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應該花多少時間複習?

在英國時間下午三時正,下課的鐘聲響起了。學生一個一個地離開學校,踏上回家的旅程。

下午三時正是英國學校正常的下課時間,但是在世界的另一邊,中國的孩子還在學校中繼續上不同的課堂。對於很多在內地上學的孩子,他們下課的時候可能根本看不到太陽。我身邊很多內地的朋友都跟我說,以前他們下課的時候通常都已經是晚上。

其實在很多西方國家,他們的下課時間都是差不多。這次我們的目光不再是英國,而是跳到北歐國家芬蘭。在芬蘭讀書的小孩,就算他們下課回家後複習幾個小時,他們的總複習時間仍然比很多東南亞國家的學生少。但有趣的是,芬蘭國家的小孩的讀書成績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而芬蘭的教育模式更是很多發達國家的學習對象。

PISA 是什麼?

如果你是一個關注教育的人,可能你會聽過PISA。我說的並不是義大利的PISA(比薩斜塔), 而是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國際學生評估計劃)。

在這裡我可以簡單的介紹一下PISA, 它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進行的全球研究,為15歲的學生在數學,科學和閱讀進行能力測試。它在2000年首次執行,然後每三年重複一次。

其目的是提供可比數據,以期使各國能夠改進其教育政策和成果。它衡量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解決和認知能力,是全球公認非常有權威性的研究。而芬蘭這個國家則長期在排行榜上佔有很高的位置。

孩子複習的時間是否越多越好?

根據PISA最新的研究,有一些國家的孩子會花更多時間在複習上,但他們的成績並不一定比其他國家好。

研究顯示,平均來說每位學生會花44個小時學習及複習。如果不計算周末及每日8小時的睡眠時間, 44小時就相等於學生可用時間的55%。而在中國,卡達,泰國,突尼西亞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學生花費至少65%的時間學習。而在其他國家,特別是芬蘭,德國,瑞典,瑞士和烏拉圭,學生的學習時間不到一半,少於50%。

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呢?研究顯示其實大部分的差別並不在於上課時間,而是在於下課後的複習時間,這包括家課,在學校內補習,或者在校外找私人補習。例如,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學生在下課後花了17個小時學習,而芬蘭學生只會花5個小時的額外複習時間。

在研究學習時間和成績之間的關係時,不同國家的的多樣性更加突出。有些國家的學生成績超過平均水平,同時仍然為學生提供空閑時間練習體育,或者發展他們對彈吉他等其他活動的熱情。

有趣的是,芬蘭學生的成績和東南亞國家學生的成績不相伯仲,都是高於平均水平, 但芬蘭學生用於複習的時間短很多。在很多其他不同的國家,雖然他們的學生用很多時間複習,但成績比平均水準更差。

這就引起了對他們教育制度效率的質疑。學生是否應該用這麼多的時間複習呢?研究顯示關鍵在於學習的方式,在東南亞國家例如中國,學生們的學習模式都是坐在書桌上做題目,但研究顯示芬蘭學生在學校以外非正式地學習的時間會較多,而這些學習的成果更顯著。

例如,有些學生通過與他們的父母討論時事話題來學習,這樣的學習模式有時候比花更多時間在書桌上學習來得更有效。

學生應否進行過多的課外補習?

這項研究的另一個發現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時間的增加與成績的增加相關聯性會更高。相反地,學生在放學後就算花費更多時間去補習,成績的增加並沒有這麼顯著,關聯性會更低。

這項研究表明學生在學校學習時間可能比在放學校更有效。但是有一點必須強調,研究認為那些表現不佳的學生是絕對需要放學後額外補習以確保他們能趕上進度。

總結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我們很難作出一個結論認為多少複習時間才是最好的,研究甚至認為這個時間根本可能不存在,因為不同學生有不同需要,而他們每一個都是獨立的個體。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學生在課堂里愉快地學習並受到啟發,這絕對比在晚上坐在書桌前死記硬背一些資料來得更好。

關注公眾號「走進英國課堂」,中西教育定期分享,與你一起,關注下一代成長。

推薦閱讀:

拜託!請不要磨滅小孩的好奇心
英國老師教你了解英國私校課程大綱
揭秘! 想入牛劍?原來跟你的住址大有關係

TAG:複習 | 兒童教育 | 英國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