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不惑 , 人生是一場自由的獨身旅行 | 日本邦

100個平凡人的獨特人生,72行普通職業的精彩故事」系列採訪將通過文字、影像或照片,與採訪對象就某一方面想法深度溝通,以日本生活為背景,將其在生活的經驗和故事記錄下來,以面向中文讀者為主。

日本邦原創 / 採訪內容不代表日本邦的觀點

採訪/主編: 異鄉人Liz

歡迎分享或聯繫轉載

在年近80的她身上,可以看到日本普通老年人的影子——穿著得體,友好,獨立,溫和有禮,亦可感受到她獨特的個性,及對生活的熱愛。

印象中的她,身形瘦削卻總是精力充沛,聲音洪亮,笑聲爽朗。堅定,柔和,謙遜,不含糊,總是把自我放得低到塵埃里去,這是每次與她談話後的強烈印象。

這期的嘉賓是我古箏老師的姐姐---岩倉桑。

「 80不惑 ,人生是一場自由的獨行 」

她生於戰前,曾是憂國憂自由的「熱血」青年,30歲的時候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的,至今獨身,簡樸、熱愛生活的老人。了解到我們作這個系列採訪的初衷,她謙遜地表示自己過於平凡,但最後還是答應了我們的邀請,跟我們分享她的故事。

她眼中的世界,你是否跟我一樣好奇呢?

我決定從她的出身問起

L  您的家鄉是哪裡呢? 那是怎樣的一個地方?您對家鄉的印象?

 山口縣。以前也叫長洲藩,是明治維新的發源地,日本歷史上有很多首相都出身這裡。還有,明治維新的仁人志士有很多也是來自我的家鄉。聽過吉田松陰嗎?他是明治維新運動的策劃人之一,提出「我們不應該做井底之蛙,應該放眼看世界」的主張。

我生長的地方在山口縣來說也是比較農村的地方。因為戰爭,我們都往村子裡逃。現在那裡已經不下雪了,我小時候經常下雪,想起過年的時候跟奶奶一起圍坐在暖爐旁邊的情景,特別懷念。還有,小時候的大自然非常的美,四季分明,色彩鮮艷,我和小夥伴們經常去河邊玩耍,那樣的童年時光也讓我覺得很懷念。

L 那個時候的日本跟現在的日本相比,您覺得有什麼大的變化嗎?

 當然是有的。整個社會都在變化,但是有些好的傳統慢慢在消失。比如說,以前在農村裡,跳舞啊唱歌啊之類的,大家齊心合力地去慶祝的傳統節日和活動,現在很多已經看不到了,存活下來的都是些能讓人們宣傳掙錢的節日活動,那種純樸的沒有商業氣息的估計沒幾個了吧。鄰里關係也是,以前村裡沒有電視,電話也只有固定的幾個地方有,雖然很不方便,但我們都認識大家的面孔,關係很親近,可是現在連隔壁鄰居是誰都不知道。另外,自然環境也隨著社會的進步慢慢在往不好的方向改變。

岩倉桑的家鄉,在距離東京一千公里外的日本中國地方(「中國地方」是指日本的一個區域,在日本最西部)。與大城市相比,那裡是偏遠的鄉下,她與弟弟弟媳每年都會回去看看,那是充滿了她童年回憶的地方。

」但在我的那個年代,很多日本人都把工作當作人生。可是那樣的話,沒有了工作就等於沒有了人生吧?「

L 退休前您從事的職業是什麼?怎麼看待您的職業?

 退休前我是護士。當時我想從事的是有獨立性的,對他人有幫助並且有專業性的領域。我母親是小學老師,所以要不成為護士,要不成為學校的老師,我都可以。恰好護士的測試通過了,所以我就順理成章地成了護士。

L 退休前後您的生活有什麼不一樣嗎?

 我選擇了在法定退休年齡前結束我的護士職業生涯,但前後我的生活沒有很大的變化,只是不再工作了而已。但在我的那個年代,很多日本人都把工作當作人生。可是那樣的話,沒有了工作就等於沒有了人生吧?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沒有把工作當成人生的全部,在我看來,工作只是人生的一小部分,是某個階段我選擇做的一件事情。人生下來都有其使命,有存在的目的,應該有圍繞著使命和目的的一個軸,這一生所做的事情,包括工作都應該圍繞著這個人生的軸去展開。所以工作只是實現最終目的的一個工具或者說渠道,除了工作,還有很多其他的途徑,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所以說,無論退不退休,我的這個軸是不變的,不工作了,那我做別的事情,還是圍著這個軸走,每天該幹嘛幹嘛,因為我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為什麼要做。

在日本,如今超過50歲的人眼裡,「工作即是人生的全部」的想法,仍然根深蒂固,雖然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在日本文化里,個人價值的體現,工作仍是最重要的 ,岩倉桑的觀點,確實讓我有些意外。 成為一名護士,是當時很多年輕女性的首選。

L 可以分享一下您理解的自己的人生目的和意義嗎?

 其實也並不是「我自己的」,我所說的「人生目的和意義」是具有普遍性的。就是說作為人類,存在這個世界和社會上的目的和意義。我年輕的時候思考過關於類似的問題,在某個節點,我一直在想我是為何而生?幸運的是,在30歲的時候,我找到了答案----「我們存在的目的和意義就在於讓自己成長以及幫助別人成長,讓這個世界更美好」,這也成了我的人生信念。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以通過工作去實現,也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和途徑去實現,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存在,如果幫助別人成為更好地成長。

在探索的過程中,循序漸進是很重要的。今天比昨天進步一點,明天比今天進步更多,每天都有不同的成長。「在人生最後的日子到來之前,你當每日自省」,這是我一直奉行的訓誡。當然,自省也是有「標準」的。你比如說,某個殺人犯,他昨天殺了30個人,今天只殺了10個人,他進行了自省,這也是自省,但並不是好的自省,因為他做的事情是對這個社會有害的。所以,以什麼為自省的標準,這個」軸」非常重要。這個軸應當有一個大的方向和原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地球乃一國,我們都是其公民」。無論你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還是歐美人,這個軸都是適用的。在這點上,我覺得自己是很幸運的,因為我在比較年輕的時候就確定了自己的這個人生的軸。

她時而放慢語速,時而陷入片刻的沉思。我猜,她應該是在腦海里飛快地重溫了那些她人生中的重要片段吧。說完,她把手心放在胸前,露出她那「幸運」而滿足的笑容。

人生的 」 軸 "

L 您怎麼看待「自己與他人」的關係?

 首先,我們都是普通人,那麼作為人,我們就有共通的目的和存在意義-----我剛才提到的人生的「軸」。其次,「每個人都是擁有才能的寶藏」,先明白確定這兩點是很重要的。然後,作為獨立存在的個體,我們可能會有衝突和碰撞,這是很正常的。但要注意的是,我們應該避免攻擊他人,「這個人很笨」,「那個人很聰明」,「這個人是壞蛋」等等。類似此類的絕對性的審判他人的想法和行為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首先反省自己,「是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或者做法不對?」。假如他人身上有100個不好的地方,但只要他有1個好的地方,我們就應該更多地看到那1個好的地方,而不是一直揪著那100個不好的。我是這樣努力鞭策自己的。

L 您今年77歲了,我感覺您現在每天都充滿了活力,日子過得很充實很忙。請問您是怎麼看待「年齡」這個事兒?

 呵呵,是這樣嗎?讓我想想。我覺得,首先並沒有說哪個年齡就該做哪些事的道理,不應該受年齡的限制。但年齡這個東西吧,有時候也是好的。隨著年歲的增長,你的發言,表述,也會改變。你比如說,年輕的時候很衝動,想到什麼說什麼,可是到了某個年紀,你再想那樣去表現自己,也有點無奈了,因為你沒有足夠的體力和能量。這個是大自然的進化法則,我們都必須誠實地接受的事實。但這跟我們的人生目的和價值是沒有任何關係的。年歲和經驗的增長帶給我們的應是包容和尊重,更包容地去看待周圍的人和事,尊重多樣性。

L 您的人生里最困難或者最沮喪的時候是什麼時候?您是如何度過的?

 我的學生時代受到很多馬克思主義的影響,當時我對資本主義非常抵抗,周圍的學生也都是這個傾向,所以發生了反對資本主義的學生運動。可是說這種學生運動是當時的一個潮流,我就成為了這個潮流里的一員。整天想的都是如何改變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心無旁騖,一心撲在其中。有一天,我發現,自己所做的一切是沒有意義的,自己相信的其實並不是真理。這個發現徹底地摧毀了我的熱情和幹勁。我變得沒有方向,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該做什麼,該相信什麼。我甚至從東京回到了山口縣鄉下,想著就這樣無所作為地度過一生就好了。幸運的是,那只是暫時的,後來我找到了真正人生的真諦(我更願意說是真理)。

青年時代的岩倉桑,充滿了正義感,激進,當時日本正處於巨大的變革期,與當時很多年輕人一樣,夢想嫁接在不滿意的現實上,她的想法,正是一個縮影。

L 那是您人生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嗎?您怎麼看呢?

 是的。因為那樣一段迷茫的時期,讓我思考了很多。我曾想過要到美國去重新學習護士這個專業。因為在日本,醫生和護士是不平等的,護士更像是附屬於醫生的存在,而美國則不一樣,醫生有醫生的制度,護士有護士的制度,是獨立並存的存在。我更想要那樣的職業道路。所以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當時教我英語的老師,老師問了我很多為什麼,幫助我探究自己的內心,從而讓我更好地認識了自己。

當然,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岩倉桑並沒有去美國,而在當時,經濟、科技高速發展,正是現生活方式與傳統的日本思想激烈碰撞的時期,學習西方成為盛行一時的潮流,但出國學習對於普通家庭也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最後她留在了日本,繼續從不同的途徑去探索她的人生之旅。

L 在您看來,您覺得最自豪的事情是什麼?

 最自豪的事情還真想不到。但有最感謝的事情。最感謝的是我被指引著走在了現在這條道路上。應該感謝上帝和我的母親吧。母親在我10歲的時候就過世了,也許這是她在另外一個世界裡對我的引導吧,讓我在很早的時候就找到了人生的真理。

L 我留意到您平常用的是蘋果電腦,也跟不同國家的人有很多的交流,對各種新鮮的事物都積極地去嘗試和學習。我好奇的是,有什麼新的事物您是接受不了的嗎?

 有的。比如說,最近在一些調查問卷上,讓你選自己的性別,本來只有「男」和「女」,這會兒多了個選項「其他」。這個「其他」,是人類自己造的,不是本來被創造的,不符合自然的存在。並非偏見,但上帝只創造了男性和女性,是有其合理性的,我們人類不應該違背這個規則。

她的回答的讓我很是意外,我們都大笑了起來。與其他很多同齡老人不一樣的是,岩倉桑對很多現代新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並積極地去嘗試,樂此不彼地去學習,能熟練使用郵件,Facebook之類社交媒體,經常與朋友分享和交流。

"空下來了,我就計劃哪個時間該做哪個事情,基本不讓自己太閑著。"

在聚會中發表自己意見的岩倉桑 By 日本邦

L 您平常的日子裡都做些什麼呢?

 如果不參加教會活動的話,我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家翻譯巴哈伊相關的資料和書籍,英翻日。不翻譯的時候,我就在腦海里策劃一些活動,或者策劃著怎麼跟別人分享我這些有意義的內容。

L 您做書籍資料翻譯的時候,會一直持續不斷地進行嗎?最長的不間斷的時間有多長呢?

 很多時候,只要我開始翻譯了就忘記了時間的存在,當我停下來的時候發現已經過去了三四個小時。你知道,我這個年紀應該多運動,那樣一直坐著不動對身體不好。以前我參加過很多俱樂部,唱歌跳舞,很喜歡。現在精力有限,去的只是民族舞蹈和Recreation dance(大概類似於康樂舞蹈)俱樂部。參加這些俱樂部的當然都是一些老年人,除了鍛煉身體外,有時候她們會拜託我去組織大家做些其他的活動,讓我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對這個組織有幫助的,我很樂意去做這些事情。

說著,她拿起手中的咖啡,柔和的落日陽光正好灑落在她身旁的綠色盆栽上。和很多時候一樣,她嘴角揚起了微笑,像一個純粹的孩子。也許她已經在期待著下一次的俱樂部活動了吧?

看著她,我竟開始有點期待自己老了的樣子。

<END >


100個平凡人的獨特人生,72行普通職業的精彩故事」系列採訪將通過文字、影像或照片,與採訪對象就某一方面想法深度溝通,以日本生活為背景,將其在生活的經驗和故事記錄下來,以面向中文讀者為主。

微信公眾號:日本邦


推薦閱讀:

海歸專訪 | 日本東藝大出名的難申請,是事實還是迷信?
法醫常林:只有鑒定人獨立,才能保證鑒定結果中立(下)
《嫁人就嫁灰太狼》:樹立國產動畫成人向「新標杆」
我們走進了王思聰的卧室,看他平時都玩什麼 | 純乾貨採訪

TAG:人生規劃 | 人生 | 人物採訪 |