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生死書》不忘初心

今天整理書架,一直以來我在尋找的,當初去西藏之前購買的《西藏生死書》竟然神奇的出現在面前。

偶爾的重新獲得這本書,我深信這是一種機緣,讓我對生死有所頓悟。

我將自己歸為神秘主義者,我相信轉世,相信因果,相信心念,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存在。

  • 我不要迷信,不相信求佛後能心想事成,升官發財,一切順利。
  • 我接受一切不如意與困苦,並相信世界上沒有無因之果。
  • 我相信每個人的本我都是一尊佛,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而已。我們的學習只是喚起我們一直的東西。
  • 我相信世界沒有別人,所有的存在只是為了證明你自己而已。
  • 我相信人生的追求不要想外有所求,而是要內關自己,內修自己,才可能滿血復活。
  • 我相信只有無常才是恆常,我相信活在當下。

我要用智慧拋棄迷信的外衣,了解佛學中關於生,死以及中陰的哲理,明鏡本性,對外物心生悲憫,發願做普渡眾生的事情,破除業的束縛。

我願用我微薄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做對別人更有意義的事情。

死,並不神秘且可怕,不過是綿延不絕的序曲的中的片段,正如書中提到的亨利。福特寫到:

」二十六歲的時候,我接受了輪迴的理論,(西方)宗教完全不提供這方面的看法,工作無法令我滿足。如果我們不能把某一世的得到的經驗運用在下一世,那麼工作就是白費。當我發現輪迴時。。。時間就不再是有限的。我不再是鐘擺的奴隸。。。。我願意把長遠生命觀給予的寧靜與他人分享。

無常,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夠相信的東西,一切皆無常,我們必須了解無常的必然性,牢記在心裡,行動在每一個當下,也只有當下我們是能夠把握的,我能夠感覺到我的手敲擊鍵盤的感覺,我可以聽到敲擊鍵盤的聲音,我可以看見我寫下的這段話,活在當下,然而就在這個一行字的功夫里,如今的我已經與剛才的我有所不同。

可是我們常常忘了這種感覺,我們很容易就又回到了舊的習氣中去,就行《人生五章》這首詩寫的一樣:

1、我走上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掉了進去,我迷失了。。。我絕望了。。。/這不是我的錯,費了好大的功夫,我才爬山來。

2、我走上了同一條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假裝沒看見,還是掉了進去,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掉到了同一個地方。但這不是我的錯,我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爬出來。

3、我走上了同一條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看見他在那兒,但我還是掉了進去。。。。這是一種習氣,我的眼睛張開著,我知道我在哪兒。這是我的錯。我立刻爬了出來。

4、我走上同一條街,人行道上有一個深洞,我繞道而過。

5、我走上了另一條街。

讓我們接受無常,讓我們慢慢從執著中解脫,為了不存在的安全感兒盲目的追逐一切。

就像《與神對話》中說的一個概念,親愛的,外面除了你,沒有別人,所有的一切業都由自身而起,你周遭的一切業都是你的一個外部映射,都是你的一部分,外部的一切的存在都是為了告訴你什麼不是你,這與《道德經》中的美之所以為美,斯丑已;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高下相傾,長短相形。。。我因為知道我不是張三,我不是李四,所以知道我就是我。

而我們的追求,我們的執著又是什麼呢?安全感?舒適?我們這番來到世上,不是為了安全感而來,也不是為了舒適享受而來,那種精神上的嗎啡和肉體上的享受,可以使我們麻醉和沉迷於一時,可是當我們終將一死時,也會有所遺憾,我們遺憾的又是什麼呢?

我覺得人生,或者這世世代代的人們,好像是一個電子遊戲機,或者是一篇修神小說,我們目前在我們的空間世界裡,看到的一切我們都認為是實相,而當我們晉級或者修鍊到一定程度,我們再回頭看我們之前生活的世界,那些人們可笑至極,拚命的抓住不該抓住的一切,而經過修鍊後看到的新的世界是那麼顛覆我們的世界觀,完全是一個不同的世界,我們通過不斷的晉級和修鍊,是我們的生活的世界完全顛覆。

所以我們今天覺得是真的事情和事物,不必過分沉迷與追究,那都是過眼雲煙。

而反過來,我們自身需要晉級和修鍊才是硬道理,才有可能滿血復活。


推薦閱讀:

都27了,一次戀愛都沒談過,這麼失敗的人生該怎麼改變?
如果生活趨於平凡,你還堅持嗎?
《天工開物》對現實有什麼指導意義?
男同性戀眼中的世界是怎樣的?
心痛,國字頭媒體也玩起了這種標題黨的做法

TAG:哲學 | 人生 |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