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是發燒嗎?l人體的正常體溫是怎樣波動的?

人體的正常體溫是多少?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則很多人都不知道。不少人都認為只要人體體溫不超過37℃就算是正常的,實際上人體體溫是一個動態的數值,而且會根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測量對象得出不同的結果,甚至同一個測量對象在不同的狀態下體溫也會發生不同。

偶然的我們會發現體溫計明明顯示37℃了自己卻一點都不覺得不舒服,出現這種情況完全是因為我們的體溫在一天中呈現波動狀態。比如早上4點到7點我們的體溫最低,甚至可以低到36℃;而在下午的5點到7點我們的體溫基本上達到了一天中最高,這個時候如果體溫測量值為37℃,完全不同驚慌。

我們的體溫在下午4點到7點達到最高還有一個原因,這個時間段往往是我們晚飯的時間,飯後因為身體攝入了食物中含有的熱量,所以體溫會稍微的升高一點,等到半個小時之後體溫就會下降到正常水平。除此之外在劇烈運動之後體溫也會出現升高。

除此之外體溫的正常值還和性別年齡有關,沒有到青春期的小孩子體溫往往偏高,一般都在36.5℃以上,因為小孩子新陳代謝旺盛,血液溫度則更高一些。有意思的是成年女性的體溫是高於成年男性的體溫的。成年女性體溫往往在36.5℃到37℃之間,而男性則略低0.2攝氏度,這也是為什麼女性容易覺得冷的原因了。除此之外女性在經期,因為自身分泌不同的激素也會影響體溫,而且經血的排出也會引起體溫的波動。

體溫的變化值也會受到心情影響,比如心情鬱悶的時候體溫會呈現下降狀態,而當心情興奮的時候體溫也會隨著升高。如果一個人突然受到驚嚇,那體溫會出現瞬時升高的情況,因此我們才會說嚇了一身冷汗。

—————————————————————————————————————————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從測量基礎體溫談堅持
用溫度計量體溫多長時間合適?

TAG:體溫 | 發燒 | 人體生理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