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入門途徑

學習中醫怎麼入門,這個是困擾這很多想要學習中醫人的問題,包括很多主治醫生、博士。

筆者學醫6年,也還是沒有入門。但是對於這個問題有一些看法,想把這些看法寫出來跟大家討論一下。

我高中畢業之後,來到了一個親戚的的中醫診所學習中醫。跟很多學徒一樣,學中醫第一件事就是到藥房整理中藥、跟老藥師認中藥。說學習中藥,其實就是在藥房分拈中藥、之後打包。

醫生早上不看病,下午看病,從2點鐘開始到看5點,限號50個,其實往往看到6、7點。診所就一位醫生,純中醫;多的時候基本每一個方子都有開中藥,多的十劑,少的三劑,有一部分不嚴重的開診所現有湯劑和丸劑調養。星期一到星期六下午看診星期天醫生到另外的地方看著,我們在倉庫整理中藥。

倉庫除了我們從醫藥公司進的普通藥物之外,還有一個就是從批發市場進購的草藥。這位醫生開的方子,很多都會用到草藥,並且有一些是洗凈不經過處理的,方子經常出現的,新鮮魚腥草,榨汁去渣煮沸,一天兩次。這種用藥方法是從他的父輩傳授給他的,也是當地有名的中醫。整理這些草藥也是很辛苦,像一味白頭翁,一般開30g,我們就稱30g放袋子,灰塵多而且不幹凈。大多數人不願意去干,但是在我看來,這個恰恰是學習中醫最好的入門方法。一邊背藥性賦,一邊認中藥嘗中藥,很快,我就可以在藥師抓藥的時候認得大部分的中藥了。直到現在關於很多藥物的知識,都是在那個時候記下來的。

之後到中醫藥大學去學習,到現在6年的時間。這中間遇到了許許多多的人,自學中醫的,從中醫院校出來的-----本科、碩士、博士都有,關於中醫的入門,我曾經聽一位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一位主任說"中醫教育的模式應該取消本科中醫,本科階段全部都以西醫為主,碩士和博士才設中醫專業;甚至碩士博士都為西醫專業,中醫作為臨床以後繼續教育的課程」,他說你看看現在在中醫院有名的中醫、還有國醫大師,很多都是西醫出身,後期學習中醫的理論。因為有醫院這個平台和臨床經驗,中醫理論學習之後馬上聯繫實踐,上手很快。我深以為然,中醫出身的師兄師姐們不管是什麼學歷,畢業之後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找不到一個地方考研去實行他們的中醫臨床夢,本以為中醫院是中醫的凈土,沒有想到進去之後一切從頭開始學習西醫。「在中醫院,中醫臨床夢在你40歲之後,在你評為主任之後,在你能獨立門診的時候」師兄這樣子跟我說。

但是經過這幾年的學習和思考,我對於中醫的入門有了不一樣的看法。中醫是經驗醫學,學習的這些理論知識必須建立在應用的基礎上。事實上,只有你能有可以看病這個平台去臨床,你才能真正體會到在書本和課堂學到的那些知識,並把這些知識轉換為你自己的東西。我一個師兄說,跟診最大的好處是,看見老師用藥用方,就敢確認自己也可以用了,不然有時候你明知道這個病是用這個葯、這樣子治,但是你就是不敢開。所以我們經常考研看到有人憑藉一張「祖傳秘方」在一個地方混得不錯,也是靠這個秘方拿到證的,不是無證行醫的。

回到我們的題目,剛剛開始學習中醫,如果有機會,還是爭取多一些機會給人看病,親戚朋友,只有他們有這個需求,就大膽給他們看。一開始,別開方子,可以往艾灸、針灸、推拿方向思考。其實為什麼針灸在國外那麼受歡迎,中藥反倒不行了,其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中藥相對比較複雜,見效也比較慢;二是吃中藥的體驗也並不好,苦;第三,成分不明,藥味那麼多,各自的成分是什麼都說不清楚。

但是艾灸、針灸及推拿就不一樣了,手法簡單,療效快,副作用少。

來看一下我在知乎(kinglong deng)上看到的一個師承師兄寫的臨床病案,可以參考一下

醫案1

時間:2017.1.4 北京

患者:一朋友的兒子 10歲

工作正事談完之餘,朋友閑聊中抱怨自9月份開始其10歲大的兒子尿頻,白天僅能憋尿二三十分鐘,無法堅持完一節課。朋友走遍京城各大三甲醫院,做盡各種檢查拍片,花費數萬,均被告知無器質性病變,原因不明。後又去了2家三甲中醫院,各吃了2周的葯,均無改善。無奈之下,朋友只得讓他的兒子每天穿尿不濕上學。

我一聽,這簡單啊,倪師專門講了,下焦寒導致膀胱冷就會尿失禁。只要想辦法讓膀胱熱起來就解決問題,可吃藥、可艾炙。考慮到自己經驗不足又無執照,還沒見到該患者,開方就算了,而且開了人家也未必敢吃。於是決定讓朋友帶兒子去艾炙,告訴他只炙 關元穴 一個穴位,每天炙一次,每次20分鐘。

療效:昨天下午朋友打電話來報喜,僅炙一周,他的兒子尿頻消失了!消失了!昨天正式不穿尿不濕了!

費用:1月5日他去同仁堂僅花60多元買了個艾炙器具和一盒艾條,無其它費用。

點評:不吃藥不打針,一周治癒一例尿頻,倪師誠不欺我。

特別是師承入手的,可以從這方面考慮。先從針灸、推拿中國方向去學習,因為這個方向可以接觸到更多的病人。

學中醫,單單看書看視頻,是很枯燥的。並且所看的書籍裡面的知識沒有應用,很快也忘記了。學中醫,最理想的狀態是一邊看書學理論,一邊臨床運用理論指導實踐,這樣子成長最快。


推薦閱讀:

2016年11月8日早讀
面相部位詳解(一)
魯迅筆下的原配蟋蟀出現在中醫著作中嗎?
其實,賈瑞的死因並非那麼不堪
關於中醫的一些實用信息

TAG:中醫 | 中醫學 | 中醫師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