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今天,上海房產稅繳費通知把很多人嚇著了,房價要降?

文 | 老虎財經 王帥

"因樓市今年以來的瘋狂,「房產稅」一詞一直出沒於整個年度中。今日一則「上海稅務催繳房產稅」的消息被瘋狂刷屏,小編的不少朋友表示,這哪裡是新聞,我都已經繳了兩年多的房產稅了。"

11月8日一早,小編的朋友圈就被一則房產稅的消息刷屏。

據上海發布官微:個人住房房產稅納稅人應於12月31日前繳納2016年度個人住房房產稅稅款。徵收對象為2011年1月28日起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的第2套及以上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購住房,但「家庭人均建面不超過60平米」等6種情況可減免。

事實上,上海自2011年起便已開始試運行房產稅,而上海稅務催繳房產稅的消息幾乎每年都會發布一次。為何此番催繳房產稅的消息能引起這麼大的反響,究其原因,或與2016這一特殊的年份有關。

2016年,是地王頻出的一年,尤其是在上半年裡,全國新地王的數量已破百;

2016年,也是房價最為瘋狂的一年;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15年3月份至2016年8月份,全國70大中城市房價已經連續近15個月上漲,而且,無論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房價漲幅進一步擴大,同比最高漲幅達到6成以上;

2016年,是房產證改發不動產產權證的一年,國土資源部已向各地方政府明確,在2016年底前,要基本實現停發舊證,改發不動產產權證。

2016年11月7日,即在昨日,那位曾經義無反顧力推房產稅的樓繼偉部長適齡退休。

正是這一切才促使了今日這則上海稅務催繳房產稅的消息獲得了廣泛的關注。

「上海式」房產稅形同虛設

上海、重慶是第一批實現房產稅的試點城市,但以2011年1月底實行來看,上海房產稅的徵收可謂形同虛設。

目前房產稅的稅率為0.6%,房產稅則按應稅住房市場交易價格的70%計算。舉個例子,一個居民家庭原來已擁有的住房面積共計180平方米,剛好人均60平方米,現又新購一套100平方米的住房總價100萬,那麼該居民所需繳納的房產稅為:100*70%*0.6%=0.42(萬元),即4200元。

看似稅率不低,但稅收總收入卻是低的可憐。據新華網報道,試點3年間,上海的個人住房房產稅徵收額累計約6億元,重慶則更低,不超過4億元。

那麼,為何上海徵收房產稅的錢為何會這麼少呢?老虎財經簽約作者齊俊傑認為這和6種減免情況息息相關。

第一,上海本市人均60平米,還得是新購住房,原來的房子都不算,而且光新購不行還得是第二套以上,這一下就沒幾個人能交了。就是說2011年以後,你不斷買房這部分人才需要交稅,2011年之後,沒怎麼買房的,基本上都不用交稅。

第二,先買一套,然後把老房子在一年內賣了的,還能退稅,換句話說換房換成大房子的,也不交稅。2011年以後那些改善型需求,也都給擋在門外了。即使你把原來的平房換成了幾百平米的別墅,由於事第一套房,也不用去交稅了。

第三,雖然有人買了第二套房,但人家說我這是給孩子買的,孩子要結婚了,所以這套房也就不收房產稅。

第四,國家重點人才,緊缺人才,買的房子也不收房產稅。

第五,居住證3年,唯一住房也不收房產稅,如果不夠3年,可以先交,等夠了3年,人家還退你,但大家一般不愛給國家添麻煩,啥夠不夠的,乾脆就都不交了。

第六,這條特別的虛,政府決定,看誰順眼誰就能免稅。然後大家想吧!看誰順眼呢?

所以,這麼寬鬆的條件影響下,最後誰交稅呢?只有那些不斷的買房,真正炒房子的,還得是傻炒的,沒有任何關係的,政府看他不順眼的,然後這些素質很低的炒房客,還得表現出素質很高,還要主動去交房產稅。所以,如此擰巴的政策,太多的中國特色,也確實考慮到了剛性需求,但卻讓這個政策完全沒什麼卵用。由於收的稅太少,收稅積極性不高,結果就是你不交他也不收了,你不收我就更不交了,上海房產稅雖然執行了5年,但早已經名存實亡。每年就發一條微博催繳,能有什麼效果。

在房價方面就更無需多談,上海當下的房價與2011年時相比早已翻番,希望以房產稅來抑制房價的效果為零。

謝百三:房產稅不適合中國國情

在今年的G20財政部會議上,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曾大力推崇房產稅的徵收,一時間,將房產稅再度推至風口。

隨著樓繼偉的卸甲歸田,新上任的財政部部長肖捷在房產稅的問題上是否能延承樓部長態度成為了大眾的焦點。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肖捷早前有關房地產稅的態度,是在2005年。在當年的國家發展高層論壇上,肖捷作了主題為「中國的財稅體制改革」的主旨演講,在這篇上萬字的演講中,他表達了房地產稅的堅決態度。

肖捷當時在演講中說——「中國目前在房地產轉讓交易環節問題嚴重,有必要研究實施房地產稅改革(這裡需要說明的是,房產稅是房地產稅的其中一種)。」

不過,已故的復旦大學教授謝百三就曾回擊稱,房產稅不符合中國國情,不合理,不該征。謝百三認為:

中國大中城市買房時,房價每平米高達6萬、10萬,其中交過一筆很大的70年土地使用費。何以北京郊區的小產權房與市區大產權房,房價差8-10倍?就是後者交了這筆費用。而這筆70年土地使用費交了後,再交西方式房產稅,是一隻羊身上想多剝兩張皮,不合理極了。

這70年土地使用費能馬上退給城市居民嗎?早已用掉了,上海18條地鐵、楊浦大橋、南浦大橋、徐浦大橋、盧浦大橋等等,每橋25億。幾十萬交通協警的工資;上海財政70%源自於它。因此,合理方法是,請70年後再開徵房產稅吧。

推薦閱讀:

租房可以落戶了,那麼剛需還會選擇買房嗎?
房價大起大落,房產稅是否會拉動房租上漲?
你覺得太原房價貴嗎?看完周邊城市你就偷著樂吧!
逆天謬論:老百姓越買不起的房子越有投資價值?
壹周志識 | 到底調控威力大還是市場上漲動力強?

TAG:房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