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羊脂玉和羊脂白玉

古玉,以其精湛的製作技藝、優美的造型、瑰麗的色彩聞名於世。其中,羊脂白玉則以其非常潔白、質地細膩、光澤滋潤、狀如凝脂等特點,被稱為軟玉中的上品,極其珍貴。自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羊脂白玉的價格一路飆升。近年來,單是籽料的價格就高得驚人,動輒三五十萬元一塊,多則要花上一二百萬元。對於廣大藏家來講,一味跟風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多些深入的了解,聽聽他家直言,做到理智的收藏才是王道。

「羊脂白玉不一定越白越好。」中國古玉器研究會秘書長鍾林元對於當下玉器收藏中一味追「白」的趨勢提出了質疑,「所謂羊脂白玉,就是人們對和田玉中極品的比喻,再加之和田玉每塊的顏色溫潤程度都不完全一樣,故所謂的羊脂白玉就永遠不可能用一個公式化的固定標準來科學地測定」。

我們都知道,羊脂白玉是和田玉中的寶石級材料,是白玉中質純色白的極品,具備最佳光澤和質地,表現為:溫潤堅密、瑩透純凈、潔白無瑕、如同凝脂,故得此名。已故我國著名考古專家夏鼐先生也曾在文章中稱:「漢代玉器材料……乳白色的羊脂玉大量增加。」可老先生的意思並非給羊脂玉定了白色的性,更沒有表示出此玉越白,價格越高的關係。

業界許多人士就認為羊脂白不是純白,而是帶有油脂光澤的白。在白色中有的可透出微微的黃色,質地差的也可在白色里透出微微的淺灰色調。而現如今人們一味向「白色」看齊的做法,顯然是對羊脂白玉的誤解。

鍾林元提到,其實羊脂白玉只是現在人們的叫法,以前只是叫羊脂玉。這個「白」字是人們後加上的,帶有了太多主觀的色彩。因此過分看重顏色,也大大誤導了人們的收藏觀。他打了個比方:「假如以我們吃的羊油的油脂和白度為標準的話,那麼天下可能就只有一塊羊脂白玉了。因為羊油只有一個白度和一個油性,所以我們不能強求。應該嚴肅地否定當前社會上對於羊脂玉的一種流行說法和取捨的標準。」

同時,鍾先生還表示,由於人們對於顏色的判定標準不同,因此到底是不是夠「白」也沒有標準。他曾經在故宮博物院看到顏色很白的和田玉,可是專家把其歸為青玉。而有一塊看著是青色的古玉則被列入了白玉。由此,他建議廣大藏家切莫把羊脂白玉「越白越好」的說法看成是真理。如果只強調白,而忽略了質地,那麼像大理石、石英石等很多相當白的石頭就成了玉了。

注意識別和田玉產地

鍾先生特彆強調,羊脂白玉一般只存在新疆和田的籽玉、山流水和于田縣戚家坑的山料之中,其他地方所產的玉料中基本都不具備羊脂白玉的條件。這就是「和田玉」珍貴的地方。

羊脂白玉自古以來人們極為重視,但存世極罕,是玉中極品,價格非常貴。白玉不但象徵純潔、高尚、溫潤,而且象徵吉祥、安謐。古人所謂:「溫潤,仁也!」在古代,帝後才有資格佩上等白玉。如已被國家定為「國寶」的西漢「皇后之璽」就是利用晶瑩無瑕的羊脂白籽玉料雕琢而成的。

可目前市場上,特別是新疆市場上出現的一種怪現象,就是遍地都是羊脂白玉,要找羊脂白玉隨手可得!其實好多和田玉用的不是那些特別產地的玉料,大多用俄料和青海料,而且在市場大量存在,炙手可熱。

文化為羊脂白玉持續加價

目前,羊脂白玉價格是不是太高了?到底還有多大的升值空間?自古道,「黃金有價玉無價」。所以,和田玉的價格主要還取決於以下三點:第一就是市場;第二就是產量;第三就是人們的文化生活。

「古玉的文化價值是我們平時最容易忽視的。需求是隨著人們的逐步了解而增長的,人們了解的越多,需求越多。強烈的需求反過來會刺激市場的擴大。」鍾林元表示,在漫長的歷史時期中,中國人形成了崇尚玉器的傳統,有一套豐富的傳統玉文化體系,這一點對自古以來聲名顯赫的和田玉,特別是和田玉中的佼佼者——羊脂白玉價值的急劇上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古人認為的玉石之「德」中有「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的說法。意思是普天之下都將其尊為瑰寶,已經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規律。「言念君子,溫其如玉。故君子貴之也」,溫潤的玉石也恰是對白玉或羊脂白玉的形容。古人關於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的種種論述,更將玉石的人文內涵提高到了一種神聖的地步。 古人將玉石的品質、色彩對應上了人品、文化內涵,如今眾多藏家跟風勢頭也很嚴重,往往容易頭腦發熱。比如近年來很多藏友痴迷於羊脂白玉籽料美妙的皮色,如磚瓦紅、橘黃皮等。於是對些新玉進行「做皮」使其具有古玉一般的顏色,也成了市場「坑蒙拐騙」的一大手法。

鍾說:「古玉長期通過人手把玩,其皮子固然是很好的,色澤固然是特別溫潤的。而且它經歷了如此久遠的歷史積澱,其文化內涵不是新玉能比的。」但這些「皮色」要看長在什麼地方、什麼料質上。如果一塊好的羊脂白玉加上好的皮子是錦上添花,增加它的稀有性。可現在市場上有90%以上的籽料皮子都是人為添染上去的,不但不能為原玉增值,反而容易毀了玉本身的特性。

據了解,羊脂白玉從1992年的價格為100元一公斤後來漲到30萬元、50萬元,甚至100萬元、200萬元一公斤到現在按克計算價格一克價格在一千道幾萬之間。。從過去以公斤計價,到現在的以塊計價、以克計價,短短的十幾年中,價格翻了數千倍。對於令人咋舌的漲勢,鐘錶示羊脂白玉現在的價格離漲到頭還遠著呢!

優質白玉羊脂白玉與羊脂玉

由於羊脂玉與羊脂白玉是和田白玉籽料中的極品,是達到寶石級的閃玉,產量極為稀少。據業內報道,和田白玉產量僅占和田玉的10%不到,而羊脂玉與羊脂白玉又僅占白玉中的5%而已,所以玩玉者大多難見「廬山真面貌」,常將優質一級白玉籽料與羊脂白玉、羊脂玉混為一談。實際上它們之間還是有區別的。

和田優質一級白玉籽料,質地純凈細膩,顏色潔白,光澤滋潤,在白度、水頭、油頭、比重與硬度上與羊脂白玉、羊脂玉籽料所差無幾,對和田玉籽料研究不深的人,或從未見過羊脂玉與羊脂白玉的人來講確實難以區分,而對經驗豐富的人來講,它們之間的區別就在於玉質的細密度、純潔度(透度)及油潤度上。羊脂玉極為珍貴,其特點是白、透、細、潤,宛若羊脂。透過燈光看羊脂玉,玉白而微帶溫彩色多呈油脂或蠟狀光澤,大多不透明,少數半透明,白玉含透閃石95%以上。

  按《中國寶玉石資源大全》(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標準:羊脂玉的礦物粒度在0.0006毫米X 0.033毫米至0.001毫米X 0.01毫米之間。凡細密程度不達標的都不能稱之為羊脂玉。即使細密程度達標,但色相不若羊脂,也不能稱之為羊脂玉。從上面的標準,我們就能了解到羊脂玉實際上同翡翠一樣,都是很講究「水頭」的。這裡的水頭就是指它的細密度及純潔度。  

羊脂玉的水頭極好,外觀呈微透明至半透明狀,在20倍放大鏡下看不到任何不均勻的組織結構,粒子呈「微晶」、「粉晶」狀。玉質表面的橘皮紋細密難察,只剛剛能夠分辨。手感極其嫩滑,如同嬰兒的肌膚。但對白度的要求並不太苛刻。

 而羊脂白玉則強調外觀要如同羊油般的白潔細膩,即「白如截肪」。而對透度的要求不如羊脂玉。雖說它們都是達到寶石級的閃玉,但羊脂白玉在水頭(細密度以及純潔度)方面終不及羊脂玉,故玉質顯得粉白厚實。

 優質一級白玉籽料的組織結構為氈狀、交織狀分布,粒子呈「微粗晶狀」。組成的玉質不太純,含少量雜質,有的局部見有綹裂瑕疵(棉狀物或蘿蔔絲紋),外皮多有色彩鮮艷的沁色。

通過以上介紹,人們就不難理解羊脂玉是和田玉中的極品的提法。總括起來為以下四字: 

堅:質地堅韌細膩,硬度高達6.5度。

 潔:光潔無暇,色澤純正明快,清純如透白、月白,一塵不染。

 透:晶瑩剔透,水頭極好。

  潤:油潤而澤,寶漿滿布。  若是羊脂玉製品,還需添加「秀、雅」二字。

  秀:造型秀美,做工一流。

  雅:風格高雅,寓意吉祥。

 當然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與悠久歷史的羊脂玉古玉器那就更為珍罕。如揚州雙博館展出的羊脂玉、「中華牌玉」,就是國寶級的館藏珍寶。

  附:據《中國和田玉工藝等級標準》的規定:白玉  

1.籽料玉塊重6公斤以上為特級玉材。

  2.籽料玉塊重3公斤以上為一級玉材。

  3.籽料玉塊重1公斤以上為二級玉材。

  4.籽料玉塊重不足一公斤者稱「零子」。

  顯然羊脂玉與羊脂白玉籽料是越大越珍貴,越大越罕有了。

推薦閱讀:

可以買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和田玉吊墜是什麼體驗,歡迎帶圖回答?
睜開你的眼睛看看我帶的不是石頭,是和田玉!
圖話和田——採購在現場(一)
探尋和田玉兩河源頭,樹立正確的和田玉收藏觀
籽料里的黑金——油庫料!

TAG:和田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