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治國大道(三) 共15篇

中華治國大道(三) 共15篇

李道真

十、中庸之道

中華文化是一體,學習中華神傳文化,必須有全局觀、全息觀,必須有足夠的悟性與根基,否則窮盡一生也只能得到中華神傳文化的皮毛。

儒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思想就是中庸之道。前面說了,儒家是從道家中分離出來的,所以儒家思想必定與道家相連接,而這個連接的窗口就是中庸之道。可以說,跨過中庸,就從儒家進入了道家,中庸思想是儒家的最高思想,是儒家的天門。

所以孔子說:「中庸難道是至高的真理嗎?天下百姓脫離中庸已經有很長的歲月了。」[52]

中庸有三境:一般俗人所理解的就是不上不下,不做最好的、也不做最差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是對中庸內涵最粗俗表面的理解。第二種就是過猶不及,萬事勿過、勿不及,把握好火候、恰到好處,這是一般人對中庸所能理解的最高內涵。第三種就是自然萬物和諧平衡、共生共存、整體升華達到完美,這是筆者所看到的中庸高層內涵。

在讀這一章之前,請先讀上一個專題《解周易八卦與神傳文字》,否則可能難以完全理解本章內容。

相生相剋

前面論述過道家的相生相剋之理,我們人類所在的三界與小宇宙是由陰陽、五行構成的。陰陽、五行之間都存在著相生相剋之理,它們都是由相生相剋的關係所維繫,而產生循環變化。

相生相剋是兩種關係,即「相生」與「相剋」,它們之間存在著一種動態平衡。前面主要講了相生,就是萬事萬物都是正負兩面一體同出的,生出善的同時也產生了惡,有了上的同時必有下,有冷必有熱,有是必有非,有動必有靜……萬事萬物都逃不過陰陽二象,也就逃不過相生相剋。

這正負因素在一體同出而相生的同時,又倆倆相剋。如冷熱相剋、明暗相剋、善惡相剋、動靜相剋……相生相剋是同時存在的,萬事萬物在彼此相生的同時又倆倆相剋。

比如熱在升溫變熱的同時,必定要從外界吸收熱量,外界被吸去熱量後,就會降溫變冷,這就是熱生出了冷。反過來冷在變冷的同時,必定要向外釋放自身熱量,而外界吸收了這熱量後,就會升溫變熱,這就是冷生出熱。這是冷熱相生。

同時,冷又能克熱,能降低熱的溫度,使熱變冷。而熱也能克冷,能提升冷的溫度,使冷升溫變熱。這是冷熱相剋。

同理,明能生暗,使暗顯得更暗;暗也能生明,使明更加光明。反過來,暗能抵消明的亮度、明能消減暗的暗度。惡能使善顯得更加善良、善也使惡顯得更加可惡;同時,惡能抵消善、善也能消減惡……

相生相剋的關係是非常奇妙的,它們形成了一個動態的循環與平衡,從而產生了陰陽、五行的循環運轉,推動了世界萬事萬物的發展變化。

平衡點偏移

相生相剋是個動態的循環,它必然存在一個平衡點。比如水是流動的,會從高處往低處流,但最終必然有一個水平面,當水面到達水平面位置的時候,就平衡不再流動了。高於或低於這個水平面的水,都會不停的趨於水平面方向流動,這樣就會以水平面為核心,形成起伏的波浪。所以在水靜止的時候,它們都處於水平面上,這時水平面是靜態水平面;當水流動的時候,水平面就被打破而消失,成為「無形」的水平面,但它仍然客觀中冥冥存在著,因為所有水都趨向它流動,這時的水平面稱為動態水平面。

相生相剋在到達平衡位置的時候,就會中和消失,歸於大道,隱入道中,這就是中庸所說的「中」,相當於水靜止於水平面的狀態。相生相剋始終在平衡點附近循環變化,達到一種動態平衡,在不脫離平衡點,不超出節度的時候,就是「和」,如同水在水平面上下有節制的波動。這個平衡點相當於道。中,是回歸平衡點,歸於道中之意;和,是圍繞平衡點達到動態的和諧平衡之意,中庸也稱為中和。

《中庸》中說:喜、怒、哀、樂等情緒還沒產生的時候,稱為中。產生了喜、怒、哀、樂,但保持節度,不過火,稱為和。中,是天下萬物之根本。和,是天下萬物平衡和諧之道。達到了中和的狀態,天地定位,萬物相生。[53]

關於中,就是回歸於道中,達到道隱無名、自然無為的完美狀態。

和,就是孔子所說的小康社會的狀態。在天下生出了私,偏離了大道,偏離了平衡點後,就會圍繞平衡點,相生相剋的發展變化。如果萬物的相生相剋都能維持一定的節度,不過度,不偏激,平衡點就不會發生偏移,就能使整體維持在平衡點附近,保持著動態平衡狀態。也就是說,使萬事萬物在偏離大道後,仍能以道為標準與核心,趨向於大道,達到一種動態平衡,使萬事萬物在大道外圍的一定安全區域內保持著相對和諧的狀態。這是和的內涵。

如果萬事都喜歡走極端,使相生相剋失去節度,那麼平衡點就會產生偏移,那麼衡量準則也就產生了偏離,就脫離了道的標準。衡量準則產生偏離,是非常可怕的事,會帶來「陰陽反背」的天象,陰陽反背的天象一出現,對應到人間,那就是毀滅的徵兆。也就是人間的劫數已到了,在成住壞滅的氣數輪迴中,已走到了滅的時刻了。

什麼叫平衡點偏移呢?

比如我們人類的味覺是有一個和諧範圍的,在這範圍內的味覺,我們都能輕鬆承受,稱為和諧味覺;超出這個範圍的味覺,我們就會覺得太強烈刺激,一時難以接受,這就是極度味覺。

我們人認為白開水是沒有味道的,假如當你嘴裡吃了極端味覺中的苦味,如長時間嚼茶葉後,你再喝白開水,你會發現白開水是甜的。這就是平衡點產生了偏移,使原本沒有味道的白開水變成了甜味。再如牙膏很甜,味道很重,屬於極端味覺。我們每個人可能都有這種經驗,就是在早上刷完牙後吃水果,發現水果沒有味道,像白開水一樣。這也是甜味的相生相剋臨時失度,平衡點偏移而造成的。

以上味道的平衡點失衡只是臨時失衡,只是短期失度,不久會恢復原有的味覺。但如果長期都處於那種極端味覺的狀態,就會破壞原有味覺平衡點,會造成永久失衡,就再也償不出原有的味道了。

我再分析得詳細一些:

這個萬事萬物相生相剋的平衡點,就是道的標準,它是先天客觀存在的,或稱為「中」。相生相剋完全回歸於平衡點,就是達到「中」的狀態,就退出了相生相剋,相當於萬事萬物都回歸於道中,達到無為而行的狀態。老子的「無為而治」,或孔子所說的「大同」社會,就是處於「中」的狀態。

當天下偏離了大道,也就是偏離了平衡點後,那麼就必然會陷入相生相剋之理中輪迴。這時如果能始終保持節度,就會使萬事萬物的相生相剋都圍繞著平衡點附近變化,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保持在和諧範圍之內。這樣就相當於偏離大道後,始終以大道為核心,趨向於大道,保持在大道外圍相對安全的區域內,達到相對和諧的狀態,這個狀態就是「和」。孔子所說的「小康」社會,就是維持在「和」的狀態。

當萬事萬物在相生相剋關係網中,失度、偏激,就會使相生相剋失衡,那麼平衡點就會發生偏移。這個最初始的平衡點就是道,是萬事萬物先天客觀存在的規律,是永恆不變的真理,冥冥中維繫、權衡著一切。當平衡點偏離原來先天的位置後,衡量標準就會產生變異,就不再以道為標準,而是以後天形成的新的平衡點為標準,這是最可怕的事。

舉個例子,當天下都處於道中的時候,就是萬事萬物都處於平衡位置的時候,這時不需要衡量標準,因為天下都處於標準中。人們會在道中自然率性而為,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當天下都偏離了大道後,那麼萬事萬物都偏離了平衡位置,最完美和諧的狀態就被打破,那麼萬事萬物就都陷入了相生相剋之中,在平衡位置附近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此時雖然天下都偏離了大道,偏離了平衡點,但原有的平衡點沒有發生偏移,所以原有的衡量標準沒有變,人們都是以大道作為衡量標準,去衡量是非好壞。萬事萬物都圍繞著大道,以大道為核心,在平衡點(大道)附近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當平衡點發生了偏離後,那麼衡量標準就偏離了大道,人們就不再以大道為衡量標準,而是以偏離後的位置(新的平衡點)為衡量標準,此時萬事萬物的平衡就徹底打破,整體都發生了移位,人們所認為的不再是正確的,衡量準則發生了紊亂。

比如刷牙後,味道的平衡點發生了偏移,那麼以前無味的白開水變成了苦味,以前甜的水果變成了無味。客觀上來講,不是這些事物的味道發生了變化,而是平衡點發生了偏移,所以衡量標準產生了錯位,此時人所認為的甜味就不再是甜味、苦味也不再是苦味。

平衡點發生偏離後,人們的衡量標準,就會偏離客觀真理,偏離大道。人們此時認為的好就不再是好,認為的壞也不再是壞。這是非常可怕的事,當人的是非善惡標準完全發生變異後,人就不再是人了,會向魔鬼禽獸轉變,走向毀滅!

十一、陰陽反背

萬事萬物發展到極點時,再繼續下去,就會往反面發展,這叫陰陽反背。陰發展到極點會變成陽,陽發展到極點就變成陰。比如糖精的甜度非常高,甜得非常過度,一小粒就能使一整杯水變甜。當把一撮糖精直接放進嘴裡時,會償到它不是甜的,而是苦的。這就是甜到了極點就會徹底失衡,走向反面,變成苦味。只有將它不斷稀釋,使變淡時,才能償出甜味來。其它萬事萬物都是如此,運動到極點時,便會往回走,回落到極點時,又會再回升。萬事萬物都是這樣反覆變化,進入下一個輪迴的。這就是《周易》所表達的:否極泰來、剝極必復。

當平衡點已經完全偏移,超出了安全區域時,就會走向反面,帶來陰陽反背的現象。陰陽反背的天象所代表的是這一次輪迴的終結,代表下一個輪迴將開始。

這種天象在人間的表現,就是人類是非善惡的標準完全被顛倒:將好的當成壞的,壞的當作好的;將邪的當作正的,正的認作邪的;將對的說成錯的,錯的說成對的;將美的看作丑的,丑的看作美的;將真的當作假的,假的認作真的……對於這種現象,現代人都熟視無睹了,尤其是中國大陸。

中為道,和為儒,中和即內道外儒,所以中和(中庸)是聯通儒家與道家的窗口,它維繫了中華文明幾千年,使中華民族之道德標準立於不敗之地。

自從西方現代派的東西與共產主義思潮產生以後,便在世界範圍內,極力的破壞著人類的傳統道德標準,使人類道德的平衡點被打破,帶來了陰陽反背的天象。尤其當這兩種東西進入了中國,爆發了所謂五四運動,以及某檔統治中國,大勢破壞中華傳統文化後,陰陽反背的現象便在中國全面湧現。

比如,男女反背:過去陰陽各在其位,男人陽剛、女人陰柔。男人懷恩義,愛護、保護妻子;妻子溫柔體貼,理解、順從丈夫。男主外,當家作主、養家糊口;女主內,相夫教子照顧家庭。整個社會陰陽調和,夫唱婦和,和諧平衡。

現在,女權運動不斷興起,提倡男女平等,說什麼女人能頂半邊天。其實作為真正的女人,更願意找一個能愛護、保護自己男人以託附終生,希望有一方安全幸福的安身之所,經營好自己的家庭。她們的天性使她們不願意像男人一樣,去拋頭露面的頂什麼半邊天。所以男女無法平等,他們生理結構不一樣,天性、特點等都不一樣,就得依據各自天性,各司其職、各居其位才能和諧美滿。將其強行打破、平等,使陰不居於陰位,陽不居於陽位,就會造成陰陽反背,使男人沒有男人樣,女人沒有女人樣。男人失去了陽剛,變得娘娘腔;女人尖酸豪強,成為女漢子。男人不再承擔男人的責任,變得寡恩薄義、失去君子與紳士風度;女人也失去女人的味道,逞凶逞強、欺壓丈夫、當家作主……家庭的和諧平衡狀態被打破,家庭矛盾日益尖銳激化,誰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與幸福,每天都身心疲累、心力交瘁,帶來婚外情頻發,離婚率高升不下,孩子身心受創等一系列無法解決的社會問題。這是人類沒有智慧,道德淪喪,無知妄為所帶來的結果。

倫常反背:現在子女對父母頤指氣使,像是對待子女一樣斥責;父母對子女百依百順,像是對待父母一樣孝順。過去老人慈祥善良,受人尊敬;現在老人為老不尊,貪得無厭。過去孩子天真純凈、恭敬有禮;現代孩子觀念變異,被稱為腦殘一代。

美醜反背:過去藝術大師經過幾十年的勤學苦練,才能有所成就;現在那些沒有任何藝術素養的人,憑著人不人鬼不鬼的怪異裝扮,鬼腔怪調的在舞台上一站,就成為流行。過去藝術品做得越精緻漂亮越有人喜歡;現在垃圾都成為藝術品,越醜陋、越怪異反而越受到歡迎和追捧。過去人人都厭惡恐懼的地獄惡鬼形象,現代成了街頭年輕人流行的時尚裝扮。

是非善惡反背:過去道德高尚的人才會成為敬仰的對象;現在黑社會流氓老大成為崇拜、效仿的對象。過去善良的人被人尊重,妓女、小偷等都不敢見人;現在窮人、老實人成為被欺壓恥笑的對象,只要有錢或有勢,妓女、小偷、搶劫、強姦、殺人犯都成為被羨慕的對象。過去有人被害,都會怒斥害人者,同情受害者;現代人被害,反而怪罪受害者不小心、倒霉活該。過去土匪在深山,躲躲閃閃不敢見官;現在土匪在公安,拿著執照,光明正大的燒殺搶掠。過去老人摔倒,大家搶著扶;現在老人摔倒,誰也不敢惹。過去老師傳道授業,教人道德;現在老師帶頭虐童,集體猥褻、強姦學生。過去醫生救死扶傷,不為利益;現在醫院謀光你錢財,還要害你性命,甚至活摘盜取器官牟取暴利。過去商人,憑著誠信經商,取財有道;現代商人,為了錢財不擇手段,什麼毒奶粉、地溝油、蘇丹紅、瘦肉精、毒疫苗、激素菜、毒大米、假雞蛋、豆腐渣工程、黑作坊……遍地天災人禍。

以上現象,還只是冰山一角,更多可怕的現象不能全部列舉。這就是傳統道德被摧毀,道德平衡點徹底偏移,所造成的陰陽反背天象。內道外儒的中庸思想,維繫著中華人的道德,使我們高貴、善良的先祖們,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用生命捍衛著道德,演繹出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然而某檔竊國以來,僅幾十年的時間就將其徹底毀滅殆盡!

天地萬物都位於道中,就能在這套機制的作用下,達到最和諧完美的狀態,這是「中」。天地萬物偏離了大道,最和諧完美的狀態就被打破,各種災難和問題就會不斷出現,這時就需要以大道為標準,維繫在大道周圍的安全區域內,不失去平衡,達到相對和諧的狀態,這是「和」。當萬事萬物的平衡點與衡量標準完全背離了大道,脫離了維繫這一切存在的根本機制時,那麼萬事萬物都在走向自毀!

諾亞大洪水、亞特蘭帝斯的毀滅、姆大陸的沉沒……遠古的歷史上,一次次上演著這出文明輪迴之戲,只是人類一次次將歷史當成神話,將教訓遺忘在歷史的傷疤之中。

歷史上已有無數的預言在預示著今天。瑪雅預言、聖經啟示錄、諸世紀、推背圖、燒餅歌……從一九九九年的恐怖大魔王降世,到二零一二年的文明終結……人類以為是玩笑。正如諾亞大洪水到來之前,人們盡情的嘲笑諾亞一家,洪水怎麼還沒來?照常吃喝玩樂、婚喪嫁娶,當洪水降臨的時刻,人類連悔恨的時間都沒有,一切都被洪水沖刷得乾乾淨淨。

十二、道德真鑒

前文列舉了一些事例說明了相生相剋的關係,但是所列舉的只是最典型、最簡單的特例。現實中的相生相剋關係是極複雜的,不是簡單的兩者之間的關係,而是萬事萬物之間錯綜複雜的全息聯繫。天地萬物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萬事萬物都在相生相剋之中,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張巨大的網,牽一髮而動全身。網進去的就逃不出,成為這張網的一部分,在其間輪迴轉滅。歷史上別說凡人,連神仙都不敢隨便觸動這張網,過去神仙進入人世間,事事都要講機緣,乘天意。世緣未了,機緣不到,絕不敢強為,一旦觸動被網進去,自身都解脫不了。

《周易》所彰顯的,其實也是中庸之理,只是凡人看不明白。《周易》是一部天書密碼,記錄的是天象與人間的對應關係。大道生出天地萬物,天象生出地理與人文,《周易》記錄了大道生天地萬物的過程,記錄了天地萬物在成住壞滅中輪迴的整個過程。看穿了《周易》,就會從中找出一條路,使萬物立於不敗,這條路就是中庸,這就是《周易》的精髓所在。中華文化太偉大了,是普天眾神傳授給人類的,為宇宙在最特殊的時刻所有,凝聚了整個宇宙的精華,漫天神佛都為之驚嘆,唯獨凡人不知。

自然萬物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實在太複雜了。前面只是為了便於理解,而舉了最簡單的特例,將其從自然萬物的關係網中單獨拎了出來。萬事萬物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都由相生相剋關聯著,形成一張全息的巨網,牽一髮而動全身。

這裡再拿道德來舉個例子。當天下都位於道中時,根本沒有德。天下偏離了大道後,才產生了德,德是依據大道而建立的有形標準,唯道是從就是德。剛開始時,人類偏離大道還不嚴重,所以德非常簡單。隨著人類偏離大道越來越嚴重,私慾越來越多,德便越生越多,建立的越來越複雜、完備,分出許許多多的類別,比如:仁、義、禮、智、信、忠、恕、孝、悌、恭、順、貞、節、廉、儉……

這所有的德都是同源而生的,之間都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交錯相連,形成一張大網。比如:

仁的內涵有對天地萬物的愛護,而對天地萬物最大的愛護,就是使一切回歸大道,達到最和諧完美的狀態,從此沒有痛苦,沒有災害。

義的內涵是對道的遵循與捍衛。

從這裡可以看出,仁能生出義,義也能生出仁。同理,仁、義又能生出禮、智、信、忠、孝……它們彼此交錯,形成一張全息的關係網,不是簡單的二者之間關係,動了其中一個,就可能牽動了整體。

比如仁過了度,超出了原則,那麼就會產生惡,就會損害整體,克其它的德。如若對十惡不赦之徒也講仁,對破壞大道、損害萬物的邪惡行為也講仁,那麼仁就失去了法度與邊界,成了惡,成了保護縱容邪惡、損害萬物的工具,就克損了所有的德。

同理,守信過了頭,信守邪惡的承諾,也變成惡。忠過了度,忠於無道,也是惡。其它任何的德過了頭,失去原則,都是如此。

真正的德,是以大道為核心、為準則,若偏離了大道,雖然它還叫這個名字,但已不再是德。所以守德,必須持中庸,中庸之德才是真正的德。

何謂中庸之德,筆者提出一個標準,就是:大道為宗,德不相害。

即以大道為宗旨,與整體的德都不相衝,不相害。

所有的德都在相生相剋中,形成了一張關係網,成為一個整體。必須把任何一個德都置入整體關係網中去衡量,才能不失度,維持整體的平衡,不偏離大道。若將任何一個德孤立拿出來看待,則會造成失度,打破整體平衡。

有時在整體中,也會形成兩德相衝的情況。比如忠與孝不能兩全,這時就應取大道、舍小道,選擇忠而捨棄孝。再比如忠君與捍衛天道發生衝突,就必須取天道,而捨棄忠君,這也是遵循大道為宗的原則。

這就像人體一樣,五臟六腑,筋骨皮肉、經脈穴位等諸多結構共同構成了人體,它們是全息一體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任何一個器官都無法獨立存在。中醫養生,就是注重人體的整體平衡,這樣才是健康。如果單獨強調某一個器官,將其獨立保養,最後將它保養得無比強壯,但是卻損害了其它器官,任何一個器官衰竭人體都會死亡,結果這個器官保養得再強壯也是徒勞,反而破壞了人體平衡,跟隨著一起毀滅。

這就是筆者提煉出中庸的第三層內涵:自然萬物和諧平衡、共生共存、整體升華。

下面舉兩個具體事例說明一下:

古時候有一個尾生抱柱的故事,講述的是春秋時期,魯國有一名叫尾生的青年,與一女子約定於橋下見面。到了約定時間後,女子遲遲不來,這時河水猛漲,尾生為了信守承諾,死死抱著橋下的柱子不肯離開,最後被河水淹死。

這個典故在歷史上很有名,初見於《莊子》,次見於《史記》等,在歷代都曾被人稱頌,當作信守承諾的道德楷模,並由此發展出兩個成語:尾生抱柱、尾生之信。

現在根據中庸「大道為宗、德不相害」的標準來分析一下:

一、孤男寡女相約於橋洞底下見面,本來就是非禮之事,有違禮德。

二、女子到了約定時間沒來,固然失約,但會不會有什麼特殊的原因或遇到不可抗力因素等?尾生就這樣抱柱而死,他固然沒有失信,但他有沒有為那女子考慮過?他將陷那女子於背信棄義、無情無義、害人性命的境地,讓其如何度過餘生?他偏執地成全了自己的信,而沒有顧及他人,不能為他人著想,沒有寬恕包容之心,有違仁、恕等德性。

三、河水暴漲,尾生完全可以鑽出橋洞,跑到橋上,或暫時躲避到附近的高處,即能守著橋,讓水淹不到,又可顧及信,無害於其它道德,何樂而不為?為何如此偏執的一味求死?這有違於智。

四、捨生取義、以身殉道是相當了不起的大德行,但必須珍惜生命,絕不能輕賤生命,得衡量死得值不值。若為了大道,為了國家,為了眾生的幸福等等而死,那成全了義,死得其所,死得偉大。但尾生僅為了一個女人的過失而死(女子失約),死得輕賤。人生於天地間,不說不珍惜天地神靈的安排與恩賜,至少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最起碼有違孝德。

根據以上分析,尾生抱柱違背了中庸之道。他單獨強調信,一味走極端,損害了整體的德行,偏離了大道。

接著是愚公移山的故事。這個故事見於《列子》,大家都熟悉,所以不贅述,這裡只作分析:

只因他家住在太行、王屋兩座大山下,就覺得兩座大山擋了他的路,讓他出門不方便,於是就作出狂妄之舉,要移平兩座大山。如果僅僅是因為兩座大山擋住了他的路,搬個家不行嗎?非要移山?照這樣,全世界的山豈不都要移平?正如走路的時候,腳上不小心被扎了一根刺,是把刺拔出來,還是把整條腿都砍掉?但按照愚公的思維,腳上被扎了根刺,非但要把腿砍掉,還得把子子孫孫的腿都砍掉,直至無窮盡,這很可怕。

首先,愚公這麼做,違背自然之道,破壞生態環境。僅為一己私利而妄圖移山填海,在大自然面前狂妄自大,打著改造自然的口號,無知地破壞自然,破壞環境。正如當今某檔所為,以致神州大地,滿目瘡痍,環境毀於一旦。

其次,愚公為一己之利,禍害子孫萬代。愚公移山,他自己九十多歲了,搬不動,便命令子孫去干苦力,而且還禍害了鄰居小孩。移太行、王屋二山之土石去填渤海,一年才能走一個來回。在別人好心勸阻時,他還執迷不悟,說自己快要死了,移不了山,但會命令他的子孫萬代去移,子子孫孫無窮盡,只要不斷子絕孫,總有一天要把山移平。幸好愚公只能禍害他一家子孫,這樣的人若做了君王,那豈不是世界末日?

最後列子說,愚公執著的精神感動了神靈,結果神靈幫助愚公將二山背到了別處,去擋別人家的路了。這是對神明的褻瀆。

老子曰「大智若愚」,列子可能是想表達這個意思,但是層次不夠,理解不了道的真義,所以走偏了。

本故事中,所要體現的就是愚公那堅忍不拔、永不放棄的精神。愚公是將這德性發揮到極致,任何德性都不怕將它發揮得多極致,關鍵是必須將它容入整體中去發揮,絕不能孤立出來,偏執的強調。若在整體中,則發揮得越極致越了不起。

如果愚公將他這個德行容入整體德行中整體配合施行,那就太了不起了;如果將這堅忍不拔的精神用在做壞事上,那可就壞到了極致,禍害千年。將任何一個德性孤立出來,那就失去了整體的平衡點,就會偏執而成為惡。

若愚公不是移山填海,而是為山開路,盡自己的殘生之力並號召子孫萬代,順著山勢地利,在不破壞自然的情況下,與自然完美結合,將二山開出一條天路來,即方便天下蒼生,又解決了自己的問題,使自然與人更為和諧,豈不是將此德行發揮得完美?這樣才可能真正感動天地神明,出現神跡,成就大德。

其實很多事情就差這麼一點,為私為我、孤立強調個體、彰揚個性,就會走入極端,成為破壞的一份子。唯有秉持中庸,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很多人認為,中庸就是萬事都不能做到極致。其實相反,中庸之道講求萬事都做到極致,達到最完美和諧的狀態。關鍵是必須放入整體中做到極致,而不能孤立出來做到極致,否則就是破壞。將事物孤立出來,其實根本上就是一個「私」字在作怪,這也是天下偏離大道的根本原因。

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54]

這其實是中庸的智慧。天下萬物各不相同,才構成了多姿多彩的自然世界,如果天下所有東西都變成一模一樣的,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那是病毒與癌細胞的發展模式。維持中庸之道,保持整體的和諧,就能維持自然萬物的多樣性,使萬物各不相害,各不相同,世界多姿多彩、無比美好,這就是和而不同。如果孤立的偏執強調某一物,它就會無節度發展,超出自身應有的界限,從而打破萬物的平衡,使萬物都被它侵害。病毒、癌細胞以及某檔對人類的洗腦,要求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的做法,就是如此。這樣萬物的多樣性就被破壞,成為同一物,世界也就毀滅了。這就是同而不和。

整體升華

古文獻上記載,上古時期,天下都行於大道的時候,人類處於半神的社會狀態,自然環境極其美好,到處是奇花異果,仙禽異獸,萬物不相傷害,人類行使著超自然的力量。現代人以為這是神話。

當萬物都歸於道中,維持中庸的時候,就能整體提升,使天地萬物整體達到極致美好的狀態,人類社會就能處於半神的社會狀態,人類就能行使超自然的力量,與天地一體,化育萬物。

《中庸》中說:唯有達到天下至純的無邪的狀態,才能顯露先天的本性,才能使人的先天本性顯露出來。人的先天本性顯露出來,才能使萬物的先天本性都顯露出來。使萬物的先天本性都顯露出來,人則能與天地一體,行使超自然的能力,協助天地化育萬物。[55]

《中庸》中又說:達到至純的無邪狀態,就可以提前知道將來要發生的事,一切都能從自然萬物中提前覺察出來,如同神靈一般。[56]

所以天下真能達到中庸,便能使人類與自然萬物共同提升,達到極致的和諧美好,成為半神的社會狀態。可惜古往今來,不知有誰真正讀懂了中庸的內涵。

做帝王可能是人類各行業中最難的事,只有境界最高,站得比萬物都高的人才能做萬物的王,才能帶領萬物,將他們引入最美好的歸宿。同時,也只有把自己放得最低,放得比天下萬物都低的人,才能承載萬物,做萬物的主宰。這是做一個聖君的基本要求。

治國是一門極大的學問,是遠遠超出人類智慧的。大道生出萬物,真正的智慧來自於大道。大道是治國的根本,沒有這個智慧,是無法懂得治國的。

為什麼老子的《道德經》,在淺層次中看,全部是治國的道理,再往高層看,就成了修真成仙的大道?那是因為,做王的過程,就是使自己的境界與智慧不斷提升的過程,當達到一個合格的王的標準時,也就是神了,或稱為大道真人,這就是古人說的「內聖外王」。

從古到今,都有許多人喊著稱王稱霸,這其實是無知的表現,如同井底的青蛙,鼓起肚皮,張著大嘴巴,就覺得自己可以吞天一樣。真正的王不是一般凡人能做得了的。

部分參考文獻:

《春秋緯》

《風俗通義》

《管子·真法篇》

《春秋運斗樞》

《白虎通義》

《帝王世紀》

《列子?黃帝篇》

《淮南子》

《洛書》

《說文解字》

《高士傳》

《尚書大傳》

《神奇秘譜》

《宋書·符瑞志》

《太平經》

《春秋》

《孟子》

《呂氏春秋》《淮南子》

《新論·王霸第二》

《尚書·禹貢》

《漢書·元帝紀》

《道德經》

《禮記》

《太公六韜》

《左傳》

《大學》

《中庸》

《論語》

《後漢書》

《韓非》

《商君書》

《法華文句》《慧琳音義》

  1. 《風俗通義·卷一》引《春秋運斗樞》:「皇者天,天不言,四時行焉,百物生焉。三皇垂拱無為,設言而民不違,道德玄泊,有似皇天,故稱曰皇。」 ↑
  2. 《白虎通義》:「號之為皇者,煌煌人莫違也。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故黃金棄于山,珠玉捐於淵,岩居穴處,衣皮毛,飲泉液,吮露英,虛無寥廓,與天地通靈也。」 ↑
  3. 《帝王世紀》:「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犧。長於成紀。」 ↑
  4. 《列子?黃帝篇》載:「黃帝晝寢,夢遊華胥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 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 故無利害:者無的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擿無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 ↑
  5. 《淮南子·本經訓》:昔容成氏之時,道路雁行列處,托嬰兒於巢上,置餘糧於畮首,虎豹可尾,虺蛇可蹍,而不知其所由然。 ↑
  6. 《洛書》曰:「皇道缺故帝者興。」 ↑
  7. 《說文解字》:帝,諦也。王天下之號也。 ↑
  8. 《管子·真法篇》說:「察道者帝」。 ↑
  9. 《禮記?謚法》:「德象天地稱帝。 ↑
  10. 《尚書大傳》:「天立五帝以為相,四時施生,法度明察,春夏慶賞,秋冬刑罰,帝者任德設刑,以則象之,言其能行天道,舉錯審諦也。」 ↑
  11. 《白虎通義》:「煩一夫、擾一士以勞天下不為皇也,不擾匹夫匹婦故為皇。故黃金棄于山,珠玉捐於淵,岩居穴處,衣皮毛,飲泉液,吮露英,虛無寥廓,與天地通靈也。」 ↑
  12. 《神奇秘譜》:「(華胥引)是曲者,太古之曲也,黃帝所作。黃帝在位十五年,憂天下不治,於是退而閑居大庭之館,齋心服形,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遊華胥氏之國,其國自然,民無嗜欲,而不夭殤,不知樂生,不知惡死;美惡不萌於心,山谷不躓其步,熙樂以生。黃帝既寤,怡然自得,通於聖道,二十八年而天下大治,幾若華胥之國。」 ↑
  13. 《宋書·符瑞志》:聖德光被,羣瑞畢臻,有屈軼之草,生於庭。佞人入朝,則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進。有景雲之瑞,有赤方氣與青方氣相連,赤方中有兩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黃色,以天清明時見於攝提,名曰景星。 ↑
  14. 《宋書·符瑞志》:黃帝黃服齋於中宮,坐於玄扈洛水之上,有鳳皇集,不食生蟲,不履生草,或止帝之東園,或巢於阿閣,或鳴於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鳥來儀。 ↑
  15. 《淮南子》:黃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輔之,以治日月之行,律治陰陽之氣,節四時之度,正律厯之數,別男女、異雌雄,明上下、等貴賤,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天,時熟而不凶,百官正而無私,上下調而無尤,法令明而不闇,輔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道不拾遺,市不豫賈,城郭不關邑,無盜賊,鄙旅之人相讓以財,狗彘吐菽粟於路,而無忿爭之心。 ↑
  16. 《禮號謚記》說:「夏禹、殷湯、周武王,是三王也。」 ↑
  17. 《說文解字》:王,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為王。」凡王之屬皆從王。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 ↑
  18. 《管子·真法篇》:「通德者王,謀得兵勝者霸。」 ↑
  19. 《太平經》:帝者,為天地之間作智,使不陷於兇惡,故稱帝也。王者,人民萬物歸王之不傷,故稱王。 ↑
  20. 《春秋》說:齊桓、晉文、秦繆、宋襄、楚庄是五伯也。(《風俗通義》引) ↑
  21. 《孟子·公孫丑上》: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國;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湯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贍也;以德服人者,心悅而誠服也。 ↑
  22. 《新論·王霸第二》:夫上古稱三皇、五帝,而次有三王、五霸,此皆天下君之冠首也。故言三皇以道治,而五帝用德化;三王由仁義,五霸用權智。其說之曰:無制令刑罰,謂之皇;有制令而無刑罰,謂之帝;賞善誅惡,諸侯朝事,謂之王;興兵眾,約盟誓,以信義矯世,謂之霸。王者,往也,言其惠澤優遊,天下歸往也。……夫王道之治,先除人害,而足其衣食,然後教以禮儀,而威以刑誅,使知好惡去就,是故大化四湊,天下安樂,此王者之術。霸功之大者,尊君卑臣,權統由一,政不二門,賞罰必信,法令著明,百官修理,威令必行,此霸者之術……傳曰:「孔氏門人,五尺童子,不言五霸事者,惡其違仁義而尚權詐也」。 ↑
  23. 《尚書·禹貢》:五百里甸服:百里賦納總,二百里納銍,三百里納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諸侯。五百里綏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奮武衛。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蠻,二百里流。東漸于海,西被於流沙,朔南暨聲教訖於四海。 ↑
  24. 《漢書·元帝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 ↑
  25.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26.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
  27.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
  28.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
  29.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
  30.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31.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
  32.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
  33.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
  34. 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
  35.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
  36.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
  37.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
  38.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
  39. 《禮記·禮運》: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勢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
  40. 《禮運》曰:「夫禮,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是故禮必本於天,殽於地,列於鬼神,達於喪祭射御,冠昏朝聘。聖人以禮示之,天下國家可得而正也」。 ↑
  41. 《太公六韜》曰:「禮者,天理之粉澤」。 ↑
  42. 《中庸》:「親親之殺,尊賢之等,禮所生也。」 ↑
  43. 《呂氏春秋》: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其金於府。子貢贖魯人於諸侯,來而讓不取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 ↑
  44. 《淮南子》:夫聖人之舉事也,可以移風易俗,而受教順可施後世,非獨以適身之行也。今國之富者寡而貧者眾。贖而受金,則為不廉;不受金,則不復贖人。自今以來,魯人不復贖人於諸侯矣。 ↑
  45. 《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46. 《孟子·盡心上》: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
  47. 《禮記·禮運》:故聖人耐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於其義,明於其利,達於其患,然後能為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講信修睦,謂之人利。爭奪相殺,謂之人患。故聖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義,講信修睦,尚辭讓,去爭奪,舍禮何以治之?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 ↑
  48. 《後漢書》載:「子曰,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是以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
  49. 《禮記?祭統》:「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祭者,所以追養繼孝也。」 ↑
  50. 《禮記?祭統》:禮有五經,莫重於祭。 ↑
  51. 《左傳?文公二年》:「孝,禮之始也。」 ↑
  52. 《中庸》: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
  53.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
  54. 《論語》 ↑
  55. 《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
  56. 《中庸》: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
  57. 夫有材而無勢,雖賢不能制不肖。故立尺材於高山之上,下則臨千仞之谷,材非長也,位高也。桀為天子,能制天下,非賢也,勢重也。千鈞得船則浮,錙銖失船則沉,非千鈞輕錙銖重也,有勢之與無勢也。故短之臨高也以位,不肖之制賢也以勢。 ↑
  58. 飛龍乘雲,騰蛇游霧。雲罷霧霽,而龍蛇與螾蟻同矣,則失其所乘也。……堯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為天子能亂天下,吾從此知勢位之足恃,而賢智之不足慕也。 ↑
  59. 父母之所以求於子也,動作則欲其安利也,行身則欲其遠罪也。君上之於民也,有難則用其死,安平則盡其力。親以厚愛關子於安利而不聽,君以無愛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養恩愛之心而增威嚴之勢。 ↑
  60. 且民者固服於勢,寡能懷於義。 ↑
  61. 道不同於萬物,德不同於陰陽,衡不同於輕重,繩不同於出入,和不同於燥濕,君不同於群臣。凡此六者,道之出也。道無雙,故曰一。是故明君貴獨道之容。 ↑
  62. 毋弛而弓,一棲兩雄,其斗狺狺,豺狼在牢,其羊不繁。一家二貴,事乃無功。 ↑
  63. 王者獨行謂之王 ↑
  64. 為人君者,數披其木,毋使木技扶疏;木枝扶疏,將塞公閭,私門將實,公庭將虛,主將壅圍。數披其木,無使木枝外拒;木枝外拒,將逼主處。數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將不勝春風;不勝春風,枝將害心。 ↑
  65. 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君無見其意,君見其意,臣將自表異。故曰:去好去惡,臣乃見素;去舊去智,臣乃自備。故有智而不以慮,使萬物知其處;有賢而不以行,觀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使群臣盡其武……故曰: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於上,君臣竦懼乎下。 ↑
  66. 道在不可見,用在不可知君;虛靜無事,以暗見疵。見而不見,聞而不聞,知而不知。知其言以往,勿變勿更,以參合閱焉。官有一人,勿令通言,則萬物皆盡。函掩其跡,匿有端,下不能原;去其智,絕其能,下不能意。 ↑
  67. 聽言之道,溶若甚醉。脣乎齒乎,吾不為始乎;齒乎脣乎,愈惛々乎。彼自離之,吾因以知之動之溶之,無為而攻之。喜之,則多事;惡之,則生怨。故去喜去惡,虛心以為道舍。上不與共之,民乃寵之;上不與義之,使獨為之。上固閉內扃,從室視庭,咫尺已具,皆之其處。以賞者賞,以刑者刑,因其所為,各以自成。主上不神,下將有因。 ↑
  68. 明主之所導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謂刑德?曰:殺戮之謂刑,慶賞之謂德。為人臣者畏誅罰而利慶賞,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則群臣畏其威而歸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則不然,所惡,則能得之其主而罪之;所愛,則能得之其主而賞之;今人主非使賞罰之威利出於已也,聽其臣而行其賞罰,則一國之人皆畏其臣而易其君,歸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 ↑
  69. 今人主處制人之勢,有一國之厚,重賞嚴誅,得操其柄,以修明術之所燭,雖有田常、子罕之臣,不敢欺也,奚待於不欺之士? ↑
  70. (豫讓和伯夷、叔齊)若此臣,不畏重誅,不利重賞,不可以罰禁也,不可以賞使也,此之謂無益之臣也。吾所少而去也,而世主之所多而求也。 ↑
  71. 若夫許由、續牙、晉伯陽、秦顛頡、衛僑如、狐不稽、重明、董不識、卞隨、務光、伯夷、叔齊,此十二者,皆上見利不喜,下臨難不恐,或與之天下而不取,有萃辱之名,則不樂食谷之利。夫見利不喜,上雖厚賞,無以勸之;臨難不恐,上雖嚴刑,無以威之:此之謂不令之民也。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于山谷,或沉溺於水泉。有如此,先古聖王皆不能臣,當今之世,將安用之? ↑
  72. 若夫關龍逄、王子比干、隨季梁、陳泄冶、楚申胥、吳子胥,此六人者,皆疾爭強諫以勝其君。言聽事行,則如師徒之勢;一言而不聽,一事則不行,則陵其主以語,待之以其身,雖死家破,要領不屬,手足異處,不難為也。如此臣者,先古聖王皆不能忍也,當今之時,將安用之? ↑
  73. 夫立名號,所以為尊也;今有賤名輕實者,世謂「高」。設爵位,所以為賤貴基也;而簡上不求見者,謂之「賢」。威利,所以行令也;而無利輕威者,世謂之「重」。法令,所以為治也;而不從法令為私善者,世謂之「忠」。官爵,所以勸民也;而好名義不進仕者,世謂之「烈士」。刑罰,所以擅威也;而輕法不避刑戮死亡之罪者,世謂之「勇夫」。民之急名也,甚其求利也;如此,則士之飢餓乏絕者,焉得無岩居苦身以爭名於天下哉?故世之所以不治者,非下之罪,上失其道也。 ↑
  74. 難致,謂之「正」。難予,謂之「廉」。難禁,謂之「齊」。有令不聽從,謂之「勇」。無利於上,謂之「願」。少欲、寬惠、行德,謂之「仁」。重厚自尊,謂之「長者」。私學成群,謂之「師徒」。閑靜安居,謂之「有思」。損仁逐利,謂之「疾」。險躁佻反覆,謂之「智」。先為人而後自為,類名號,言泛愛天下,謂之「聖」。言大本,稱而不可用,行而乘於世者,謂之「大人」。賤爵祿,不撓上者,謂之「傑」。下漸行如此,入則亂民,出則不便也。 ↑
  75. 皆以堯舜之道為是而法之,是以有弒君,有曲於父。堯、舜、湯、武或反群臣之義,亂後世之教者也。今堯自以為明而不能以畜舜,舜自以為賢而不能以戴堯;湯、武自以為義而弒其君長,此明君且常與而賢臣且常取也。故至今為人子者有取其父之家,為人臣者有取其君之國者矣。父而讓子,君而讓臣,此非所以定位一教之道也。 ↑
  76. 瞽瞍為舜父而舜放之,象為舜弟而殺之。放父殺弟,不可謂仁;妻帝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謂義。仁義無有,不可謂明。舜出則臣其君,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 ↑
  77. 醫善吮人之傷,含人之血,非骨肉之親也,利所加也。故與人成輿,則欲人之富貴;匠人成棺,則欲人之夭死也。非輿人仁而匠人賊也,人不貴,則輿不售;人不死,則棺不買。 ↑
  78. 使人不衣不食而不飢不寒,又不惡死,則無事上之意。意欲不宰於君,則不可使也。 ↑
  79. 富貴者,人臣之大利也。人臣挾大利以從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盡而不望。此謂君不仁,臣不忠,則可以霸王矣。 ↑
  80. 吾以是明仁義愛惠之不足用,而嚴刑重罰之可以治國也。 ↑
  81. 夫嚴刑重罰者,民之所惡也,而國之所以治也;哀憐百姓輕刑罰者,民之所喜,而國之所以危也。 ↑
  82. 公孫鞅之法也重輕罪。重罪者,人之所難犯也;而小過者,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無離其所難,此治之道。夫小過不生,大罪不至,是人無罪而亂不生也。 ↑
  83. 故其與之刑,非所以惡民,愛之本也。刑勝而民靜,賞繁而奸生。故治民者,刑勝,治之首也;賞繁,亂之本也。 ↑
  84. 故法者,王之本也;刑者,愛之自也。 ↑
  85. 重刑少賞,上愛民,民死賞;多賞輕刑,上不愛民,民不死賞。 ↑
  86. 夫奸必知則備,必誅則止;不知則肆,不誅則行。夫陳輕貨於幽隱,雖曾、史可疑也;懸百金於市,雖大盜不取也。不知,則曾、史可疑於幽隱;必知,則大盜不取懸金於市。故明主之治國也,眾其守而重其罪,使民以法禁而不以廉止。 ↑
  87. 匿罪之罰重,而告奸之賞厚也。此亦使天下必為己視聽之道也。 ↑
  88. 是故夫至治之國,善以止奸為務……然則去微奸之道奈何?其務令之相規其情者也。則使相窺奈何?曰:蓋里相坐而已。禁尚有連於己者,理不得相窺,唯恐不得免。有奸心者不令得忘,窺者多也。如此,則慎己而窺彼,發奸之密。告過者免罪受賞,失奸者必誅連刑。如此,則奸類發矣。奸不容細,私告任坐使然也。 ↑
  89. 博習辯智如孔、墨,孔、墨不耕耨,則國何得焉?修孝寡慾如曾、史,曾、史不戰攻,則國何利焉? ↑
  90. 今修文學,習言談,則無耕之勞而有富之實,無戰之危而有貴之尊,則人孰不為也?是以百人事智而一人用力。事智者眾,則法敗;用力者寡,則國貧:此世之所以亂也。 ↑
  91. 故明主之國,無書簡之文,以法為教;無先王之語,以吏為師;無私劍之捍,以斬首為勇。 ↑
  92. 為人臣常譽先王之德厚而願之,誹謗其君者也。 ↑
  93. 六虱:曰禮、樂;曰《詩》、《書》;曰修善,曰孝弟;曰誠信,曰貞廉;曰仁、義;曰非兵,曰羞戰。 ↑
  94. 民貧則力富,力富則淫,淫則有虱。故民富而不用,則使民以食出,各必有力,則農不偷。農不偷,六虱無萌。 ↑
  95. 農有餘食,則薄燕於歲;商有淫利有美好,傷器 ↑
  96. 民之所欲萬,而利之所出一。民非一,則無以致欲,故作一。作一,則力摶;力摶,則強。 ↑
  97. 民貧則弱國,富則淫,淫則有虱,有虱則弱。故貧者益之以刑,則富;富者損之以賞,則貧。治國之舉,貴令貧者富,富者貧。 ↑
  98. 國貧而務戰,毒生於敵,無六虱,必強;國富而不戰,偷生於內,有六虱,必弱。 ↑
  99. 民勇,則賞之以其所欲;民怯,則殺之以其所惡。故怯民使之以刑則勇,勇民使之以賞則死。怯民勇,勇民死,國無敵者必王。 ↑
  100. 有饑寒死亡,不為利祿之故戰,此亡國之俗也。 ↑
  101. 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則民用矣。凡戰者,民之所惡也。能使民樂戰者王。強國之民,父遺其子,兄遺其弟,妻遺其夫,皆曰:「不得,無返!」又曰:「失法離令,若死,我死。鄉治之。行間無所逃,遷徙無所入。」行間之治,連以五,辨之以章,束之以令。拙無所處,罷無所生。是以三軍之眾,從令如流,死而不旋踵。 ↑
  102. 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民弱國強,民強國弱。 ↑
  103. 民,辱則貴爵,弱則尊官,貧則重賞。以刑治民,則樂用;以賞戰民,則輕死。故戰事兵用曰強。民有私榮,則賤列卑官;富則輕賞。 ↑
  104. 用善,則民親其親;任奸,則民親其制。合而復者,善也;別而規者,奸也。章善,則過匿;任奸,則罪誅。過匿,則民勝法;罪誅,則法勝民。民勝法,國亂;法勝民,兵強。故曰:以良民治,必亂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強。 ↑
  105. 秦大飢,應侯請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棗栗,足以活民,清發之。「昭襄王曰:「吾秦法,使民有功而受賞,有罪而受誅。今發五苑之蔬草者,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也。夫使民有功與無功俱賞者,此亂之道也。夫發五苑而亂,不如棄棗蔬而治。」一曰:「令發五苑之蓏、蔬、棗、栗,足以活民,是用民有功與無功爭取也。夫生亂,不如死而治,大夫其釋之。」 ↑
  106. 《道德經》: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

推薦閱讀:

佛家講八萬四千法門,道家講三千六百法門,真的是各種各樣的人都有對應適合的嗎,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
修鍊,修的是什麼?
道家養心哲學
佛家道家修鍊上有什麼聯繫和區別嗎?
夜間修行打坐遇到雷劈修行倒退,該如何辦?

TAG:儒家思想 | 中庸之道 | 道家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