛,中年人則體會家庭倫理的溫馨與和諧,總之總有一款適合你的菜。接下來咱們閑聊一下《學校2015》,看看如何被它圈粉的。

從人物設定上來看,它脫離了兩男追一女的尷尬局面,讓雙胞胎姐妹來滿足大家對女主分配不均的不滿。姐姐高恩星的勇敢與洒脫,妹妹李恩菲的善良與文靜,金所炫一人分飾兩角,將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表演的恰到好處。雙胞胎不同的命運讓劇情發生了逆轉,未出場的人物鄭秀仁成了無人知曉的謎底,懸疑、撲朔迷離的開頭讓觀眾耳目一新。校草男主高個兒腿長臉小皮膚好,少年感十足一出場就博得了眾粉絲的眼球,模特出身八塊腹肌,足以成為理想型的男朋友。男二撩妹技能十足,富二代出身的四次元少年,小打小鬧霸道害羞,使得不少觀眾認定了這對太菲cp。整部劇中最壞的女人姜敏英也演得很逼真,看了有種分分鐘給那個女的寄菜刀的衝動,能把一個角色醜化到如此地步,想必演員也是費了不少苦心。

從劇情來看,失憶車禍是韓劇的普遍題材,但是編劇高出一籌的是失憶有一千種,自殺後的失憶只是個幌子,因為她不是姐姐。韓以安為了幫助恩菲放棄比賽,返途中確實出了車禍,但是。。。。。。。他是靠著救人的信念撐到了目的地(果真是信念嘛?不相信被撞飛後還能爬起來)。中途實習老師的出場有點莫名其妙,小白兔一般的無害,偶爾瞥見她的眼神後覺得不會平白無故的出場,劇組也沒那麼多經費。可以說,前十集女主一直處在弱勢,在校園暴力的陰影下,姐姐回歸後謎團一個一個解開,女王的霸氣瞬間讓對手招架不住。雖然bug頗多,但只要喜歡上這部劇就會停不下來。

即使是再好的朋友,疼就要說疼,討厭就要輸討厭,不可以的要說不可以,那樣下次才不會隨意待你。

被壓迫久了要學會反擊,所以我們呆萌的女主換了身份後開啟了自我保護模式,對待敵人的言語攻擊時不時來個出其不意的還手。校園暴力已經屢見不鮮,小團體排擠同學,各種言語攻擊層出不窮。男生一言不合就開打,打完了什麼事也沒有,而女生卻有一百種方式讓你待不下去(劇中有點誇張)。很多人本來不想欺負別人,可是害怕被孤立所以選擇了與多數人的群體,這樣為弱者說話的聲音更少,比如《聽見你的聲音》里女二以為那些話只是開個玩笑,大家開心就好,人多容易推卸責任,說者無意聽者有心,輿論攻擊往往最可怕。

不容置否的是校園暴力的幕後一定有權勢支撐,上演一部「我爸是李剛」的劇情。反派女二憑藉她爸是檢察官,蹂躪、欺辱同班同學,即使被害者自殺後遇到輿論的譴責,在權勢的保護傘下也可以相安無事,換個學校繼續她如魚得水的生活,虐一虐弱者。這跟家庭教育也有很大關係,父母過於注重權勢不管孩子的真實意願,小問題出現時以為幫孩子處理好就是解決問題,卻會讓情況惡化,孩子永遠不會知道已經犯了錯,給別人造成了無可彌補的傷害。有學者提出,一個人的性格怎麼樣,80%與其原生家庭有關。溺愛給孩子的不是成長而是毒藥,像罌粟一樣會上癮。與我們的生活相似的是,很多人為了高考拚命奔跑,以為考上一個好學校好專業就衣食無憂,高學歷比什麼都重要,父母陪讀三年只為圓一個大學夢,他們將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期待著孩子能夠出人頭地。其實這只是一個誤區,社會最需要的是有德有才的人,最可怕的是有才無德,一味重視成績忽視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最終會與社會脫軌。技能可以慢慢培養,而品德卻會影響一生,這也是當下教育體制存在的問題。

給別人造成傷害之後說對不起,究竟那個人的傷口是癒合了,還是更深了,根本無人得知,感覺就是 為了讓自己舒坦而丟出去的辯解。

對不起可能也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丟出去的借口,傷痕卻會永遠留下,比這個更嚴重的是做錯事後還不悔改。因為我們正處18歲,所以可以瘋狂的去愛,去恨,就彷彿今天就是末日一樣。這是一個焦躁又容易受傷的年齡,也許會度過很痛苦的時光,當時隔很久再想起這時,一定會感到幸福,因為有人伸出過一雙炙熱的手。

小清新的校園劇很值得一看,開放式結尾讓觀眾自己腦補,happy end 。


推薦閱讀:

祖傳100年的反家暴辦法:打回去!
日本校園裡除了純愛,更多的是欺凌
停止欺凌(1)——欺凌簡介
十三個原因
《總有一天》會成為下一部《熔爐》嗎?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TAG:學校教育 | 校園暴力 | 韓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